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金融支持問題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引言
旅游業是以旅游市場為對象,以旅游資源為依托,以旅游設施為條件,為旅游者的旅游活動創造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務的綜合性產業(蔡敏華2006)。咸寧市依長江、靠京廣,擁有大批人文、風光古跡,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過去幾年,咸寧旅游業依托地域和資源優勢快速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為此市委、市政府把旅游業定位為支撐本地經濟發展的五大支柱性產業之一。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咸寧旅游業的發展現狀與其富足的資源稟賦并不相匹配,仍處于較為初級的產業化階段,與旅游發達地區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國際經驗證明,旅游的開發和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因此,必須切實把握咸寧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利契機,根據當前咸寧市金融工作的總體思路,努力探索金融支持咸寧旅游業發展的新途徑。
一、金融支持咸寧旅游業發展現狀
咸寧處于武漢、長沙、南昌三省會城市的等腰三角形的中間地帶,擁有京廣鐵路、武廣高速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6和107國道等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同時,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經過多年的開發和探索,已經形成以“溫泉”為中心,以“赤壁和通山”為重點,以“溫泉商務療養旅游區、陸水湖度假休閑旅游區、赤壁文物古跡旅游區、九宮山避暑旅游區、嘉魚現代農業旅游區和青山水庫體育健身旅游區”為框架的旅游格局。數據資料顯示,近幾年來,咸寧旅游業發展迅速,2010年4A級景區達7個,旅行社41家,星級酒店41家(其中五星級1家),共接待游客1157.08萬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達1.1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59.41億元,創匯522.65萬美元,旅游總收入占咸寧當年GDP的11.42%,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如表1。
盡管如此,咸寧市旅游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卻已然顯現,迄今為止,金融支持咸寧旅游業發展僅限于銀行貸款,受我國資本市場體系不完善的影響,地方資本市場未能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調查資料顯示,2010年咸寧旅游業投資規模繼續不斷擴大,資金來源于政府投資、招商引資、民間投資和金融機構貸款等四個主要渠道,但金融機構貸款在咸寧旅游業資金投入中所占比重甚小;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貸款主要提供給景區特色小商品經營戶,對旅游項目的貸款僅占其中很小一部分。除此之外,2010年末全市貸款余額226.88億元,旅游業貸款余額所占比例極低,與旅游業收入占當年當地GDP11.42%的比例不相匹配,金融對咸寧旅游業發展的支持嚴重不足。金融供給的不足使得旅游項目規模擴大化的后勁不足,從而影響了當地旅游業的持續發展。
二、金融支持咸寧旅游業發展力度不夠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制度缺位,政策保障程度低
作為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并非某一個部門或旅游企業力所能及的,有必要由地方政府統領全局,頒布實施相應的規章制度并制定持續規范的金融支持策略,為旅游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然而,事實證明,迄今為止咸寧金融業支持旅游業發展在現實層面存在制度性缺陷,主要表現為:政府指導金融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思路不清晰、政策性金融步履艱難、商業性金融缺乏活力、合作性金融發展緩慢、非正規金融發育不規范。在咸寧旅游業快速發展過程中,金融支持體系存在著的顯著制度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與束縛了咸寧旅游經濟的發展。
(二)旅游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后勁不足
一方面,在當前旅游形式從“慢旅快游”到“快旅慢游”的轉變中,咸寧旅游業還沒跟上節拍,其原因在于產業結構不夠合理,旅游要素未能協調發展,產業鏈條不夠健全。在整個旅游產業鏈中,觀光游比例過大,休閑消費項目明顯不足,現已開發的旅游產品不能滿足游客多樣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咸寧旅游業發展方式粗放,支撐旅游業發展的動力主要依賴于資源開發與規模擴張,文化元素、科技支撐在提升旅游競爭力上的作用不明顯。在上述諸多因素的共同制約下,咸寧旅游業在近幾年取得較快發展的同時,謀求持續快速發展的后勁明顯不足。
