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匯風險的經濟貿易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國際經濟貿易環境下外匯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1.兌換損失國際貿易從合同制定、至支付貸款整個過程耗時較長,匯率隨時變化,而買方支付款項則依據當時匯率,進而造成貨幣兌換損失的出現。匯率變大,買方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幣,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買家的經濟損失;反之,匯率變小時,則會對賣方經濟產生一定影響,另外,由于國際貿易相關制度明確規定不允許提前結匯,無形中增加了未結算資金的風險[3]。
2.業務總量下降企業業務量會隨著匯率的變化而變化,針對出口企業而言,本國匯率上升,企業保持本幣不變,產品價格也會上漲,而國際市場需求變化不定,會造成產品銷量下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反之,針對進口企業而言,本幣貶值,商品價格上漲,企業需要支付更多資金[4]。總而言之,匯率變化與企業業務量緊密相連。
3.賬面損失會計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關鍵和核心,能夠直觀地反映企業經營狀況,企業會計賬面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體現,一方面是本幣;另一方面則是外匯,貶值財務報表需要不同的貨幣進行折算,并通過本國貨幣表現出來,進行對比計算經營利潤,然而,由于匯率的影響,致使在實際工作中,一些賬目會發生變化,造成賬面損失[5]。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匯率風險勢在必行。
二、防范企業外匯風險的主要措施
面對國際市場發展新形勢,為了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綜合實力,避免匯率風險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更好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可以從短期與長期兩方面入手:
(一)防范企業外匯風險的短期措施企業在開展對外貿易過程中,可以通過短期措施預防風險。首先,調整結算時間,在無法改變外部環境時,企業要通過調整自身提升適應能力,企業要加強對匯率的關注力度,預測匯率變化情況,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前或者推遲結算時間,選擇最佳時間進行交易計算,有效規避風險;其次,結合市場情況,對產品價格進行適當調整,調整產品價格的目標主要是為了降低匯率風險帶來的損失,交易雙方通過制度價格款項,設置基本價格,共同承擔一定風險,從而確保交易安全;最后,借用其他方式,金融衍生工具作為一種有效規避風險的途徑,在提高企業貿易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相比較而言,中國金融衍生工具尚處于起步階段,理論與實踐方面都無法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支持。因此,中國政府要明確認識到這一點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建立并完善市場機制,發展中國金融衍生工具,如外匯期權等,積極應對多元化結算方式的影響,給予企業支持和幫助,從而為企業搶占更多國際市場份額奠定堅實的基礎[6]。
(二)防范企業外匯風險的中長期措施制度能夠中長期措施主要是從中國企業內部入手,實現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綜合實力的目標。其一,企業要加強對市場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避免盲目選擇市場,合適的市場在規避匯率風險中十分重要,結合匯率及貨幣變化情況,選擇具有貨幣升值空間的市場,并對市場進行實時監督,了解和掌握市場一舉一動,為企業制訂科學、合理貿易計劃提供依據;其二,產品作為企業參與貿易交易的基礎,是企業實力的具體表現,高質量產品是與其他企業相較量的重要砝碼,基于此,企業要圍繞著產品,制定產品策略,當當地貨幣貶值時,是新產品推出的最佳時間,另外,在科學技術影響下,產品的科技含量及創新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企業要積極引進先進技術,重視產品創新,立足于市場需求,生產個性化產品,提升產品價格優勢,與此同時,企業要結合貨幣變化情況,調整自身生產規模等,貨幣貶值,企業要擴充產品生產規模,反之,則要減少產品生產,以此來適應多變的國際市場形勢;其三,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要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增強風險防范意識,采取精細化管理模式,控制經營成本,提升自身生產率,通過這種方式,即便是遇到匯率風險,也能夠有效減輕風險對企業的沖擊;其四,企業還要建立并完善相關風險防范機制,引導企業內部員工認識到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并加強員工培訓,培養外匯風險防范管理人員,建立一支具有高綜合素質的管理隊伍,預測和管理外匯風險,及時發現風險,上報到相關部門,采取針對性措施,從而為企業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其五,國家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主體,在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建立服務機構,加大對國際貿易匯率變化情況的研究力度,為企業提供信息支持,并引導企業之間互相合作,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目標,從而促進中國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
三、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對外貿易作為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中國綜合實力等方面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外匯匯率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外貿經濟穩定發展。因此,中國企業要重視對匯率風險的防范,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并采取有效措施,將短期與中長期目標有機結合,完善市場機制,立足于市場需求,調整交易結算時間,并加強對企業內部員工的培訓,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綜合實力,有效避免風險對自身的影響,從而促進中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
作者:劉月謝源虎單位: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