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營經濟的發展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知識經濟已經成了全球性的發展趨勢,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也受到嚴峻的考驗,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民營經濟就適應了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并且在經濟全球化的經濟格局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且為我國振興經濟和繁榮發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因此,在倡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世紀,關注民營企業的生存及發展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成果有著深遠且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
融資;民營經濟;市場經濟;自主創新
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組成成分之一就是民營經濟,它是推動科學發展、建成小康社會的必不可少的力量。在我國,無論是沿海地區還是內陸地區,大發展的地方,必然有民營企業創造的輝煌,發展快的地方,就是民營經濟活躍的地方。
1.實施創新驅動,拓寬融資渠道、創新服務方式,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
1.1激勵企業自主創新,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跨越。加大力度推進民營經濟的發展,培養一批有實力、有活力并且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努力推動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支持企業建立或者完善自有的科研機構;抓好科技創新發展資金的使用情況;充分發揮省級、國家級的技術中心的帶動作用,努力培育有條件的企業申報國家或者省市企業技術中心。從而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為企業創新提供支撐和服務。我國現在鼓勵發展民營經濟,促進落實實現科技產業化的步伐,為大力發展民營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難得的機遇。這些決定不僅能加快民營經濟的發展速度,而且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的步調,把科技進步作為我們發展的重心。因此說推動民營企業技術的進步,實現民營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在民營企業內部設立科技創新的機制,讓它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已然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趨勢。我國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已經認識到這一調整的緊迫,很多企業已經自主的加大科技技術的投入,提高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從而實現企業產業、產品結構向高度化的轉變。
1.2完善服務平臺,多方位保障企業的發展。幫助企業擴大宣傳、開拓市場;加大對企業管理人員以及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長久的智力及技術支撐。各地區政府應該完善對民營企業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政策的落實力度,尤其是對企業的行業信息、企業產品升級、企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等方面,一定要給予必須的支持、引導。培養民營的科技企業,運用技術進步和技術革新,充分發揮技術與知識的帶動作用,鼓勵技術人員來創立民營的科技企業,從而培養依靠科技致富的民營企業。與此同時還應該加快完善行之有效的社會服務體系,例如市場拓展、法律援助、科技創新、園區配套設施等等,從而方便行業發展、產業政策以及市場動態等方面提供信息和咨詢。
1.3探索多元化融資渠道,強化資金要素保障。開展多種形式的企業對接,加大金融服務的力度。現在全國各級政府對民營經濟的財稅及金融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從而進一步拓寬了民營經濟的融資渠道。民營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政策環境的逐步改善,這些都將促使銀行轉變原有陳舊的觀念,從而為民營企業開設多元化的融資服務與渠道,從根本上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也將逐步拓寬民營企業的準入條件,這將會促進各種各樣的中小企業的產生,民營企業的上市、債權融資、項目融資和股權融資會變得更加容易操作并且有法可依。
2.精心打造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促進民營企業整體素質的提升。繼續發揮聯絡、引導和服務企業家的職能,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2.1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努力使企業家團隊上層次、上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注重企業家后續人才培養工作,針對企業家后備人才短缺問題,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有計劃的組織企業家后備人才到高等學府深造、到經濟發達地區學習考察、到政府部門掛職鍛煉,為他們創造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企業運作模式的機會,不斷提升他們的管理水平和把握市場的能力。民營企業管理者的自身素質條件關系到企業的管理水平,所以,應該在企業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民營企業應該從社會上選擇合適的人才,建立委托形式的制度。這種制度要任人唯賢,政府也要制定相對應的政策措施,鼓勵、倡導大學生到民營企業中謀求發展,從最根本的機構上來改善民營企業的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對于人才在民營企業的人事關系和職稱評定等問題應該納入國家的統一計劃之中,讓他們可以享受國家規定的同等待遇,并且對他們的醫保問題、養老保險等問題也應該納入社會統籌的范圍內。
2.2開展提智活動。組織好企業家到國內高等院校培訓學習,提升駕馭市場的能力,以及應變危機的能力;聘請國內權威的專家、教授公開授課,提高規模以上的企業中高層骨干的整體素質;組織企業家到發達地區參觀考察,開展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活動提升企業家的綜合素質。
2.3開展感恩活動。根據地區情況認真組織企業家慶祝活動,營造感恩企業家的濃厚氛圍;舉辦企業發展論壇,提升企業家的發展信心;利用各種傳媒形式展示企業家風采,大力宣傳優秀企業家的成功經驗和創業足跡,不斷提升企業家的知名度和美譽。
2.4開展互助活動。利用企業之間的平臺,發揮企業之間的團隊精神,整合資源、抱團發展、規模化發展、實現企業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雙贏發展。
3.創新產權制度,進入現代化企業制度階段。原有的民營企業資本結構單一,不利于實現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升級,因此要盡快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民營經濟產權制度,促進民營企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各區域政府應該鼓勵該地區民營企業家積極主動的進行產權制度的創新,依照現代化企業制度的要求實現企業產權制度的改革,從根本上把企業的員工與企業通過資本的紐帶緊緊的聯系起來,形成利益共存、風險共擔的企業激勵機制。
4.為民營企業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環境。我國在以往的宏觀調控中存在著對民營經濟的制度上的歧視,從而傷害、制約了民營經濟的發展,因而現在我們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并且可行的措施,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政策環境、法制環境以及市場環境,從根本上支持、鼓勵民營經濟的發展,讓所有民營企業享受公平、公正的待遇。
作者:李程 單位:遼寧省凌源市中共凌源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