(三)金融支持渠道單一,支持力度較小
統計資料顯示,咸寧旅游業在發展過程中獲得的金融支持渠道單一。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咸寧旅游業經濟基礎較為薄弱導致銀行無法準確、客觀地對信貸資產的風險進行量化判斷,從而影響了銀行對企業申請貸款的支持;同時,旅游相關企業的經營規模及盈利能力總體上處于低水平,無法通過上市進行股權融資或發行債券融資,更無法與大企業競爭有限的證券市場融資份額。二是銀行風險意識增強,信貸準入門檻高。長期以來,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銀行為了規避不良貸款的風險而對企業貸款慎之又慎。三是資本市場不完善,直接融資渠道少。直接融資渠道的缺乏,使得咸寧旅游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嚴峻的資金瓶頸。
三、進一步加強金融支持咸寧旅游業發展的策略
(一)政府方面:注重政策傾斜,改善金融生態環境
旅游業是戰略性產業,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對于拉動第三產業、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拓展就業空間、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政策上要加大傾斜力度,在制度上要加大創新力度,強化地方政府主導,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一是改進銀行信貸政策。地方政府應從可持續發展和加強環境保護的戰略角度出發,制定專門針對地方旅游業開發的信貸政策,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對于市場前景好的新型旅游項目要放寬貸款限制條件。二是開拓多樣化融資渠道。通過制定有效的激勵政策和措施,廣泛調動各方資金的投資積極性,鼓勵民間資本依法開發旅游資源,投資建設旅游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地方金融機構體系,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旅游企業和項目的融資力度。三是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通過將金融生態環境納入對基層政府部門的考核內容,并加大監管執法力度,進而加強地方政府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的積極性。
(二)金融市場方面:合理細分市場,開展多元化融資支持模式
金融支持咸寧旅游業發展的力度與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一個重要根源就在于地方金融資源的分散化、無序化與非競爭性。為此,金融支持旅游業創新的首要選擇應當根據市場需求與公平競爭原則,適應咸寧旅游業發展的新形勢與新特點,重新整合地方金融資源,開展多元化融資支持模式。首先,爭取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咸寧旅游部門應與國家開發銀行進行戰略性合作,積極爭取利用開發性金融來為地方旅游業的長期開發提供資金支持,較好地填補政府投資與市場投資存在的空白。其次,加大商業性銀行信貸的支持力度。通過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建立銀企信息溝通機制,及時向金融機構推薦旅游業發展的重點投資領域,并讓金融機構適當的參與到旅游項目的前期考察、總體規劃與后期開發的全過程中,進而形成旅游信貸支持與金融風險控制方面的長效機制。再次,大力培育和推薦旅游上市資源。對于力求打造成名副其實的旅游城市的咸寧而言,目前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旅游類上市公司,為謀求旅游業的長遠發展,應大力培育和推薦旅游上市資源,構筑旅游龍頭企業,發展大型旅游集團。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建設地方資本市場、努力爭取旅游企業債券融資、積極探索將咸寧旅游業資產證券化的創新模式等其他新型融資方式來增強金融支持咸寧旅游業發展的力度。
(三)旅游業方面:優化產業結構,拓寬外部融資渠道
為了確保咸寧旅游業成功拓寬外部融資渠道,增加地方金融對旅游業的有效供給,旅游業自身經濟實力的改善是基礎而又關鍵的環節,只有旅游業利潤不斷提高、旅游經濟持續增長,才能更多地吸引與吸納金融支持。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推進旅游產業化,以此為契機重新整合咸寧旅游業資源,促進旅游產業結構與旅游經濟結構的雙向整合與優化,提高旅游業開發的深度與廣度,全面強化旅游產業素質;另一方面要推動旅游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由內向型向外向型、由依賴型向自主型轉軌,切實增強咸寧旅游業自我造血功能與吸納外來資金能力。只有對旅游產業結構進行適時調整和成功轉變旅游發展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打破制約旅游業長期發展的資金瓶頸,最終實現咸寧金融資源和旅游資源的良性互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