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營經濟社會責任淺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民營經濟的發展正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向前發展、提升。隨著經濟全球化,民營企業將直接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各種挑戰,在國際大舞臺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才能在全球洗牌中不被淘汰,已成為他們考慮的現實問題。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問題,要求企業必須有新的能力予以應對和解決。而且,民營企業要有新的經營和管理理念,將企業本身的發展和社會長遠利益結合起來,牢固樹立和認真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一、轉變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
1、轉變人力資源管理觀念
目前,大多數民營企業要么延續計劃經濟下人事管理的方法,要么套用國外的管理經驗,不能將先進的人力管理理念與我國實際國情相結合。不少企業沒有將自己的員工和企業的利益捆在一起,而只將員工作為獲利的一個雇傭工人,將其當作“外人”,企業與員工的關系成了“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造成目前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最根本的原因是觀念老化、體制僵化。因此,要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隊伍,創立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建立適應新環境的管理方法。企業應將人力資源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管理的重點是創造良好的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員工的潛力,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2、重視員工的培訓和開發
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國除少數在管理方面與國際接軌的民營企業比較重視員工培訓外,大部分民營企業只想從員工身上“撈”錢,不愿在員工身上多投資。此種落后的用人觀念必須及時糾正,因為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以知識創新為特征,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經濟,知識的不斷升級要求知識分子不停地吸收新知識。以前,員工想要的福利主要是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和獎金,而現在民營企業更多的員工認為企業對自己的福利還應包括提供各種培訓,包括技能培訓、管理培訓及參加各種高級論壇或研討會。但有些企業認為只要靠招聘新員工就可以填補知識的空缺,其實吸收一名新員工會增加企業更多的成本。企業當然可適時招納新員工,但一般情況下對老員工適當的培訓會使他們更好地服務于企業。因為老員工對本行業很熟悉,并掌握工作的要領,若有適當的培訓,工作起來會得心應手,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強和員工的溝通
當今激烈的經濟競爭已波及到民營企業員工工作、生活的各方面,身心的疲憊加上工作壓力會產生新的職場壓力。職場壓力的績效特征表現為:適度的壓力是員工高績效的保證,過度的職場壓力則是員工低績效的誘因。任何工作都要有一定的壓力,壓力在一定情況下會造就人才,但任何事都有過而不及的后果,壓力也不例外。對于民營企業的管理人來說,就應掌握好壓力的“度”,使員工在一種愉快的心情下工作。首先,要合理科學地安排員工的工作。一方面,給員工適當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根據員工的特點,科學地安排工作崗位。對工作業績不佳的員工,不要急于解聘,可以先高調換其工作崗位,因為人各有所長。其實,在目前人才就業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一些管理先進的民營企業并不忽視員工的離職,反而很重視每一個員工的辭職。對于員工辭職,管理人員會先與其溝通,對不能挽留的,就會根據其辭職的原因寫成報告交至人力資源管理部分,供其參考以制定出更好的用人方法,以方防止業優秀人才的流失。其次,給員工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合理的薪酬,這相當于是給員工吃了一顆定心丸。一個企業若在此方面不能保證就會使員工在“去留”問題上產生很大的動搖。再次,平時要多關心員工。企業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發放到每個部門讓其自由組織活動,部門管理人可以根據員工的建議在周末組織一些休閑活動。這種變相的福利在愉悅了員工心情的同時,也加深了員工之間的感情,便于他們在平時工作中更加協作,利于企業加強團隊合作精神。
二、增強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
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我國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生產出更多的商品,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推進了經濟體制改革,搞活了整個企業發展。但同時,它也帶來了對生態環境的威脅。一種文明如果是為了獲得無窮欲望的滿足,而毫無顧忌地掠奪和征服自然,那么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就不可避免,發展的健康性與持續性就失去了根基。目前,我國一些地方亂批濫用耕地和亂采濫挖礦產資源的現象依然存在。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還沒根本改變,環境治理的任務依然相當艱巨,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長遠看,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會越來越突出,可持續發展的壓力會越來越大。面對保護資源的環境的巨大任務,作為發展較有“自由性”的民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更應注意將自身的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發展結合起來。民營企業是生態環境的一個鏈,而生態環境每個鏈的發展都會影響整個生態環境。因為民營企業不管是從自身出發還是從保護生態環境出發,都應自覺接受政府的監督,保護資源,保護環境。首先,合理使用土地。在新建或擴建廠房時要嚴格按照政府的規章制度,不可濫用土地特別是農用土地,不能投機取巧。一旦不按規章辦事,即使你的漂亮廠房建起了,有一天也可能會灰飛煙滅,那損失可大了。其次,嚴謹選擇產品的原材料。企業在生產產品時要考慮材料的來源是否有損自然資源。央視曾經報道過一則新聞:云南省麗江市一種珍貴樹木的皮被人剝去作為企業生產產品的原材料,一片森林大部分老樹被剝皮后慢慢地枯死,祖祖輩輩留下的珍貴的自然資源毀于一旦,好不痛惜。企業在破壞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在給自己挖掘墳墓。再次,做好排污工作。目前,民營企業制造的空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都很嚴重。由于動作排污設備在一定程度上會消耗企業不少的費用,因此一些企業將排污設施當作一種擺設,有人來檢查時才“表演”一下,平時就讓其休息,就此造成的污染讓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在當前全人類要求綠色工作,要求企業實行減少、再使用和再回收利用廢物的管理制度。
三、提高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
目前,我國大部分民營企業缺少核心競爭力、缺乏自主創新的人才、缺乏創新動力和資金支持。由于創新能力缺失,民營企業往往只能模仿其它企業的產品或技術,而這點會導致企業永遠跟別人后面走,總會比競爭對手慢幾步。長久下去,企業會缺少自己的特色,而資金的缺少也會使企業不能擴大自己的規模,從而使企業的成本不能降下來。因此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就要做好以下兩點:1、培養企業的技術骨干人才因為企業的自主創新主要靠的就是技術人才,所以企業應有計劃、有目標的培訓相應的技術骨干。企業可以通過激勵機制鼓勵員工的創新,同時也可通過高薪從外部招聘。當然技術骨干隊伍一旦形成,就一定要防止人才的流失,所以可以通過給員工配股分紅、參加重要決策等來增加員工的主人公意識和自身的價值感。2、爭取政府的政策支持自主創新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資金的來源就有從銀行的貸款。所以企業的自主創新就需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如針對此類項目的貸款可以提供更多的資金,同時能否降低相應的利率。當然,在此過程中政府部分就完善風險投資機制,以評價企業的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