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服務貿易發展政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09年全球制造業產值8.638萬億美元,而世界服務貿易總額中服務出口是3.312萬億美元,目前正以年均7%的速度增長,國際產業轉移重心由制造業轉向服務業。以服務外包、現代服務業為主要內容的國際性服務產業轉移,成為全球產業轉移趨勢。服務業的國際轉移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提供了新的機遇,不僅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等新興國家制定了相應承接規劃,而且印尼、菲律賓、墨西哥也制定了積極措施,爭相承接這一產業從美歐的轉移。我們應緊緊轉移的契機,把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作式、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內容,乃至整個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略性調整。
發揮我國高端人力資本服務貿易優勢,開辟大學生就業新渠道
服務業的國際競爭比較優勢主要是技術、知識和管理,國際服務貿易對象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例如金融、通信、文化產業等高端現代服務業,這就需要高端的服務人才與其相適應。2009年,我國研究生畢業人數高達37萬人,大學生畢業人數高達531萬人。蓬勃興起的跨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等國際服務貿易業務,為我國高端人力資本的利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就業吸納潛力。如果說加工貿易的發展帶動了1.2億農民工就業,那么服務貿易發展,將為大學生就業開辟一條全新的渠道。
以服務貿易為動力,促進我國外向型經濟可持續發展
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外貿出口迅速增加,使得中國對外貿易環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把承接國際服務外包作為擴大服務貿易的重點,發揮中國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鼓勵中國企業積極承接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財會核算、技術研發、工業設計等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作為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內容。國家有關部門要建立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的服務平臺,提供市場調研、法律咨詢、信息、金融和管理等服務。扶持出口導向型服務企業發展,發展壯大國際運輸,繼續大力發展旅游、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輸出等具有比較優勢的服務貿易。同時,我國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服務領域對外開放,著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最終推動外向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是轉變我國貿易發展模式、減少貿易摩擦的必由之路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變化,原有利益格局受到沖擊,國際貿易摩擦不僅繼續存在于商品貿易領域,而且更多會出現在服務貿易領域。2010年全年中國遭遇貿易摩擦64起,涉案金額約70億美元。針對更加復雜的貿易摩擦,我們除了要積極應對,更要重視貿易結構和貿易政策的調整。通過培育生產者服務市場,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擴大服務貿易比例,改善服務貿易結構,是提高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的能力、切實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根本途徑,也是減少貿易摩擦的必由之路。
通過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提高我國創新、創造、創意能力
從服務貿易結構來看,我國的海運服務、勞務出口、旅游等行業尚具國際競爭力,但在金融保險、咨詢業、電信、航空運輸、文化產業等知識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服務貿易上發展差距還很大,國際競爭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新的形勢下我國發展服務貿易,創新是根本出路,包括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和服務理念等多個層面。今后我國要創造寬松的環境,支持工業設計、廣告、會展、互聯網信息服務、研發服務、電子商務、法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專業化水平和服務能力,增強我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