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葡萄酒產業經濟效益提升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葡萄酒產業是寧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近年來,寧夏葡萄酒產業快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現有經濟效益與寧夏葡萄酒產業潛在經濟效益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本文概述了寧夏葡萄酒產業經濟效益發展現狀,剖析了制約該產業經濟效益提升的因素,進而有的放矢地提出了不斷提升寧夏葡萄酒產業經濟效益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葡萄酒產業;產區優勢;經濟效益
寧夏賀蘭山東麓是世界上適宜發展葡萄酒產業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寧夏葡萄酒產業快速發展,截至2019年底,寧夏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3.8萬hm2,占全國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的1/4,是我國最大的釀酒葡萄集中連片產區,已建成酒莊92個,在建酒莊119個,年產釀酒葡萄14.2萬t,葡萄酒1.3億瓶,綜合產值達到261億元。突出的地理優勢使得葡萄酒產業成為寧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為進一步促進寧夏葡萄酒產業發展,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推進葡萄酒產業放大產區優勢、提升品牌價值”,把寧夏打造為“葡萄酒之都”。本文從寧夏葡萄酒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視角分析該產業上中下游存在的問題,探析提升產業整體經濟效益的路徑,旨在為推動寧夏葡萄酒產業將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葡萄酒產業發展帶動寧夏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農民收入,擴大對外開放,實現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參考。
1寧夏葡萄酒產業經濟效益現狀
1.1葡萄種植業產值
2019年,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釀酒葡萄平均產量約為5250kg/hm2,釀酒葡萄總產量14.2萬t。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作為世界上非常適宜釀造葡萄酒的地區之一,其自然資源優勢形成的目標產量應在9000~12000kg/hm2,現階段這一產區平均產量水平整體偏低。2019年,釀酒葡萄銷售價格6元/kg,釀酒葡萄種植業生產總值為8.52億元。
1.2葡萄酒加工業產值
2019年,寧夏釀酒葡萄產量14.2萬t,可釀造葡萄酒約10萬t(1.3億瓶左右),寧夏本地酒莊實際釀酒3.7萬t(約4800萬瓶),剩余63%的釀酒葡萄以原料或原汁被外省搶購。寧夏葡萄酒平均每瓶成本價為35元,利潤率為20%,每瓶葡萄酒加工產值為42元,葡萄酒加工業總產值為54.6億元。
1.3葡萄酒銷售產值
由于近十年世界主要葡萄酒生產國借助我國進口酒稅收優惠政策集中進入中國市場,而我國葡萄酒出口受到國外雙重標準對待,國產葡萄酒生產量和銷售量已連續7年呈現雙下滑趨勢,寧夏葡萄酒產業在此大環境下也面臨著銷量與銷售收入下降的壓力。2019年,寧夏實際銷售葡萄酒超過2400萬瓶,實現銷售收入約24億元。寧夏酒莊銷售額在1億元以上的僅有長城天賦酒莊、張裕酒莊及賀蘭神酒莊。2019年寧夏主要產區釀酒葡萄產量及葡萄酒產量情況見表1、2。
1.4葡萄酒產業綜合產值
葡萄酒產業綜合產值包括葡萄園產值、葡萄酒加工產值、葡萄酒營銷產值,以及葡萄酒產業帶動的旅游、餐飲、住宿、房地產、物流、制造業、服務業等外圍產業產值。2019年寧夏葡萄酒產業帶動相關產業形成的綜合產值為261億元。
1.5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品牌價值
葡萄酒地理標志在提高產區和企業品牌知名度、形成品牌集聚效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其有利于提高葡萄酒產品附加值。2003年,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被確定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區。2013年,寧夏因“可以釀造出中國最好的葡萄酒”被美國《紐約時報》評為全球“必去”的46個最佳旅游地之一。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已被編入《世界葡萄酒地圖》。2018年,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品牌價值271.44億元,位列全國地理標志產品區域品牌榜第10位。2020年,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成功入選受歐盟保護的中國地理標志名錄。2021年,寧夏將舉辦第28屆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這一著名賽事將會進一步提升寧夏葡萄酒產區品牌價值。
2提升寧夏葡萄酒產業經濟效益面臨的制約因素
