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房地產投資經濟環境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國內經濟形勢方面分析
1.站在宏觀經濟角度,國內經濟發展增速持續下滑,物質積累速度遠跟不上經濟發展腳步漸漸凸顯了投資的風險。(1)自2011年以來,傳統的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內需(消費)和出口,通過廉價勞動力和原材料刺激出口的方式,現如今靠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顯現了種種矛盾,中國經濟良性發展,還應提高內需,促進消費者投資。①進出口增速回落,價格水平漲幅較低,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1.2%,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②2014年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為0.469,基尼系數按照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超過0.4“警戒線”,表明我國收入差距較大。(2)一個很現實的原因就是現今社會矛盾加劇,賺錢不易,普通老百姓閑置資金少,更無資金回融用于投資。房地產發展之初,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水平,問題尚未突顯,隨著經濟發展加快,住房需求增加,導致房地產價格上漲,然而只有地產業能在地產泡沫中“分一杯羹”,隨著出租房屋、出售房屋,富人越來越富,導致貧富分化更加嚴重,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低收入者就更加買不起房。
2.從我國政策上看,2013年到2014年有一個大的轉變,2013年政策傾向于不放松的限購調穩政策。(1)雖說貨幣信貸增勢平穩,但數據顯示2014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6.46萬億元,比上年減少8598億元;2014年也陸續出臺支持首套房貸,放寬公積金貸款和央行降息的政策,這些對宏觀經濟幫助較大,使得一二線城市樓市集體經濟成交上升。(2)一系列的“貼補”政策未能刺激樓市的大幅回溫,2014年,面對低迷的房產經濟,政策上不再提“調控”二字。從呼和浩特發文取消限購以來,面對較大的房產冗余,全國各二三線城市紛紛放松限購,例如,2015年1月16日,福建廈門正式宣布全面退出限購,首周樓市成交量竟接近兩成。該政策調整也將使15年未來的樓市情況得到平穩發展。3.年輕群體買房能力低。調查不同地市的人,可以得到相近的結果。(1)收入低,住房公積金補貼少傾向于租房。(2)房產中介“幌子”多。許多房產網絡信息與實地看房信息不一致,中介討價還價,實際房價遠比網上刊登的高,使人望而生畏。
二、國外經濟形勢方面分析
1.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最新發表的《2015年世界經濟形勢與愿望》報告顯示,2014年世界經濟將會繼續緩慢增長,預計2015年和2016年世界經濟將分別增長3.1%和3.3%。
(1)美國經濟增長速度超過預期,2014年美國四季度GDP增速提高至5%,消費市場持續回升溫,其制造業、農業、服務業均未受到世界經濟頹靡的影響,而我國2014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長7.5%,與2013年數據相比,真實GDP增速是下降的,14年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比13年同比增長1.04%;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3%。正處于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加速發展階段,正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階段,可是由于受到美元的大幅升值和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影響,我國現面臨通貨緊縮風險。
(2)歐洲經濟因為石油價格大跌,歐元貶值,導致通貨緊縮加劇,但歐元區財政放松,能夠小幅度刺激經濟增長。成員國內需求下降,勞動力市場疲軟,仍是經濟難以發展的表象。
(3)面對國內通貨膨脹的狀態日元也同樣貶值,日本央行推行放大版的寬松貨幣政策,旨在引發貨幣刺激經濟規模。也會成為財政惡化的誘因,從而導致日本低收入人群不滿。長久來看,會降低需求,仍有導致通貨緊縮的風險。
2.國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外主要的經濟體制放松,資產泡沫減少,投資移民的趨勢,也將導致我國投資者到國外投資房產。雖然海外購房有未得到政府擔保和支持、外幣貶值的風險,但是海外購房仍受到不少投資者的熱捧。相應地,我國房地產投資也會因此流失資金。總的來說,2015年房地產經濟增長應朝著市場結構改善,資本企穩運行。
作者:傅靖元單位:大連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