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主成分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近年來,中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在食品、居住、家庭設備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娛樂方面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文章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對2013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平均全年消費支出進行了分析比較,發現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在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上存在明顯差異,并針對差異提出了改進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
主成分分析;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地區差異
消費結構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人們在消費過程中對各類消費品和勞務消費的數量比例和相互關系。消費結構可以按實際支出各個方面分為吃、穿、住、用、行等具體形式,也可以按消費內容分為實物性消費和服務性消費,還可以按支出形式劃分為自給型消費和商品性消費,還有人按需求層次劃分為生存消費、享受消費和發展消費等。近年來,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對《中國統計年鑒2014》中“各地區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費性支出(2013年)”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1分析方法介紹
主成分分析是一種數據降維或數據壓縮的基本方法,是將原來眾多具有一定相關性的指標重新組合成一組新的相互無關的綜合指標來代替原來指標的統計方法。綜合指標彼此之間互不相關,保留了原變量的主要信息,又比原變量具有更優越的性質。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選取了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及用品、醫療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娛樂、其他8項指標對《中國統計年鑒2014》中“各地區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費性支出(2013年)”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評價指標的建立及數據分析過程
選取的相關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通過《中國統計年鑒2014》中“各地區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費性支出(2013年)”的數據資料,用統計軟件SPSS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結果如表2、表3、表4及碎石圖所示。從表2中可以看出,KMO的檢驗值為0.833,認為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好,因而可以做主成分分析,并且Barelett檢驗的P值為0,也認為可以做主成分分析。因此表2中的檢驗結果表明,根據選取的指標對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有意義。從表3中可以看出,第一個特征根的方差貢獻率為68.781%,第二個特征根的方差貢獻率為14.911%,前兩個特征根的方差累計貢獻率為83.69%,接近于85%的檢驗準則要求。從碎石圖也可以看出趨勢圖在第二個因子后趨于平穩,所以從總體上來講,應保留兩個公因子。依據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數學關系及表4中SPSS輸出的結果,可得到如下所示的兩個主成分計算公式及綜合得分的計算公式。
3數據分析的結果分析
第一,由綜合因子得分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對綜合評價的影響遠大于第二主成分。由第一主成分的計算公式可知,影響第一主成分的8個系數均為正值,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是影響主成分大小不同而已,其中X1、X3、X4、X5、X6的系數值,都大于0.8,明顯較高,說明它們對第一主成分的影響較大,它們分別是在食品、居住、家庭設備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娛樂方面的消費,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城鎮居民越來越重視享受性生活,對食品的要求也不僅限于達到溫飽,而是追求營養與美味,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不管是房屋,還是家具,都成為了居民消費的重要部分,加之電子及交通行業的迅速發展,使城鎮居民在該方面的消費日益增長,從而逐步推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從第一主成分的排名來看,主成分得分為正值的有11個地區,除了內蒙古和重慶為西部地區外,其他的都為東部地區,由此可見,東部地區的城鎮居民在食品、居住、家庭設備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娛樂方面的消費高于中西部地區,而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又促進了經濟增長,使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區。由此可見,居民的消費結構是影響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因素之一。第二,由綜合因子得分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第二主成分對綜合評價的影響小于第一主成分。由第二主成分的計算公式可知,X2、X7的系數為正值,其越大對第二主成分的影響則越大,它們分別是在衣著和醫療保健方面的消費,由此可知,影響第二主成分的因素主要是在衣著和醫療保健方面的消費。而X1、X3、X4、X5、X6的系數為負值,其越小對第二主成分的影響則越大。從第二主成分的排名情況來看,排名前16位的大多數是中西部地區,由此可見,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居民在衣著和醫療保健方面的消費與東部地區居民在衣著和醫療保健方面的消費相比相對較高,這說明中西部地與東部地區的居民在消費結構方面存在著顯著差異,這也是導致中西部地區與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因素之一。第三,從綜合得分的排名中可以看出,前17名的排名與第一主成分的排名一樣,后4名的排名也與第一主成分一樣,這表明食品、居住、家庭設備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娛樂這5項指標在城鎮居民消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們是城鎮居民消費主要支出項。
4對策與建議
縮小地區間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差異。由主成分的分析結果可知,中國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存在著地區間的發展不平衡現象。中國的居民消費支出雖然在持續不斷地增長,但增長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地區之間的消費支出不平衡尤為明顯,總體來說東部地區的消費支出的增長要快于中西部地區,使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消費支出差異逐漸增大,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消費支出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家庭設備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娛樂方面,因此,需要促進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居民消費。完善中西部地區城鎮的醫療保健制度。通過上述的分析結果可知,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居民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消費支出要高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因此,完善中西部地區的醫療保健制度能夠減少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居民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消費支出,從而有更多的剩余資金用于其他享受性服務支出,進一步拉動服務性行業的經濟發展。優化中西部地區城鎮的消費結構。中西部地區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的消費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大力支持服務性行業的發展,有利于改善中西部地區城鎮的消費結構。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對于中西部地區服務行業的發展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從而縮小這種地區間的消費支出不平衡的趨勢。
5結論
本文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結構在不同地區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東部發達地區的消費支出高于中西部地區,并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家庭設備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娛樂方面,而中西部地區城鎮居民的消費在衣著和醫療保健方面又高于東部發達地區,針對出現的此種現象,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及建議。
參考文獻:
[1]傅德印.應用多元統計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5-163.
[2]中國統計年鑒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3]朱建軍.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主成分分析[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1):21-22.
[4]殷世貴,尤啟明.近年來中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及趨勢分析[J].價值工程,2009(4):161-162.
[5]辛燕.基于主成分分析視角的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J].財經視點,2010(7):167-168.
[6]姚愛麗.主成分分析及其應用探討———以山西省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為例[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7(6):138-142.
[7]周輝.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變化的影響因素及發展趨勢[J].中國市場,2015(21)
作者:王俊燕 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