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大學生因為擁有良好的知識儲備和創新能力,因而成為了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棟梁。大學作為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其教育模式對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影響。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要與當地的經濟建設緊密連接,找出創業教育與經濟建設的切入點,在保障當地區域發展的背景下進行連續性的創新,以便達到區域經濟與高校學生創業教育發展的和諧與可持續。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區域經濟發展
1區域經濟建設與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相互影響
作為新理念的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在我國的高校中全面展開,其目的是培養高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形成創業意識,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創新創業人才,改變了傳統知識的傳授、專業技能的培訓培養模式。區域經濟的發展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也引導、促進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現在各地政府都把創新發展擺在未來發展的第一位置,相應的也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建設創業基地、提供配套的資金等,為創新創業教育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與此同時,在我國經濟轉型階段中,許多新興產業如節能環保、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的興起必定會帶來新的創新創業項目的形成。區域創新產業的興起與發展引起新的人才需求,這導致高等院校會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地調整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同時也為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嶄新的發展機遇[1]。區域高校擔負著推動區域經濟建設的任務,在國家提出創建創新型國家的目標之后,地方高校需要創建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具有良好的互動性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在提高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水平的同時,能更好的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服務。在新形勢下各區域經濟發展的目標已經轉移到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拓展區域內創新資源,促進區域內的創新體系發展。各地政府逐漸加大對研發創新的投入,通過創新改變產業結構,帶動產業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借以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要結合當地政府的政策、區域內產業的結構特征、未來的產業規劃以及產業的創新體系來制定教育方向,以便于從理論到實踐都能與區域經濟的發展進行良好的契合。
2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意義
2.1拓寬就業途徑,減緩就業壓力
近幾年來,國家的高校畢業生規模不斷擴大,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勞動力涌入市場,使勞動力市場過剩的現象更加嚴重。而近期以來受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國國內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經濟運行壓力較大使得社會對大學生提供的工作崗位減少,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甚至畢業即是失業。通過培養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不但使學生自己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還可以為其他人提供工作崗位,在拓寬就業渠道的同時還能緩解就業的壓力[2]。
2.2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人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核心,企業之間的競爭到最后還是人才的競爭。大學生經過創新創業教育,培養了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實踐精神,提升了自己的綜合素質,這提高了學生在步入社會后的生存競爭能力。通過在學校的一系列實踐活動,把學到的知識與實際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做到了知行合一,脫離了死讀書、空有理論能力而無實踐能力的教育困境。在參加工作后,憑借著自身的能力或是自己創業成立自己的公司,或是依托企業平臺成為企業的領軍人物,使自己實現自己的理想。
3教育受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而引起的改變
3.1才培養的模式對人才培養的質量有著重要影響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標準,這需要高校及時調整培養模式以便使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這需要學校擺脫之前的老舊教育模式即只注重理論教育,忽略了實際動手能力,使得教育成果只是停留在了紙面上。改變教育模式就是不只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培養,還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把理論與實操有機結合起來,并能推陳出新進行開拓性延展,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升實操能力。
3.2促使高校教育方向的改變
培養更多的人才是高校為社會服務的宗旨,因此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工作開展是在高校的教學任務得到滿足后進行的。區域高校的人才培養要與區域的經濟建設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對當地經濟建設藍圖的了解,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培訓的方向,使得學生一畢業就能投入到當地經濟的建設中去,減少人才缺失帶來的壓力。學生的培養要隨著社會需求的改變而進行調整以能保證學生能滿足社會的需要。
4創新創業教育與地方經濟協同發展的實現途徑
作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實踐平臺是連接高校學生、學校和社會的橋梁,是實現創新創業的主要渠道。隨著國家對創新創業的重視程度加深,各種實踐平臺被不斷搭建起來,如創新產業園、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在為學生提供實踐場地的同時,還有相配套的政策上的傾斜扶持,有力地支撐了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在今后的經濟建設過程中,創新創業教育要著眼于當地經濟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當地創新體系和創新產業的發展為目標,抓住地方特色和產業優勢,深入研究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和基地的發展思路,科學規劃發展路徑,組建特色鮮明、層次多樣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5結束語
高校的創新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結果決定了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而當地的經濟發展引導了學校教育的培養模式和培養方向。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要結合當地經濟的產業條件,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并且學校與社會聯合為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提供一個廣闊的平臺,使學生能學以致用為社會提供發展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蓉.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7(23):37-39.
[2]呂晶晶.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地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J].繼續教育研究,2016(10):25-27.
作者:王玉 單位:河北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