2.1產區規模擴張受限
當前,寧夏葡萄酒產區種植規模尚未達到最優種植規模,造成產區規模擴張受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沿山荒地受自然保護區劃定、國家公益林劃分等限制,可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有限;②110國道以東種植規劃區內農戶、企業沿襲傳統習慣種植糧食、牧草等作物,釀酒葡萄種植較少;③在西夏區、賀蘭縣110國道以西的地界范圍內部分土地歸屬于農墾集團,近幾十年未開發利用,市、縣(區)與農墾集團土地權屬關系尚未理順;④部分酒莊企業“圈而未建”造成土地資源閑置。產區難以規模化發展使得這一區域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未能充分轉變為經濟優勢,制約了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2.2葡萄園生產效益不高
近年來,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大部分企業受法國等舊世界葡萄酒國家的影響,一味追求限產提質,多數企業將平均產量控制在4500kg/hm2左右,部分缺株、土壤肥力不足的老齡葡萄園平均產量不足3000kg/hm2。但近年來實際種植結果顯示,并非產量越低品質就一定越好,產區內一些管理精細的葡萄酒企業產量高酒品好,連續獲得國內外多個大獎。事實證明,產區釀酒葡萄種植盲目追求限產提質,反而限制了通過不斷提高葡萄園科技水平與管理水平進而提升品質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低效生產模式不僅嚴重制約了寧夏葡萄酒產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也影響了農民種植釀酒葡萄的積極性,影響了葡萄酒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2.3葡萄酒加工能力不足
寧夏賀蘭山東麓是世界上非常適宜種植釀酒葡萄的地區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得寧夏賀蘭山東麓具有釀造高品質葡萄酒的天時地利。但目前寧夏葡萄酒產業缺乏一批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帶動發展,本地酒莊葡萄酒加工能力有限,種植的釀酒葡萄僅能釀造40%左右的葡萄酒,大部分釀酒葡萄以低價的葡萄酒原汁或原料形式出售給外地加工企業。這一現象表明寧夏葡萄酒產業鏈發展不強,許多企業仍然處于產業鏈底端,只能依托自然資源優勢種植優質釀酒葡萄,后續的釀造加工與營銷能力欠缺,無法獲得更高的產業附加值。葡萄酒產業鏈條短且弱導致葡萄酒產業鏈頂端經濟效益大量流失。
2.4葡萄酒企業融資困難
葡萄酒產業投資規模大、周期長、見效慢,是資本密集型產業,資金密集程度高使得企業形成了較大的融資需求。寧夏目前已建成的酒莊中,65%以上的酒莊有融資需求,但葡萄園產權復雜,林權證難以辦理,葡萄園、原酒、地上附著物均不能作為抵押物,企業融資渠道狹窄,融資困境突顯。以紅寺堡區為例,企業每年貸款需求總量超過2.5億元,但實際每年得到的銀行貸款總量不足1億元,且貸款期限短,“年初跑貸款,十月還貸款”,造成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資金鏈極為緊張。融資困境已嚴重影響產區部分酒莊生產,影響了酒莊經濟效益的提升。
2.5葡萄酒品牌知名度低
近幾年來,寧夏各級政府在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品牌建設中加大了資金投入,地方債資金用于品牌建設已投入了3500萬元。寧夏酒莊用于市場宣傳的費用以20%的速度逐年增長,其中長城天賦、西夏王、張裕摩塞爾、賀蘭神、保樂力加等大型葡萄酒企業營銷宣傳投入較多,但與日益變化的消費市場相比,寧夏葡萄酒品牌宣傳投入仍是杯水車薪。表22019年寧夏主要產區葡萄酒產量產區西夏區賀蘭縣永寧縣青銅峽市紅寺堡區農墾其他合計產量(萬t)0.400.151.000.650.970.420.113.70數據來源:寧夏農業農村廳。61卷12期宋克玉提升寧夏葡萄酒產業經濟效益路徑探析61現在,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已斬獲千余項國際大獎,在國內外業界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在國內外大眾消費者當中知名度仍然不高。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知名度低,制約了其影響力、市場占有率和銷售量,進而制約了葡萄酒產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空間。寧夏在葡萄酒產區品牌打造、產區葡萄酒文化宣傳、產區風土特色塑造、酒莊及產品品牌營銷等方面仍有待加強。
3提升寧夏葡萄酒產業經濟效益的對策建議
3.1推進葡萄酒產業布局區域化
推進葡萄酒產業布局區域化發展主要應從以下方面著手:①優化產業布局。以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區為重點,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堅持酒莊基地一體化經營,加大優良品種繁育、標準化基地建設和老葡萄園改造升級,高標準建設寧夏賀蘭山東麓國家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②優化品種布局。重點圍繞賀蘭縣金山、西夏區鎮北堡、農墾玉泉營、青銅峽市鴿子山、吳忠市紅寺堡區為主的五大酒莊集中區,建設好干紅葡萄酒與干白葡萄酒兩大優質原料基地,開展葡萄酒產區風土特色和釀酒葡萄品種區域化研究分析,明確每個小產地的優勢、釀酒葡萄品種,打造特色鮮明、風格各異的小產區。③優化產品布局。產區酒莊要跟隨國內外市場需求變化,以釀造高端葡萄酒為引領,中端葡萄酒為支撐,大眾消費葡萄酒為基礎,優化葡萄酒產品價格結構,釀造大眾消費者喝得起的優質葡萄酒。
