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煤炭經濟低迷形式下物資供應管理工作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新型能源的不斷發展,煤炭行業發展形勢日益嚴峻,尤其是在煤炭資源挖掘開采難度不斷加大的壓力下,煤礦產業發展亟需從物資供應管理方面入手,對整條生產鏈條進行模式創新,以此來達成降低消耗、節約開支、提高效益的最終目標,進一步適應當前低迷的煤炭經濟形式的需要。
關鍵詞:煤炭經濟;物資供應;管理模式
目前,我國煤炭行業出現了供給需求的總量寬松的態勢,行業效益的下降不容回避。面對這一形勢,如何從物資管理供應入手,提高生產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已經迫在眉睫。本文將對煤炭經濟形式低迷的原因進行分析,剖析目前煤炭行業在物資管理供應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改進的思路和方法。
1煤炭經濟形式低迷的原因
1.1市場上煤炭的需求量增幅減少
隨著新型能源不斷的開發利用,煤炭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沖擊。但這并不是煤炭市場蕭條的最終原因。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目前乃至未來數年內最主要的能源仍然是煤炭。歸根結底需求的增幅減少的原因是逐漸下行的宏觀經濟,煤炭消費的主要靠工業發展來拉動,工業發展目前放緩,不能有效地發揮其拉動作用。另外,與國內煤炭供應市場相比,國外的煤炭價格低廉,質量較優,其競爭優勢十分明顯,因此我國進口煤炭數量一直居高不下。
1.2煤炭價格下跌,產能過剩
在煤炭開采的“黃金十年”過去之后,煤炭行業涌入大量新企業,開采煤炭成為高財富回報的熱門行業[1]。在這種形式之下,采煤一行產能激增,由此帶來了尤為嚴重的產能過剩。電力工廠和鋼材工廠作為主要的煤炭銷售對象,由于建設領域稍微放緩了投資,收益減少,于是相應減少了對于煤炭的需求。市場于是就出現了供大于求的現象,進而持續拉低了煤炭價格,同時進口煤的大量涌入又加劇了這一現象,致使煤炭企業的利潤空間遭到壓縮,經濟負擔不斷增加,企業發展面臨重重困難。
1.3企業內部物資管理供應部門相關人員的素質不高
國內煤炭行業企業繁多,從業者眾,大部分的煤炭企業缺少專業化的相關技術人員。企業發展缺乏科學正確的管理指導。
2.1物資供應需要提升計劃的合理性、科學性
及時為煤炭企業生產提供好生產所需,有前瞻性地制定計劃。這一點在生產過程中十分重要,直接對經濟效益和煤炭產量產生影響,計劃嚴重偏離實際時甚至會造成停產。同時,如果存儲過多生產物資,勢必會使生產成本上升,造成物資積壓。很多企業為了圖省事,往往在采購計劃中多申報,在儲存上就是一筆很大開銷,造成資源嚴重浪費。這不僅浪費財力,占用資金,還會導致采購資金周轉困難,對提高生產效率產生不利影響。
2.2控制材料消耗的方式太過籠統
生產成本多少與材料消耗有關。材料消耗所占的成本比例不小[2]。由于在實際生產中存在不確定性,部分物資的消耗不可控,但大部分是可以通過計劃定額來實現可控的。企業需要加強在這方面的考核和控制。
2.3閑置物資缺少再利用
煤炭的開采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或多或少會存在一部分閑置物資,用來應對不時之需。但是儲備物資的具體信息并不完善準確,各地之前不能互通有無。正是由于缺少橋梁進行相互溝通,信息不準確,閑置物資無法實現合理資源配置,容易積壓甚至過期報廢,造成經濟損失。
3解決物資管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途徑
3.1從源頭著手加強管理
公司企業的煤炭資源供應管理的有關部門應該完善工作方法,從采購環節入手,制定好企業自身的工作標準,對提供物資管理的規章制度進行規范。
(1)保證采購價格合理。價格低廉同時保證物資質量是公司企業在采購過程中最需要保證的一條原則。要做到這一點,相關部門應該做到采購前深入市場,對煤炭市場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多方面進行比較,物資要貨比三家,原則上實施比價采購。所謂比價采購,是一種目前為大多企業所推崇的物資采購方面的管理制度,它的主要手段為綜合對比,所考慮的要素有中間費用、物資質量、物資價格、來自于供貨商的款項承付方式等,簡單來說就是質量、價格、服務、信譽。比價采購不僅可以讓市場競爭活躍起來,進而促進提升物資性價比,同時也在潛移默化間拓寬了進貨渠道。
