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育旅游經濟影響及前景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些年隨著我們生產方式的變化,悄然興起了一種戶外休閑運動——體育旅游。體育旅游既是參與感受體育運動與大自然情趣的一種新旅游形式,也是旅游產業與體育產業交叉滲透而產生的一個新領域。中國擁有豐富的旅游物資能源,所有豐富多彩的民間體育運動,已經成為吸引體育旅游消費者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帶來了一種新的經濟影響。
體育旅游的意義
1.體育旅游的概念。體育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所從事的所有體育競賽、自身娛樂、自身訓練、體育康復及體育文體交流運動與旅游地、體育旅游企業及社會之間關系的總和。狹義上講,體育旅游可以理解為是為了滿足和適應旅游者的所有體育需求,借助所有各樣的體育運動,并充分發揮其所有性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諧健康,從而達到增強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豐富社會文化生活的目的的一種運動。
2.體育旅游特點。擁有娛樂性、健身性、挑戰性和多樣性等的體育運動與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結合,構成一種特別的旅游方式——體育旅游。體育旅游有很強的專門性,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專項旅游,消費者對體育旅游的選擇個性化傾向明顯。
中國體育旅游的現狀
1.中國擁有豐富的體育旅游物資能源。中國是一個國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的國家,涵蓋了多種地質地貌,而且名山大川眾多,河流湖泊、海濱勝地各具特色,且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特點和文化魅力。
2.中國的體育旅游項目擁有豐富的特色。近年來中國在體育旅游方面,除爬山、滑雪、海濱游泳等傳統的項目外,還增設了一些新的擁有體育特色的項目,如漂流、滑草、攀崖、溫泉浴及駕車旅游等項目。甘肅省的絲綢之路汽車拉力賽激發本省和西北地區旅游的升溫;上海的一級方程式賽車賽道,無錫市在太湖旅游風景區興建山地自行車賽場,增加新旅游項目并形成特色以保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3.中國發展體育旅游的優勢。中國經濟每年以9%以上發展速度飛速發展,在沿海地區,GDP已經超過人均3000美元。隨著現在社會物質與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越來越崇尚有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的生活方式,所有健身休閑日益風靡。我國是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國內旅消費者源多,規模大,接待能力也強。
中國體育旅游的經濟影響
1.增添大眾旅游物資能源。大眾旅游業多以觀光旅游產品為主,以度假、會議、生態等旅游為輔。這些旅游產品共同的缺陷是參與性、趣味性和娛樂性不強,對旅游者缺乏深層次的吸引力,難以滿足旅游者在旅游運動中求新求異、挑戰自我、超越極限、追求快感等更高層次的心理追求。體育旅游是大眾旅游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大眾旅游業內容的充實和缺陷的彌補。擁有新奇激發、富有參與性、挑戰性和娛樂性,這正符合當代旅游者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2.激發住宿、餐飲等消費。民族體育旅游業除了提供民族體育旅游服務外,與大眾旅游服務一樣,離不開行、游、住、食、購、娛六要素。民族體育旅游業的開發和興旺,不僅可以激發直接為民族體育旅游服務的旅行社、交通通信、旅館餐飲業的超常發展,還可間接拉動為民族體育旅游服務的商品銷售和食品加工等行業的興旺發達。從1979年至1992年,在旅游業發展的帶動下,大量星級賓館、飯店的興建,使眾多海外健身配套設施進入大陸。體育旅游服務市場是以旅游物資能源為憑借,以旅游設施為條件,規劃和組織體育旅游運動,為旅游者提供吃、游、購、住、行、娛各方面提供服務的綜合性產業。其中,旅游飯店是旅游業中的重要支柱產業,旅游飯店的規模大小、數量多寡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業發展和接待能力的重要標志。當前,全國已有直接從事旅游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幾萬家,直接從業人數超過300萬,間接從業人數上千萬。