3.2實現葡萄酒產業經營規模化
推進葡萄酒產業經營規模化發展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推進基地規模化發展。以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區為核心,以現有基地、酒莊集群為依托,通過引進企業,支持現有酒莊擴大自建自營葡萄園規模,集中開發利用沙地、荒地,調整種植結構用地,大幅擴大釀酒葡萄種植規模,使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集中連片優質釀酒葡萄產區。②加快現有基地的改造升級。結合產區資源條件,加大栽培模式創新、新技術應用和提升改造力度,推進釀酒葡萄種植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增效導向。支持酒莊對現有低產低效葡萄園進行全面升級改造,使其達到優質葡萄園標準。優化新建基地種植模式和技術規程,全面推行有機綠色種植模式,確保品優質穩。通過適度提高葡萄園單產,降低葡萄酒成本,不斷提升葡萄酒產業整體效益,提升產區葡萄酒市場競爭力。
3.3提升葡萄酒企業加工能力
目前,產區亟需培育壯大一批規模化、示范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酒莊,引領帶動葡萄酒產業集群化發展,提升產區整體葡萄酒加工能力,不斷延長產業鏈,增強產業鏈。目前西夏王、長城天賦、張裕摩塞爾、西鴿、賀蘭神等龍頭酒莊,具備了萬噸以上加工能力,應重點進行培育。通過持續打造酒莊龍頭企業,不斷提升企業葡萄酒釀造加工能力、品牌營銷能力、市場競爭實力,不斷提高市場影響力與占有率,做長做強葡萄酒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綜合產值。
3.4拓寬葡萄酒企業融資渠道
寧夏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應積極研究制定適合葡萄酒產業發展的金融政策,拓寬葡萄酒企業融資渠道。建議寧夏區政府出資打造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產業發展基金,撬動金融資本投資釀酒葡萄產業。建議對酒莊在新建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和酒莊建設方面產生的貸款,財政適當貼息。加快完善抵押擔保機制,自治區政府應盡快出臺葡萄園確權與葡萄酒價值認定相關政策,給予葡萄酒合理的價值估值,便于酒莊抵押融資。寧夏當地涉農保險公司應加快設計研發與釀酒葡萄種植相關的農業保險險種,通過相關農業保險的開展減少農戶及酒莊在釀酒葡萄種植過程中面臨的各種自然災害風險與病蟲害風險,保護農戶、酒莊種植釀酒葡萄的積極性及經濟利益。同時,農戶與酒莊參保相關農業保險,也分擔了銀行信貸的風險,可增加銀行對釀酒葡萄種植領域貸款的積極性。此外,金融機構可開展葡萄酒產業鏈融資,為葡萄酒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和抵押質押貸款,使更多企業獲得相關金融服務,由此支持葡萄酒產業鏈延鏈強鏈,提升該產業整體競爭實力與經濟效益。
3.5推動葡萄酒品牌建設與營銷
寧夏各級黨委、政府應進一步支持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宣傳推介,重點用于整合力量打響產區品牌和酒莊市場營銷獎勵,促進酒莊發揮市場營銷主體作用。支持企業建立多載體、多層次、多渠道營銷網絡體系,政府制定政策引導葡萄酒企業在寧夏注冊銷售公司,龍頭企業聚力打造“賀蘭紅”大單品。加快推進寧夏酒莊在目標市場和重點區域分類建立直銷體驗中心和直營店,與經銷商形成產品營銷利益共同體,全方位推動產品進入大眾市場。鼓勵企業在傳統媒體、新興媒體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建設好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葡萄酒網絡零售交易市場、展銷展示平臺,進一步優化提升產區電商平臺,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體系,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自治區政府應積極爭取在銀川設立中國葡萄酒交易所,開展酒票、期酒等交易,提升產品產銷對接、訂單交易、品牌產品溢價能力,打造國際化、現代化交易平臺。通過不斷提升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的品牌價值及美譽度,增加其社會認可度,不斷提升產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世松,高京濤.地理標志對中國葡萄酒的價值與保護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1):261-264.
[2]楊雪,楊朝舜.寧夏葡萄酒產業發展現狀的研究———以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為例[J].山東社會科學,2015(S2):154-156.
[3]李文超,王振平.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2,53(12):192-194,211.
作者:宋克玉 單位: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經濟學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