(2)保證生產原料質量情況適當。企業生產原料的質量并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樣,質量越高越好,而是應該考慮生產實際情況,結合生產需要,在優等質量優等價格的原則基礎上,既實現既定的生產目標,也不產生浪費。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尤其是供應管理部門,嚴格把關,符合產品的技術方面的要求,根據技術標準進行物資采購,讓假冒偽劣產品沒有可乘之機。(3)減少流動資金的占用。企業物資在供應環節上的占用一般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物資的周轉時間短,采購時間短;二是在滿足生產量的前提下將物資采購壓縮到最少;三是將物資儲備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區間內,既保證生產,又實現最少的資金占用。
3.2加強訓練部門人員的專業技能,突出專業性
如今,部分煤炭企業對于市場經濟的把握不夠,對自主經營權的理解片面,導致企業在物資采購的過程中出現了渠道混亂、權限分散等問題,甚至有的單位直接將采購權下放給社會上個體戶和公司,讓它們負責解決物資需要,送貨上門;或者越過供應部門,直接由單位采購物資,多頭采購現象頻繁出現,極容易造成采購價格偏高,物資質量偏低的問題;同時,也出現了推諉扯皮,權責不清的弊端,對企業的生產安全造成嚴重影響。面對以上種種問題,企業應該著重強調本企業的唯一采購途徑是通過物資管理供應部門實現的,明確規定其他單位或個人沒有從事物資采購這一工作的權利,無視這條規定所發生的業務本企業一概不予負擔。
3.3市場采購應該分權有序,對采購權限要進行合理劃分
在目前物資管理實施的局礦兩級的制度下,局級供應物資的相關部門對那些技術要求高,集中使用,使用量大的那部分物資采取集中采購的方法來管理,而那些技術要求較低,專用于本企業的物資則實施放權。在具體操作中,為了方便,對下屬企業應該采取逐級下放,統一管理計劃審批的方法,做到靈活方便,統而不死,既能實現業務人員工作積極性的充分調動,同時也能起到管理上的控制作用。
3.4企業應科學管理好生產和供應,計劃與市場之間的關系發展
市場經濟與保證管理的計劃性,二者并不是矛盾的。這就需要物資供應管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合理有效地制定月度計劃、年度計劃,做到采購不離計劃走,計劃不離生產走,避免隨意性、盲目性。為保證第一手資料的掌握,充分發揮企業主觀能動性,物資供應管理部門應該多多深入生產,直面生產現場,避免被動生產,為供應所桎梏。要真正實現供應超前于生產,服從于生產。
3.5深挖物資管理的內部潛力,實現物資再利用,全面貫徹到供應管理過程中
激發內部潛力,從管理入手實現效益和成績,這是深化改革,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深挖潛力是經濟效益的直接影響因素,煤炭企業尤其如此,很多企業普遍存在著管理層次多、戰線長、生產物資數量大、品種多、浪費嚴重的現象,在這些方面加強管理是在企業改革的大背景下的新工作。在此之下提出的節支降耗、節約挖潛、修舊利廢等口號就是這一背景下的響應。具體操作中,有以下幾個方法:一是實行交舊領新制度;二是成立隊伍專業回收;三是結合生產情況,及時對回收物資進行使用,減少重復投入,統一處理無使用價值或使用價值低的物資,減少浪費;四是加強自制,節省費用。
4結語
綜上所述,為應對煤炭經濟低迷的形式,企業應該從物資管理入手,這是控制成本的關鍵。這就需要科學合理地實施管理供應工作,圍繞經濟效益展開工作,充分認識煤炭生產企業的特點,不斷總結新方法,采取新手段,實現物資采購、儲存、銷售的管理水平進一步發展,為煤炭生產提供保障,進而促進煤炭企業發展的健康持續。參考文獻:
[1]馬俊,胡沛.論“新常態”下煤礦物資供應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17):261-262.
[2]杜慧林.淺析煤炭市場低迷下的成本管控[J].企業導報,2015,1(11):22.
作者:李慶龍 單位:鄭州煤電物資供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