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經濟對農村經濟影響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使用2014年全國林業產值數據,分析了林業經濟對農村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作用。主要結論如下:一是林業經濟的發展需要加快林木加工技術的發展;二是林業經濟在提高農村居民收入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每1單位林業產值的增加會提高農村居民收入大約萬分之四。同時,林業經濟對降低城鄉收入差距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區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關鍵詞:
林業經濟;農村經濟;收入差距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五大發展理念對綠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林業經濟對整體經濟的拉動作用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功能。本文使用2014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相關統計數據,分析了林業經濟對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作用,并對林業經濟在提高農村居民收入的作用給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1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國土資源遼闊,林業資源的分布呈現不均勻的分布態勢,林業經濟的發展與資源分布緊密相關。并且,全國林業資源的分布與林業產值高度相關,林業產值占比較大的地區,比如云南、湖南、廣西、福建、黑龍江等,同時也是我國森林資源分布相對集中的地區[1]。從全國來看,林業產值占比最低的是西藏,最高的是福建。我國最重要的東北林區的黑龍江和吉林林業產值并不高,說明林業資源要產生林業經濟依然具有較大困難。
2模型及數據分析
本文采用2014年國家統計局全國省級層面面板數據,主要變量包括各地區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各地區林業產值(包括東、中、西部三個地區)、各地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各地區人均GDP水平以及各地區產業結構等變量,使用經濟計量學統計回歸,對林業產值與農村居民收入的關系進行了量化分析。其中,表示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是我們關心的變量,即各地區林業產值,是各種控制變量,控制影響農村居民收入的其他因素,是回歸系數。根據回歸理論,如果為正,那么可以說明各地林業產值對農村居民收入提高有正向作用,每1單位林業產值提高,會產生單位的農村居民收入提高。數據來源:2014年中國林業統計年鑒,包括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香港、澳門除外。括號中是回歸標準差,其中***p<0.01,**p<0.05,*p<0.1分別表示回歸參數在1%、5%、10%的水平上顯著。表1給出了回歸估計的基本結果,第(1)行顯示林業產值對全國農村軍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每一單位林業產值的增加相應增加萬分之三到萬分之四。第(2)-(5)列分別給出了相應的控制變量條件下,林業產值對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林業產值的系數越來越顯著。第(5)列結果顯示,當我們控制住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城鄉收入差距、地區因素等方面以后,林業產值對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變得更為顯著,即林業產值增加對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作用非常穩定[2]。最后一行=96%給出了回歸方程的統計量,顯示回歸方程擬合程度良好。
3結語
總之,我國要加快綠色發展步伐,要充分發揮林業經濟在經濟結構轉型和農村居民收入提高過程中的作用。一是要加強林業產業鏈的發展,加快林木加工技術的發展;二是中西部地區改善植被環、大力發展林業經濟對于區域收入差距降低具有重要意義,國家應該對這些地區加大林業經濟的扶持力度。
參考文獻:
[1]郭向榮.淺析如何加快中國農村林業經濟的發展步伐[J].商業文化,2009,(7).
[2]李春宇.我國農村林業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4,(9).
作者:姜大浩 李峰 單位:湖北省建始縣林業技術推廣站 北京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