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營經濟金融危機突圍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金融危機對我國民營經濟的影響
1.影響投資增速。俗話說,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GDP。也就是說,要保持經濟適度增長,需要適度的投資增長。投資下降,不利于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2.影響出口需求。從出口看,外部需求變化、外貿增長方式轉變遲緩是導致出口增長變緩及影響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因素。對美國、歐盟出口比重較大,美、歐經濟在金融危機后出現的衰退和進口需求的收縮,以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都給我國出口貿易帶來較大影響,甚至將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一定的影響。
3.影響實體經濟。金融危機從最初影響貿易業、制造業,現在已逐步影響到房地產業,又波及建筑業、服務業等各行業。據相關統計報告分析,目前房地產企業經營困難,遭遇到的資金壓力也遠大于工業企業,預計短時間內很難有大的起色;服務業經營狀況雖然相對較好,但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無論是工業企業,還是服務業、房地產企業,均對明年形勢預期不樂觀,投資意愿不強,這對我國下一階段乃至明年的整體經濟增長潛力和后勁都將產生直接影響。
二、我國民營經濟遭遇困境的根源
1.我國民營經濟本身處于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特定的產業結構使我國民營經濟面臨瓶頸。目前來看,受影響最大的民營企業是出口型企業,而我國絕大多數出口型企業是為歐美市場做代工的企業,在“客戶——銷售商——品牌商——生產商”的產業鏈條中,我國民企大多處于價值鏈的最低端——產品的最終加工制造。
2.民營企業家的素質與戰略是硬傷。
(1)素質不高,缺少企業家精神。從不少媒體報道中可以發現,不少資金鏈斷裂的民營企業,其失敗的真正原因不是由于產品、銷售或者企業管理出了問題,而是因為企業家涉賭、涉毒。
(2)企業家戰略不清,投機意識強。貪大喜功、盲目擴張是一部分民營企業家的通病。房地產業利潤高,許多企業家涌入房地產業,無心在自己的老本行鉆研;股市賺錢,就把大把資金扔進股市。結果在股市與房市都不景氣的時候,原本好端端的企業也就只能關門了。
(3)管理水平低下,和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差距很大。由于沒有一整套現代的管理制度與架構,用人機制、產品開發、考核激勵、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都憑個人拍腦袋完成。從某種角度講,這樣的企業家其實只是“賭家”、“玩家”,一旦企業發展環境發生變化,以上這種種硬傷便會拖垮企業。
3.金融支持等民營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一直有待突破。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由來已久,但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這是民營企業遭遇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民營經濟中,有許多是中小企業。同時,這也是民間借貸異常活躍的重要原因。
三、我國民營經濟如何突圍
當前,針對國際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國內經濟困難明顯增加的環境變化,中央果斷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為2011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要落實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一系列政策舉措,解決當前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應對未來各種壓力和挑戰,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唯有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走科學發展之路。
1.從宏觀層面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是必然選擇。金融危機下,企業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產業結構的調整應當成為區域經濟轉型中的重中之重。
(1)產業內升級。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鼓勵技術創新雙管齊下的方式來改造和提升傳統制造業;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中的生產性服務行業,尤其是產品的設計和營銷,促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向價值鏈的高附加值的兩端延伸。
(2)產業間升級。通過大力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適度發展新型重化工業雙管齊下的方式來鼓勵產業間的升級。
(3)政策的支持。經濟結構的調整及經濟的轉型升級,必須有政策的大力支持。因為完全由市場機制引導的產業結構調整過程是比較緩慢的,可能會造成一些產業升級機遇的錯失。通過加速城市化進程可以構造一個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生產要素支撐體系與發展環境。
2.從微觀層面看,企業苦練內功、脫胎換骨是必然要求。
(1)理清戰略思路。在目前形勢下,企業需要思考自己到底要走什么樣的發展道路,是在目前的行業里繼續做精、做強,還是開拓新的行業?目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何在?還需要什么新的能力?從一般角度而言,金融危機有助于企業回歸理性、回歸本質。有助于企業懂得只有做精了、做優了、做專了,才能真正做大做強。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做精、做優、做專的企業遇到的困難要小得多,便是明證。在此基礎上,要調整業務項目,關停并轉化一些盈利水平不高的項目。必須懂得,減少虧損就是盈利,要將公司精力集中在市場份額大、盈利水平高的項目上,并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2)苦練內功,加強制度與流程建設。民營企業絕大多數在管理上和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存在很大差距,制度與流程建設存在很大的問題。
(3)加強培訓。一方面培訓管理知識,另一方面提高員工技能。杭州、寧波等地已在政府的組織下,相繼開展了企業家培訓工程,以提高企業家的素質與管理水平。另外,許多企業已經加大了員工培訓力度。由于我國民營企業一直處于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員工培訓相對較少,而世界領先的企業都有完善的員工培訓體系和良好的人才培養制度。
(4)走近客戶。以往大多企業都是產品推動型企業,我做什么你買什么,客戶需求可能有10個,但很多企業只能滿足三四個,所以客戶只能在有限的需求滿足之間做痛苦選擇。現在,企業已有機會跟客戶了解他們的真正需求,并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產品研發,這將是一個意義深遠的轉變。
(5)重建新的運營模式。經過前面的一系列工作,民營企業將更清楚自己的前景,這時就需要對企業的運營模式和業務進行調整,根據自己的特長建立核心競爭力,并主動對組織、制度、流程、人員進行調整,使企業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