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發展對傳播機制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傳播機制”是指信息傳播中的各個環節,包括傳播媒介、傳播者、接受者等構成的有機整體,是一種對信息從者到接受者乃至效果反饋的整體概括。①當傳播機制發生變化時,新的發展模式也將應運而生。有學者說科學技術永遠是第一生產力,它的迅猛發展,將給生產力和經濟發展帶來推動作用。②然而科技發展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對傳播機制的作用具有雙重性,積極作用與消極作用并存。
一、科技發展對傳播機制的積極影響
科技發展對傳播機制的積極作用是促進了傳播機制的變革。因為科技發展會促進媒介變遷,而媒介變遷才會引起傳播機制的變革,從而產生新的發展模式,如圖1所示。
1、科技發展決定媒介變遷在科技發展中,新媒介不斷代替舊媒介或與舊媒介在激烈的競爭中共同發展。新媒介的出現總是伴隨著科技發展的革新,所以我們按時間的發展順序,從三個階段來看科技發展是如何催生各種新型媒介的。第一階段:遠古至第一次科技革命結束。從遠古至第一次科技革命結束時期,人類主要經歷了書寫媒介和印刷媒介。在紙張發明之前,主要利用自然物質如石頭、樹皮、甲骨等作為書寫媒介,后來發明了簡、紙、筆、墨等工具。隨著造紙術的發明、改造和廣泛運用,逐漸產生了官方公報、新聞信、手抄小報等。后又產生了印刷術,各種報紙、期刊和雜志應運而生。這一系列的科技創新,促使書寫媒介和印刷媒介產生,對世界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爆發雖沒有促使新的傳播媒介產生,卻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發,以及后來誕生的各種新媒介做了鋪墊。第二階段:第二次科技革命時期。第二次科技革命爆發后,科學與技術結合的越來越密切,廣播和影視媒介都誕生于此時。當發電機和電動機誕生以后,電力得到了廣泛應用,有線電報、留聲機、電話等相繼出現,廣播電臺、收音機、隨身聽等廣播媒介誕生,廣播事業蓬勃發展。活動照片放映機和電影攝像機問世后,電影從此誕生,彩色電影、立體電影、動感電影等也相繼出現。隨著圖像傳送掃描圓盤和電子掃描裝置的誕生,世界上第一座電視臺誕生,電視機也由黑白到彩色、由立體到超薄。經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短短幾十年,廣播電影電視媒介相繼誕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對傳統的印刷媒介發起了嚴峻的挑戰。第三階段:第三次科技革命至今。第三次科技革命爆發后,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更為緊密,并且相互促進,向多個領域滲透。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網絡媒介從此誕生并迅猛發展。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ENIAC誕生。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不斷得到應用,其規模也逐漸擴大。計算機的發展也經歷了好幾個階段,如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數字計算機,后又經歷了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后來發展為數字電視、移動電視、移動多媒體等等,它融合了半導體技術、電子技術、視頻技術、通信技術等于一身。
2、媒介變遷引發傳播機制變革在科技發展中,每一種傳播媒介都有其對應的傳播機制,而每一種媒介的變遷也將引發其傳播機制的變遷,所以我們有必要了解媒介的發展是如何引起傳播機制變遷的。書寫和印刷媒介時期的傳播機制。在書寫媒介時期,其傳播機制較為單一。其媒介多取自于自然界,且笨重粗劣,信息承載量少,傳播速度慢、范圍狹窄,但是傳播者可以自由選擇書寫工具和傳播內容。印刷媒介誕生后,逐步取代了書寫媒介,其傳播機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印刷媒介可以大批量的復制,且容易保存,傳播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傳播速度也大大加快,而且受傳者的自由性更強,可任意選擇閱讀時間、方式等,成一對多的方式分散下去。廣播媒介時期的傳播機制。廣播媒介誕生以后,其傳播過程中所用的媒介種類分為接收媒介、錄音設備和傳送媒介等,他們合理分工、各司其職,共同組成了廣播媒介。廣播媒介的傳播機制是傳播者通過無線電波向受傳者發送信號的過程,且受傳者必須具備接受信號的工具。從傳播效果來看,它的受眾非常廣泛并具有群眾性。從傳播內容上來看,它更廣泛、信息量更大,多波段、多頻段,能滿足不同層次受眾的需求。影視媒介時期的傳播機制。影視媒介主要包括電影和電視,且它們在傳播機制上有很多的共同點,都是通過畫面進行傳播,既有聲音又有圖像,即可以看又可以聽,它能給受眾一種身臨其境的美感,從而產生一種奇特的傳播效果。