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特色社會主義對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歷史的發展和人民的選擇使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體制的結合成為了可能。鄧小平通過“鄧小平理論”選擇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通過“三個代表”堅持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通過“科學發展觀”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通過“中國夢”推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經歷的兩大發展階段:第一,實現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對接;第二,實現社會主義對市場經濟的改造。鄧小平的開篇布局和的接續發展處于該確立過程的對接階段,改造階段則是從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正式開始的。我國正處在第二個階段即改造階段,其基本任務是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體現出共同富裕的發展方向。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選擇市場經濟體制
人類現處在被物質消費品支配的時期,人類所面臨的最基本的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市場經濟“自由競爭、優勝劣汰”的特征迎合了人類“自由有意識的”生命活動特性,是促進生產力高效發展的根本原因。基于此,使市場經濟體制所具有的活力能夠持續不斷,也使市場經濟具有了超越資本主義的潛能。“自由競爭”是指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實現最優選擇及潛能的。而“優勝劣汰”則是強者能獲得較多的利益,劣者得到較少的利益。二者的結合即是資源在最優化配置的前提下,每個人都竭盡全力發揮自己的潛能。市場經濟是被實踐證明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迄今為止,在發展生產力方面人民還沒有尋到比市場經濟更為有效的方式。馬克思曾說過“各個人的出發點總是他們自己。”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會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潛能,充分參與社會競爭。市場經濟體制通過優勝劣汰的利益競爭的方式,把生存壓力均衡地施加于所有社會成員身上,從而迫使人們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勞動潛能,最終推動所有個體能力的全面發展。任何社會都立足于發展,馬克思主義更是認為發展歸根結底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經典馬克思主義意義中的社會主義的第一階段。生產力水平很低,現階段我國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對社會的發展歸根結底發揮著決定作用。市場經濟是我們人類迄今為止最為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因此市場經濟體制的運用對于我國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所以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地位如果重要,是因為其承載著兩大任務:其一,馬克思主義原創理論認為社會主義發展只能采用計劃經濟,而我國卻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就需要成功的實踐證明,更需要充分有力地邏輯論證。其二,社會主義的存在價值即取代資本主義,那么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不但要借鑒利用原生態市場經濟的成果,更要實現對資本主義的超越。只要社會主義還沒有實現對資本主義在社會生產方面的超越,社會主義最根本的任務就是發展生產經濟,而發展經濟就要采用市場經濟體制,因為我們還沒有發現比市場經濟更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改造原生態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競爭經濟。正因為競爭,它才能夠表現出高效率,才成為人類文明史上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市場經濟屬于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社會主義只有繼承該成果,在以原生態的市場經濟體制為起點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對資本主義的超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具有資源優化配置的優勢也具有致使優勝劣汰了劣勢。正是由于其優勢,社會主義選擇市場經濟體制;正是由于其弊端,社會主義改造市場經濟體制。無論為了趕超資本主義,還是為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市場經濟體制都是社會主義無可替代的發展方式。但是,社會主義不能落入資本主義運用市場經濟體制的窠臼,需要一開始就堅持共同富裕原則,批判性的運用市場體制。換句話說,社會主義雖然選擇了市場經濟體制,卻不能簡單地照搬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模式。從確立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我國不但要借鑒資本主義的成功經驗,也要體現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的本質規定。市場經濟所實行的機制是自由競爭、優勝劣汰,自由競爭可以為每個人潛能的發揮提供最大的自由空間,而優勝劣汰則是由市場競爭和勞動者能力的差異而產生的勝敗。市場經濟通過利益差別來激勵勞動,貧富差別的出現是必然的。這與社會主義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的目標形成沖突,這就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同時,要自覺運用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推動市場體現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原生態市場經濟的改造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市場經濟體制曾經經歷由自由放任的商品經濟向國家調控的市場經濟的轉變。目前,社會主義國家推進市場經濟體制,意味著它的必經之路就是實現經由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漸漸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區別在于其對公有制的維護和對共同富裕目標的堅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的根本前提,共同富裕是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必然結果。二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實現共同富裕唯一而只能依靠生產資料公有制這一手段,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國家控制著經濟命脈和關鍵領域,為國家需采取宏觀調控時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同時,生產資料公有制對共同富裕的保障作用必須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作為連接橋梁,只有在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下才能既保持并提升經濟發展的效率,又控制并平抑勞動者間的利益差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堅持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正是其對原生態市場經濟的最徹底的改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欲實現生產力的高效率發展,那必然選擇市場濟體制,則其孿生物優勝劣汰機制必然存在并發揮其作用;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然具有社會主義性質就不能任貧富分化自由發展,否則不能其體現社會主義的性質和共同富裕的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能做這樣的選擇即通過市場經濟體制的優化配置和宏觀調控的有效調節有機結合,加快促劣變優的過程。作用機制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把原生態的市場經濟中的市場自發作用為主、危機時期政府調節為輔的異常現象,轉變為市場基礎性作用與政府宏觀調控的主導有機結合的常態現象;成效機制方面,原生態市場經濟實現了優勝劣汰與促劣變優的優化組合,其中,優勝劣汰是自覺的、顯性的,促劣變優是客觀的、隱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造則體現在立足促劣變優的發展目標,使其由隱性發展為顯性。只有實現這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才會大大地推動促劣變優的過程,從而使市場經濟沿著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標邁進,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的理想社會的共同富裕和每個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于他們的社會財富。”
作者:王琪 單位: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