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有機農產品認證現狀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通過對“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業務系統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所載的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分析發現,截止2015年9月,新疆伊犁河谷有效有機認證的組織共有31家,認證種類涉及植物類、畜禽類和加工類三大類。其中植物類認證中的谷物及谷物制品占認證總量的53.49%,其次是水果及堅果、動物及其制品,兩類均占認證總量的16.3%。但是伊犁河谷的有機產品認證起步晚,發展緩慢,政府及農業生產者缺乏有機產品認證意識,未能夠充分發揮伊犁河谷有機農產品生產、認證的優勢。
關鍵詞:
伊犁河谷;有機農產品;有機認證
在新疆絕大多數地區依然使用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是最接近有機農業的生產要求的農業方式。而伊犁河谷溫和濕潤的氣候使其成為新疆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2014年新疆統計年鑒資料顯示,伊犁州直屬縣市農業位居全疆第五,其中糧食產量位居全疆第一,牧業位居全疆第二)。通過使用中國知網進行文獻檢索,發現僅有“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與保鮮儲運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課題組對伊犁河谷有機農業進行了相關研究。為了系統了解伊犁河谷有機農業的發展現狀,借助“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對伊犁河谷的有機產品獲證信息進行了收集整理,希望通過數據分析來從側面窺測伊犁河谷有機農業發展現狀,為開展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伊犁河谷有機農產品認證現狀
伊犁河谷境內有伊犁州直屬9個縣、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各農牧團場,伊犁河谷優渥的自然條件是得其成為新疆重要的糧食、油料作物、林果生產基地。近年來河谷農業企業、種植戶(養殖戶)以及政府開始重視發展有機農業,使得河谷的有機農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河谷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的農產品和畜產品數量也有所增加。
1.1伊犁河谷有機產品認證概況截止2015年10月,伊犁河谷有機認證記錄43個,認證企業共計31家。由圖1可見,伊犁河谷已經獲得證書的有機產品涉及谷物、水果與堅果、活體動物等13個種類,其中植物類產品最多,占認證產品總量的67.44%,其次為加工類產品,占20.9%。谷物和水果堅果在有機產品中占比最高,谷物中水稻獲證數量占總認證量的20.93%,玉米和小麥的獲證量分別占總認證量的9.3%。這與伊犁河谷作為新疆主要的產糧區有直接關系。
1.2伊犁河谷有機農產品的產地分布伊犁河谷的有機產品認證主要集中在種植類認證中,其次為加工類認證,畜禽類的認證最少。其中鞏留縣及新源縣境內的有機產品認證涉及植物類、加工類和畜禽類),這兩個縣域內獲得有機認證的產品不僅有最初級的農牧產品還涉及農牧產品的加工品,這說明這兩個縣域內農牧產品的有機認證已經不單單是初級產品的生產認證還延伸到農牧產品的加工認證,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伊犁河谷的有機農牧業生產已經逐漸形成了相應的產業鏈。伊犁河谷獲得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主要集中在鞏留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特克斯縣、霍城縣和新源縣這四個縣域境內,以鞏留縣境內為最,共獲有機產品認證證書12個,獲證產品涉及植物類、加工類及畜禽類三大類。
1.3伊犁河谷獲證農產品類別伊犁河谷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最多的植物類認證產品為谷物類認證,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17個;其次是水果與堅果類,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8個,谷物類有機認證主要集中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及鞏留縣境內;水果與堅果的有機認證主要集中在霍城縣和鞏留縣。加工類有機產品認證獲證最多的是谷物磨制,主要集中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畜禽類有機產品認證主要是活體動物認證,集中在特克斯縣、鞏留縣、新源縣和昭蘇縣,其他縣市境內沒有畜禽類有機產品認證。有機產品認證涉及種類較多,獲證最多谷物類產品是水稻,其次是小麥和玉米,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境內的水稻獲得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最多,水稻獲證數量占該縣境內獲證總量的55.56%。伊犁河谷的林果業中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產品主要是葡萄和蘋果,伊寧縣境內的葡萄獲得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數量最多,占水果與堅果類認證的25%,作為伊犁河谷重要特色經濟作物的薰衣草也在獲證產品之列(見表3)。
1.4伊犁河谷有機農產品認證機構全國共有認證機構23家,國外有機認證機構5家,但是目前僅有8家國內有機認證機構在伊犁河谷開展有機產品認證工作,其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北京五洲恒通認證有限公司、方圓標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愛科賽爾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在伊犁河谷的認證數量較多。
2伊犁河谷有機農產品生產認證過程存在的問題
2.1有機農業生產認證地域分布不均,部分縣市未能充分發揮優勢品種伊犁河谷的有機農業生產認證集中在鞏留縣和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境內,其它縣、市境內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的數量十分稀少,其中尼勒克縣境內沒有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伊犁河谷瓜果飄香,尤其以紅提葡萄、樹上干杏、蛇果出名,但是涉及到水果的有機認證數量依然很少,而作為河谷的優勢產業的草原放牧畜牧業獲得的有機認證證書數量更是稀少。獲得認證證書的主要是糧食谷物類產品,
2.2有機種植(養殖)規模小,農、牧民有機種植(養殖)意識不強河谷僅有很少一部分的種植(養殖)大戶或企業具備有機農業生產意識,從事有機農業生產,掌握有機農業生產技術,但是河谷大多數人對有機產品沒有很清晰明了的認識。受教育程度的影響,河谷的農、牧民對有機農業沒有任何概念,更不要說從事有機生產了。
