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動態評價范文

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動態評價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動態評價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動態評價

摘要:

農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之根本,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研究對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選取2004~2013年山東省人口、經濟、社會、資源、環境5個維度的24個指標構建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評價體系,采用熵值法確定指標權重,通過加權求和法進行綜合評價,得出山東省2004~2013年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綜合得分、各子系統得分及各年協調系數。結果表明:人口子系統權重為0.2026,經濟子系統權重為0.3111,社會子系統權重為0.1728,資源子系統得分為0.1402,環境子系統得分為0.1732;2004~2013年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總體水平在不斷提高,經濟、環境、社會子系統發展水平較高,人口、資源子系統發展水平較低;5個子系統發展協調度總體提升,但近年來有下降趨勢。

關鍵詞:

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熵值法;加權求和法;動態評價

1985年,美國加利福尼亞議會通過了《可持續農業研究教育法》,首次提出了可持續農業的概念[1]。1994年經國務院審議通過的《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農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優先領域和根本保證”[2]。農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之根本,依靠大量消耗資源的粗放式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在經濟全球化和全球市場一體化這一背景下,我國農業的發展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3]。目前我國各地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迫切需要廣泛開展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的深入研究,為制訂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近年來,我國學者針對不同區域開展了部分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在評價體系的構建方面,袁久和[4]、盧李朋[5]、劉喜廣[6]等分別從人口、社會、資源、環境、經濟五個方面選取指標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曹執令[7]從農業經濟、農業生產要素、農業社會及農業資源與環境四個方面選取了16個指標構建了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高鵬等[8]從經濟、資源、社會以及環境保障四個方面選取指標進行了評價研究;戴蓉等[9]從農業經濟、農業生產、農業社會、農業環境與資源四個維度選取指標;彭萬臣等[10]從農業資源、農業經濟、農村社會、農村環境等四個方面選取指標。在指標權重的確立方面,主要采用熵值法[4~6]、主成分分析法[8,9,11]或層次分析法與專家意見法相結合[7,12]。在評價模型的設立方面,多采用加權求和的綜合評價法。在評價尺度方面,時間尺度上動態評價多以十年時間為研究對象[4,8,9,13],區域尺度上以省域[2,4,6,10,14]、市域[7]為主。綜上所述,在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方面指標設立差異大,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一。為增加研究的科學性和可信度,本文采用客觀賦權法———熵值法,指標設立涵蓋人口、社會、資源、經濟、環境五個方面,與加權求和法相結合設立綜合評價模型,對2004~2013年期間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做動態評價,以期得到近十年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演變規律。

1研究區域與數據來源

山東省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帶、黃河下游地區,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屬暖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雨熱同季,春秋短暫,冬夏較長,年平均氣溫11~14℃,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76.5毫米。境內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勢。總面積15.8萬平方千米,約占中國總面積的1.64%。農用地1156.6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3.2%。總人口9733萬人,農業人口占56%。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第一產業增加值和農產品出口額在全國一直名列第一,山東省農業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數據來源于《山東省統計年鑒》(2005~2014)及《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4~2013),部分數據經換算得到。

2研究方法

2.1指標體系基于指標設立的科學性、系統性及可操作性,選取2004~2013年山東省人口、經濟、社會、資源、環境5個維度的24個指標構建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

2.2熵值法熵值法是一種客觀賦權法,其本質是通過計算指標的信息熵,繼而計算出指標的信息效用值,信息效用值代表了指標的相對變化程度對系統整體的影響度,影響度越大,權重就越大。相比主觀賦權法,熵值法具有更高的精確度和可信度。

2.3加權求和法加權求和法是整合不同指標評價值時常用的一種方法,即根據各項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得出其權重,然后累加各項指標評價結果得出總分值。

2.4發展協調系數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不僅只看重綜合得分,還要看各子系統之間是否協調發展。本文采用多層次評價體系,為定量衡量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經濟這五個子系統是否平衡發展,引入標準差系數作為協調系數的衡量標準。標準差系數越大,表示數據差異較大,發展不協調;標準差系數越小,表示數據差異小,發展協調。

3結果與分析

運用上述研究方法及計算公式,得出各指標權重即類權重(表2),從而計算出2004~2013年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得分(表3)。