3.為傳媒介帶來商機。體育旅游產品大多是無形的、不可轉移的,是不可陳列、展覽的,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通過所有形式和手段的推廣,間接地進行介紹和描繪來吸引我們參與。所以,體育旅游的推廣對其產品的推介銷售尤為重要。據香港旅游協會統計,每花1港元推廣費,可獲123美元的直接或間接旅游收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對旅游景點近幾年推廣、廣告和大型促銷運動費用高達數千萬元。多年的苦心經營和全方位推廣,終于迎來了湘西旅游的春天,并結出了豐碩的果實。西部地區民族體育旅游物資能源的開發潛力很大,但知名度很低,眾多極其豐富的民族體育旅游物資能源尚處于“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未能被世人所了解,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吸引作用。只有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的全方位推廣,才能使體育旅游廣為人知,才能激發國內外客人旅游的熱情。同時體育旅游的開發和繁榮,必將為國內外廣告業和新聞媒介帶來新的商機。
對中國體育旅游發展的展望
1.挖掘體育旅游物資能源市場。體育旅游是新興的旅游產品,衍生眾多新的產品供給,世界體育產業和旅游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都在不停探求體育產業與旅游業結合而產生的市場需求空間,尋求經濟發展點。而在國內市場,像異地觀戰近年有了一定的開展,但發展空間還很大,體育產業的經營者應重視重要賽事的營銷,最大限度地挖掘體育比賽物資能源,豐富體育產業意義,達到體育與旅游雙贏的目的。如中國香港康體局和旅游協會為開拓體育產業及體育旅游市場,聯手通過駐外旅游辦事處,有針對性地積極推銷體育產品。他們向日本人集中推銷高爾夫球,向東南亞國家推銷賽馬,向歐美和澳大利亞推銷網球、板球和羽毛球,從而吸引了一大批體育愛好者前往香港進行體育旅游,既盤活了體育產業市場,也提高了旅游收入。就國際市場而言,中國的武術、乒乓球及羽毛球對體育愛好者就擁有一定吸引力,組織修學團會有一定的市場。
2.強化體育產業與旅游業合作。面對巨大的體育旅游市場需求,體育產業決策者及從業人員應主動出擊,充分利用體育物資能源,依靠旅游業眾多的分支機構,力爭將體育旅游市場做大。比如,近幾屆的奧運會及世界杯足球賽的主辦國均保證一定數量的門票給外國的旅游者,委托旅游機構為國外觀眾的票務,這為異地觀戰者提供了充分保證。這樣既為主辦國保證了運動會的票房收入,也提高了旅游收入。中國雖然也建立了體育旅游總公司,但由于分支機構不多,其業務量及影響力均不盡人意,而普通的旅行社從業人員意識到體育旅游市場潛在商機,但苦于缺乏“體育”背景,對體育認知有限、運作方面又欠經驗積累,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旅游的進一步發展。所以,無論是體育產業還是旅游業的從業者,應協同配合,共同建立和完善體育旅游中介,為實現產業經濟的彼此驅動創造條件。比如,制訂規劃一要以市場經濟為基礎,將體育旅游納入城市整個旅游計劃之中,建立統一的旅游市場體系;二要打破管理部門的條塊分割,加速其彼此交融與滲透,共同發展體育旅游業。面對巨大的體育旅游市場,當務之急是體育、旅游兩個部門攜手起來,體育旅游產業決策者及從業人員,應摒棄門戶之見,主動出擊,依靠旅游部門遍布全國每個地方的分支機構,將體育旅游做強、做大。另外,旅游部門也應主動配合,成立專門的旅行社,通過這些專業旅行社來收集和所有體育運動信息,負責組織和開展各項體育運動,聯系旅游交通和飯店事宜,向體育旅游者提供完備周到的服務。最終形成體育業和旅游業的雙贏局面。
3.強化體育旅游推廣力度。當前,由于一些潛在的旅游者對中國所有體育旅游產品還不甚了解,對于參與旅游采取的是觀望的態度。所以,要強化資金投入,竭盡所能發展體育旅游業,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運用所有市場策略進行推廣,使體育旅游路人皆知。首先,體育旅游經營者和政府有關部門要利用所有推廣手段強化我們對體育健身的意識,強化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讓體育健身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從而使體育旅游深入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其次,利用大眾媒介和廣告等方式推廣這種新興的旅游形式,讓我們盡可能地了解體育旅游的特點,并加快相關產業的發展。中國可以創建專門的體育旅游網站,強化體育旅游產業信息化,對食、宿、行、娛、購、健進行組合服務、包裝,形成全球化、立體化的體育旅游服務網絡;可以組織旅游推廣促銷團到其他國家、地區舉辦所有形式的旅游說明會和推介會;可以邀請國內外旅行商和新聞媒體到中國來考察、采訪旅游線路,提高中國體育旅游線路的知名度,各個方面發揮體育旅游物資能源的吸引力作用。
4.建立完善的體育旅游安全體系。體育旅游擁有一些帶有一定的激發性和挑戰性的項目,旅游者通過挑戰和超越自我而獲得滿足和愉悅的心情,這就是體育旅游的魅力。但是,有些項目,如攀巖、蹦極、探險等本身就擁有一定的危險性。在組織體育旅游運動時,安全方面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組織者必須在確保旅游者人身與財產安全的前提下發展體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