2.3政府宣傳扶持力度不足,且缺乏統一的監督管理措施當地政府對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宣傳力度不夠,使得河谷廣大農業生產者不了解有機農業的生產、加工過程及要求,更沒有專門的政策去扶持有機農業的生產、加工,目前政府政策以及監管僅局限于大力推廣無公害、綠色食品的生產。針對有機農業生產方面的政策以及監管措施基本上是缺失的。
2.4缺乏有機生產管理人才伊犁河谷真正懂有機生產的專業技術人才十分匱乏,大部分企業、種植戶從事有機生產依托傳統的生產經驗,在植物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病蟲害僅依靠傳統的經驗是不可取的,結果往往造成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因品相差而致使商品率地下,在動物生產過程中疫病的防治尤為重要,伊犁河谷固有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使得在動物生產過程中何紹有疾病發生,但是有機養殖一旦發生疫病僅能依靠傳統經驗以及增加停藥養殖時間。這些在無形中都會增加有機生產的風險成本。
3伊犁河谷有機農產品認證發展的對策
3.1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擴大有機生產認證數量依據河谷地形地貌及氣候水文條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各個縣市境內有機農業的認證發展類別。據地理和氣候狀況可將伊犁河谷分為西部平原區,東部山區,南部盆地區。河谷平原區四季分明,適宜糧食、蔬菜、水果等絕大多數農作物的生長,河谷山區夏季較短適宜大豆、亞麻的生長,河谷盆地區氣候溫涼,春秋相連適宜喜涼作物的生長。河谷東、南部山區降水充沛,牧草生長旺盛,是河谷的優質牧草產地,適宜放牧。依照河谷地形地勢及優勢農業產區來發展有機農業,由于優勢農業生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有機農業的發展必然大有裨益,同時也有利于病蟲害的物理及生物防控、防治。
3.2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增強種植(養殖)戶的有機生產意識通過利用農閑時間開展各類關于有機認證知識、有機生產技術的培訓活動,以此來增加河谷廣大種植戶的有機生產認證意識,掌握一定的有機生產技術;通過有機農業科普知識宣傳推廣活動,使廣大河谷民眾充分了解有機農業及有機食品從而引起民眾的有機消費意識,從而促進伊犁河谷有機農業的認證和發展。
3.3政府需增強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建立起統一監督管理措施政府需增強對獲證產品及企業的扶持力度,建立起對有機產品的統一監督管理措施,以保證有機產品有源可尋、有跡可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以及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企業的利益不受侵害,對發現未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的企業冒用“有機”字樣的行為進行處罰。
3.4培育掌握有機生產技術的專業型技術人才對有機產品獲證企業的生產管理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使其掌握有機生產的標準及要求。加大有機產品獲證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學習,總結好的經驗,并根據當地生產的實際情況結合傳統的農業生產經驗與有機生產的標準要求制定出適宜于在實際生產中應用的病蟲害防治規程。聯合各類農業生產方面的研究機構對本地特色農、牧產品的有機生產、機加工進行研究、培養具有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技術的專業型人才,滿足有機產品生產企業的需求。有機農業是區別與常規農業的農業生產朝陽產業,是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同時也是人們追求健康生產的產物,區別有常規農業有機農業生產必須通過有機產品認證機構的認證才能將其生產的產品作為有機產品銷售,因而有機產品認證對有機農業來說就是一個證明。當前伊犁河谷農業生產者的有機產品認證意識還不是很強,需要各級政府加大宣傳力度培養農業生產者的有機產品生產意識,增加伊犁河谷按照有機產品生產要求生產并經過有機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的產品的數量。同時還需要各個有機產品認證機構開展各類關于有機生產、加工的培訓課程,來以此開拓伊犁河谷的有機產品認證市場。
參考文獻
[1]郭巖彬,焦子偉,陳勇,等.新疆伊犁河谷綠色有機食品生產關鍵技術研究思路[J].新疆農業科學,2008(,S3):72-76.
[2]孟凡喬,葉晨,焦子偉,等.伊犁地區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生產現狀、問題辨識與對策分析[J].新疆農業科學,2008(,S3):83-88.
[3]耿運江,董合干,沙比爾.對伊犁河谷綠色、有機農產品產業發展的思考[J].新疆農墾科技,2015(,3):70-71.
[4]焦子偉,郭巖彬,孟凡喬,等.論生態資源豐富經濟欠發達區綠色產業發展戰略——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區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1,02:13-17.
[5]孟凡喬,肖斐雯,孫向平,等.新疆伊犁河流域有機產業發展潛力分析[J].新疆農業科學,2010,10:2037-2044.
[6]唐劍,席運官,劉華周,等.江蘇省環太湖地區有機農業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J].農業科技管理,2015(,2):12-14,22.
[7]韓廣俊.我國有關有機認證的文獻綜述[J].北京農業,2015,(18):164.
[8]吳成建.有機產品與有機茶的認證歷史和現狀[J].中國茶葉,2009(,12):12-14.
[9]楊永崗,趙克強,周澤江,等.中國有機食品的生產和認證[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2(,1):70-73.
[10]謝玉梅.美國有機農業發展及其政策效應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3(,5):105-109.
[11]沈星榮,傅尚文.有機茶生產企業效益增長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2(,4):121-126.
[12]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J].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2(,3):16-19.
[13]郭紅東,鄭偉強.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農村經濟,2011,(11):34-37.
作者:齊英 馬瓊 胡軍 單位:塔里木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