3.1農業可持續發展分析由圖1、圖2可看出,近十年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整體呈上升趨勢。由圖1及表3計算可得,農業可持續綜合得分年平均增長率為14%,呈穩步增長狀態。表明近年來人們對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有所提高,政府采取的相關政策法規也起到了明顯作用。由圖2可知,經濟和社會子系統評價得分上升最快,環境子系統呈先下降后穩步上升狀態,資源子系統評價得分整體呈下降水平,人口子系統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動狀態。2004~2005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大幅增長,由2004年的120.3萬人增加到2005年的169.2萬人,而同時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由2004年的6.01%下降到5.83%,使得2004~2005年人口子系統得分出現了一個較大增幅。2005年以后較為平穩,到2008~2009年出現劇烈下降,因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沖擊導致失業人數增多,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由2008年的149.9萬人降為2009年的122.4萬人,因此人口子系統得分轉呈下降態勢,2009年以后逐步恢復上升趨勢,但與經濟、環境子系統得分差距仍然較大,說明雖然計劃生育政策降低了人口增長速度,但較大的人口基數依然是制約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2004年山東省農村勞動力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占比為19.1%,2013年數據為22%,僅提高了2.9個百分點,可見農村勞動力素質仍然較低,必然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前期環境系統得分低且呈劇烈下降態勢,在2006~2007年達到最低,主要原因是農藥、農肥、塑料薄膜等使用過量,對環境造成了嚴重負擔。此后隨著農藥、農肥、塑料薄膜等施用量較大程度的減少和節水灌溉面積的較大增長,環境子系統得分攀升,一度超越經濟子系統,成為得分最高的子系統,這表明人們的農業環保意識逐步提高,近年來政府采取的各項環保措施開始發揮作用。目前山東省農業現代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現代農業的推廣普及、農田基礎設施的改善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由于人口基數大導致人均資源占有量少,加之過去農業的粗放式發展導致資源消耗過度,資源子系統在2007~2008年之間下降劇烈,后期小幅度增長,但仍處于較低水平,這與自然資源的恢復性差及不可再生性有較大關系。經濟子系統得分基本呈直線上升態勢。由原始數據計算得出,人均農業生產總值與土地產出率均增長了一倍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兩倍,單位耕地面積機械總動力增長了32.5%,表明農業機械化水平有較大提高。山東省農業產值多年來位居全國第一位,各項農業經濟發展勢頭迅猛,農業經濟整體運行良好。社會子系統得分呈穩步增長態勢,2005~2006年公路通車里程大幅度增長,表明公共基礎設施在此階段有大幅度改善,促使2005~2006年社會子系統增幅較大;中期發展較為平穩,2010年以后農村恩格爾系數由2010年的37.5下降為2011年的35.7,下降了1.8個百分點,表明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并不明顯,2004年為0.37,2013年為0.38,城鄉教育、醫療、收入等方面的差距仍然較大。

3.2系統協調度分析協調系數越小,發展協調度越高。由表3可以看出,近年來山東省農業各子系統協調發展系數整體呈減小趨勢,表明山東省近十年發展協調度整體提高,但2010年以后協調系數有略微增大趨勢,可見各子系統之間發展有可能逐漸趨于不協調狀態。另外,人口、資源子系統發展水平較低,與經濟、環境、社會子系統差異較大,表明資源利用率仍然較低,資源承載力負荷過重,亟需通過采取各種措施減少資源浪費現象,扭轉以過度消耗資源換取經濟增長的方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4結論

通過對2004~2013年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4.1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總體水平在不斷提高,經濟、環境、社會子系統發展水平較高,人口、資源子系統發展水平較低,5個子系統發展協調度仍有待提高。

4.2人口基數大及農村勞動力素質差是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踐行國家人口政策的前提下,應大力提高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加大農業科技的培訓力度,全方位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

4.3資源消耗率仍然過大,在提高農業經濟的同時,更應注重耕地資源、水資源的保護,積極推廣現代農業,引進并普及現代先進農業技術,加大農田基礎設施改善力度,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優化農業功能結構,強化農業非直接經濟生產功能[15],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出于數據的可得性,所選擇的評價指標仍然不夠全面,而且有的指標難以量化,增加了研究難度,因此仍需進一步探討指標設立的科學性、全面性,以完善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

參考文獻:

[1]彭念一,呂忠偉.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評估指標體系及測算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12):87-90.

[2]姚成勝,朱鶴健.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評價———以福建省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2007,22(3):380-388.

[3]盧代富,邵海.產業化背景下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困境與法律對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3):103-112.

[4]袁久和,祁春節.基于熵值法的湖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動態評價[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3,22(2):152-157.

[5]盧李朋,張杰,卞曉峰,等.安徽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動態分析[J].水土保持通報,2014,34(4):248-254.

[6]劉喜廣,陶楚南,陳銀蓉.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價研究———以浙江省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7,28(1):26-29.

[7]曹執令.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以衡陽市為例[J].經濟地理,2012,32(8):113-116.

[8]高鵬,劉燕妮.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聚類評價———基于2000~2009年省域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學家,2012(3):59-65.

[9]戴蓉,薛達元,郭濼,等.黔東南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及預測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32):138-146.

[10]彭萬臣,張淑花,周利軍.黑龍江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與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5,26(5):22-26.

[11]歐陽濤,肖海燕,袁輝斌.湖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實證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1,32(1):35-43.

[12]趙瑩雪.山區縣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價研究———以五華縣為例[J].地理科學,2003,22(2):223-229.

[13]徐夢潔,趙其國.長江三角洲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及研究[J].土壤,2000(3):135-139.

[14]喬家君.改進的熵值法在河南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評估中的應用[J].資源科學,2004,26(1):113-119.

[15]謝美娥,谷樹忠.新時期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定位與基本思路[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3,34(6):18-26.

作者:安靜 王梁 單位:山東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臨沂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图片 | 色人阁五月天 | 中文字幕99在线精品视频免费看 | 最新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 |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欧美 | 玖玖国产精品 | 亚洲最大成人综合网 | 亚洲激情网址 | 一区欧美| 伊人无码高清 |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6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 羞羞动漫网站入口 | 国产在线观看黄 | 自拍偷拍亚洲第一页 | 久久久久青草 | 波多野结衣在线资源 | 羞羞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激情综合五月网 | 日韩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 中文字幕狠狠干 |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 久久免费视频6 |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 | 亚洲美女爱爱 | 亚洲六月丁香色婷婷综合久久 | 久久精品播放 | 久久中文精品 | 在线观看你懂得 | 自拍亚洲欧美 | 在线观看羞羞视频 | 丁香六月婷婷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