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可持續發展理念視角農業技術創新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項事業發展十分迅速,尤其是農業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如何將農業發展好成為每一名農業從業者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眾所周知,對于農業可持續發展而言,農業技術創新至關重要。但就目前農業發展情況來看,隨著農業生產過程各種化肥和農藥的不斷使用,土壤成分以及自然環境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壞,這種農業生產技術的應用并不符合當今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為了在確保農產品生產質量的同時實現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對農業技術的創新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通過研究可以對農業技術的創新以及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技術創新;必要性;策略
1農業技術創新的必要性
1.1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
眾所周知,我國人口總數在世界人口總數中的占比高達21%,而可用耕地資源只占世界的7%,自然資源人均所占比例在世界排名中均處于末端,特別是可用耕地資源和飲用水資源占比更低[1]。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對現有農業技術進行不斷地開發和研究,利用農業技術優勢彌補資源劣勢,通過農業技術創新使土地資源充分被利用,改變傳統粗放的農業生產模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1.2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的質量
農業技術創新的最終目標便是農業可持續發展,在確保短期農業生產目標實現的基礎上保障長期農業生產效益。而隨著農業技術的創新,傳統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應用引發的土壤和環境問題也將得到良好解決,綠色生產理念和技術將在農業生產中得以良好應用。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有效保障農產品的產量,也可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為實現農產品安全提供保障。
1.3有利于優化農業用水
農業技術創新與當今所提倡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相同的理念,農業技術創新所實施的每一項舉措也都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相互對應[2]。而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始終是一項關鍵內容。就目前來看,農業技術創新已經開始朝著用水優化的方向發展。比如,在長江水患治理過程中,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便可有效實現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將水資源儲存起來,以便實現季節性灌溉,讓水資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同時也可以將水資源進行分流,減少水患發生,并有效降低地下水資源的開采量,更好地對水資源進行保護,這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關鍵措施。
1.4有利于節約農業資源
隨著農業技術不斷創新,農業資源也得到了更好的節約。除了水資源充分利用與節約之外,目前,無土栽培技術正在不斷研究與發展中,無土栽培技術可有效克服傳統農業生產中鹽堿地無法利用的問題,在不應用鹽堿地的基礎上使其空間得到最大化利用,有效節約土地資源。另外,我國部分地區正在推行地膜技術,通過地膜技術,讓光和熱在農業種植中得以有效利用,可減少能源投入。由此可見,農業技術創新對節約農業資源非常有利。
2.1加大農業技術創新方面資金投入
就目前來看,我國農業技術發展方面資金投入比例依然低于發達國家的投入比例,根據相關科學機構調查研究得出,我國農業技術方面資金投入比例只有達到農業生產總值的2%,才可以讓農業發展和工業發展達到平衡[3]。因此,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要想有效實現農業技術的發展,國家和政府就需要加大資金投入,為相應的技術研究與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同時,農業管理部門也應該針對農業技術創新建設推廣體系,將農業技術創新體系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建設體系充分結合到現有的農業管理政策體系中,按照不同地區實際情況進行農業技術創新,并根據相應的技術引進各種先進設備設施,為農業技術創新奠定良好基礎,以此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2.2建立與擴充農業技術推廣隊伍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要想實現農業技術創新,關鍵是打造高技能農業創新團隊。基于此,國家和政府應該以專業考試的形式選拔懂得農業技術、熱愛農業生產且能夠扎根農村的農業院校畢業生。使大學生深入到鄉村,進入農業生產技術推廣隊伍,定期給新型職業農民提供農業知識和農業技術方面的培訓。同時應建立起農業技術創新培訓的長效機制,通過農業技術團隊的不斷學習、研究來實現農業技術創新,并將農業技術傳授給新型職業農民,使創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得以良好應用和推廣。為進一步充實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提升推廣人員專業能力,也需要為推廣人員提供足夠的學習與深造機會。目前,我國已經在各個農業院校中開設了農業推廣碩士班,我國農村地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進入學校繼續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農村地區高學歷技術推廣隊伍的建設,為農業技術創新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為了留住基層人才,不斷擴大人才隊伍,國家和政府也應該對基層人才施以優厚的薪資與福利待遇,并為基層人才提供足夠的晉升空間,為農業技術創新儲備足夠的人才力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3培養現代化的新型職業農民
就農業技術創新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只有讓新的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得以全面有效實施,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成效,進而有效滿足農業可持續發展這一需求。但是就目前農業生產來看,由于很多農民對現代化農業技術不夠了解,并不能將創新型的農業技術應用到實際生產中,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農業技術創新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關鍵是培養現代化的新型職業農民。為達到這一目標,政府和農業管理單位應與各大農業院校積極合作,組織一支專業的農業教師隊伍,并為農業教師隊伍配備相應的教學設備,以行政村為單位,建立農民技術培訓班,靈活安排教學時間,為各個行政村的農民提供技術培訓,讓農民全面掌握現代化的農業技術,讓創新型的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得以有效地應用,并帶領農民在農業生產中應用與創新農業技術,提升農產品產量與質量,并進一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2.4加大農業技術應用監管力度
在農業生產中,要想實現農業技術創新,就需要通過相應的制度來約束傳統農業生產中的不合理生產模式,讓創新的農業技術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加大農業生產技術應用監督力度,嚴厲制止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的生產方式,積極倡導農業生產綠色化、生態化,并通過嚴厲的獎罰機制對農業生產行為加以約束。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創新的農業生產技術合理應用到實際農業生產中,并通過不斷實踐應用與經驗總結實現農業技術的進一步創新,以此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3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不僅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同時也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因此,為有效解決粗放式農業生產模式的弊端,需要對新的農業技術進行研究,通過技術創新來帶動農業發展,并實現資源合理利用與環境的有效保護。在有效保障農產品產量與質量的基礎上,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瓊,荊燕燕.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我國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對策[J].鄉村科技,2020,251(11):129-130.
[2]任獻貞.試論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生態農業經濟發展路徑[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305(2):56.
[3]馮振龍.可持續發展視角下我國生態農業與農業經濟的協調發展途徑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0,652(32):29-30.(04)
作者:劉任歡 單位:中共長沙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