但是電影媒介和電視媒介也有很大的不同,如電視媒介只涉及電子學領域,電影媒介卻涉及機械學、聲學、光學三個領域。電影的傳播機制通常有很多限制,它的傳播范圍、場地和時間都受到限制,而電視的傳播機制不僅傳播范圍廣,還不受天氣、時空等條件的影響。網絡媒介時期的傳播機制。網絡媒介的興起,為人類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傳播機制。它的信息傳輸和接受工具分別是電信設施和多媒體電腦,是一種復合型媒介,且傳播者與受傳者不再有明顯的區分。其傳播模式也變得多樣化,具備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模式,在具有高度靈活的優點的同時,也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受眾范圍廣。傳統的傳播媒介都是在進行單向的信息傳播,反饋這一環節較弱,而網絡媒介是一個信息互動的傳播模式,這種交互性成為了網絡媒介的最大優勢。
二、科技發展對傳播機制的消極影響
科技發展雖然促進了傳播機制的變革,使傳播機制更加完善,但由于技術本身存在缺陷和使用不當,就會導致傳播機制出現各種漏洞,擾亂正常的傳播機制和網絡秩序,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下面以大眾傳播媒介和網絡媒介中的科技運用不當對傳播機制造成的負面影響為例。大眾傳播媒介技術的使用,使人類進入了一個極度消費和物質化的時代,商業性強。如電視打破了人們傳統的購物方式,開始各種攀比和追求奢侈品,削弱了受眾對事物的辨別能力。某些電視節目為了追求高收視率,使節目變得低俗無趣,降低了受眾的審美能力。大眾傳播媒介在追求新奇的同時,對暴力、色情和兇殺大力播放渲染,誘導受眾產生不良意念和暴力傾向,如青少年熱衷于染發、玩電子游戲、追星等,而且以電視為主的大眾傳媒剝奪了人們大部分的空閑時間,導致人與人之間發生隔離,使彼此間產生了冷漠。由于網絡媒介技術的虛擬和無序性,存在著各種漏洞,讓很多不法分子惡意使用網絡媒介技術,導致了信息污染、信息超載、網絡安全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影響了信息傳播機制的正常發展。首先,網絡媒介上有很多社交平臺,如微博、QQ、微信等,它們在擴展受眾社交范圍的同時,也成了低俗與淫穢信息的傳播途徑,還可能引發強奸、詐騙、綁架等事件。其次,網絡媒介逐步商業化,嚴重造成信息超載和垃圾信息的堆積。如各種產品推銷廣告、保險推銷業務、房產廣告等被源源不斷地發送到我們的電子郵箱。再次,網絡上很多媒介技術都涉及用戶的隱私信息,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護,很可能被泄露,直接導致財產的損失。另外,網絡還存在黑客病毒和信息霸權,還會導致數字鴻溝等問題。
三、科技發展對傳播機制消極作用的應對策略
面對科技發展對傳播機制的消極作用,我們要提高警惕,并采取相關的保護措施,從而保證傳播機制正常有序的進行。這主要從政府加強監管、行業和受眾加強自律兩方面來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政府應加強監管機制。網絡媒介應用至今,政府已頒布了很多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傳播機制的正常運行。但是傳播機制隨著科技發展在不斷變化,很多法律法規已經不能囊括某些新媒介技術的作用范圍,而且很多法律法規本身也還不夠全面,所以政府應當及時對某些法律法規做出適當的調整。另外政府還應適當處置部分不法分子的行為并對其進行曝光,給那些蠢蠢欲動者以警醒。政府還應大力支持對技術安全機制的開發,如反病毒技術、防火墻技術、數據加密技術等。其次,行業與受眾應加強自律機制。對行業而言,在利用媒介技術傳播信息時,應該加強技術過濾手段,讓不必要的信息與受眾隔絕。對惡意使用媒介技術的行為,應建立相應的舉報機制,盡量杜絕犯罪現象的產生。還應利用一些產品機制,對信息進行監控,防止信息垃圾和信息超載現象的產生。對受眾而言,每一個受眾都應該有自律和自我保護意識,盡量不去接觸可能存在危機的網絡信息,要有辨別真假的能力和意識等。
四、結語
程予誠教授說過,科技是歷史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社會成就的潛在動力。③由此可知,傳播機制的變遷離不開科技的發展,但通過辯證地分析科技發展對傳播機制的雙重作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技發展既促進傳播機制的變革,又對傳播機制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而隨著媒介融合的逐步進行,將會進一步引起傳播機制的變化,未來世界將進入一個無法預測也無法掌控的全新時代。因此當我們在看到科技發展促使新型傳播機制產生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它所帶來的種種危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盡量避免漏洞的產生。
作者:劉芹芹 單位:西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