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前,國內對于教學水平評估、學科建設評估、專業建設專項評估研究得比較多,對于專業綜合評價的研究則較少,也不夠系統深入。遼寧省對于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較為靠前,已經開展了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通用模塊的系統研究,并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指標體系。本文在對已有專業方面評價指標體系及遼寧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對構建藝術類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涉及到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思考和探討。
關鍵詞:
藝術類;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作為教學型本科院校,專業建設已然成為教學建設的龍頭,抓好專業建設,將直接帶動和促進課程建設、團隊建設與教材建設。但如何引導和規范專業建設,及時掌握專業建設狀態,就需要建構一套專業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對專業建設情況做出準確評估,提高專業建設的層次和水平。
1構建藝術類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必要性
目前,國內對于教學水平評估、學科建設評估、專業建設專項評估研究得比較多,也比較深入,都形成了較完善的指標體系和評估方法。而對于專業的綜合評價或淹沒在教學水平評估、學科建設評估之中,或從某一角度、側面進行評估,對專業常態化建設中的綜合性評價少,專門針對藝術類專業的綜合評價就更少。通過研究不難發現,現有的本科專業評價指標體系對于指導藝術類專業建設及評價來說,還有如下不足:第一,現有評價指標體系針對性不強。現有的專業評價指標體系大多具有普適性,幾乎適用于所有專業。這雖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評價的科學性和適用性,但卻不利于對實踐性較強的藝術類等專業進行綜合評價。專業建設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依托,如果不能構建具有藝術類特色的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那么藝術類專業建設必然與其它專業建設趨同,培養出的人才必然不能十分契合社會需求。這也是我們在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專業都需要面對、解決的問題。第二,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尚不完善。目前對于藝術類本科專業的評價或是過分偏重于實踐教學,或是過分注重學生專業能力評價,或是直接套用其他專業的評價指標體系,對藝術類本科專業進行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尚不完善,缺乏綜合性和全面性,不能夠科學、合理地對藝術類本科專業進行全面評價。第三,對常態化的專業建設指導性不強。現有專業評價指標體系都是為評選特色專業、示范專業、重點專業或優秀專業等而設,其評價帶有明顯的終極性,其評價指標對一般性的常態化專業建設關注不夠,對常態化的專業建設指導性不強,評價結果不能更直接、及時地用來指導專業建設。綜上,藝術類專業與非藝術類專業在專業建設的內容上、專業發展特色上、專業評價項目與標準上都有一定差異。因此,要想對藝術類專業建設水平做出準確、合理的評價,更好地引導藝術類專業建設,就必須建立一套能夠凸顯藝術類專業特點、適合藝術類專業建設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2構建藝術類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可行性
遼寧省對于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較為領先,已經開展了對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通用模塊的系統研究。并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例,開始了對專業模塊所應包含相關指標及其與通用模塊關系的探討。在前期研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標準的基礎上,從培養模式、教學資源、教學質量保障、培養效果、專業特色等方面提出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模塊評價指標,該專業模塊評價指標已基本成熟。這為藝術類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提供了較為直接和權威的借鑒。同時,構建藝術類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還有以下三點實踐意義:第一,有助于評價藝術類專業。藝術類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將以現有專業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以藝術類專業特色為著眼點,綜合各類專業建設項目指標體系及應用方法,這樣可以為藝術類專業綜合評價提供更加準確、客觀的依據,滿足藝術院校專業綜合評價需要,并有利于對藝術類專業做出更合理、科學的評價。第二,有利于指導藝術類專業建設。藝術類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與實踐,可以通過對藝術類專業建設狀況的評價,及時發現專業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準確地調整專業建設的內容和重點,對專業建設起到引導和促進作用,增強專業建設的針對性、指向性,促進專業建設質量的提高。第三,為其他專業綜合評價提供參考。藝術類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及在實踐中的運用,不僅有助于藝術類專業建設質量的提高,還可以為其他專業建設、評價提供借鑒和參考。
3構建藝術類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應遵循的原則
構建藝術類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如此必要又切實可行,那么應如何構建這一指標體系,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則呢?第一,指標體系應體現專業評價的共性化特點。經過對各種類型的專業評價指標體系和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草案)的認真研究歸納,我們認為: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大體應包含生源情況、培養模式、教學資源、質量工程項目與教學成果獎、教學質量保障、培養效果、專業特色等7個一級指標。這七個一級指標反映了專業建設的內涵和共性特點,是專業建設和評價的根本與基礎,藝術類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也應當符合這樣的指標架構。第二,指標體系應體現藝術類專業的特點、特色。在構建起基本的專業評價指標體系后,應當重點在二級指標的設計和權重上突出藝術類專業的特點、特色。這樣構建起的指標體系才能更為客觀地評價藝術類專業建設情況,并更好地指導藝術類專業的常態化建設。具體操作上,我們可以對一級指標“專業特色”下所應包含的二級指標進行具體細化,也可以在其他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或三級觀測點的設置上以及權重的大小上體現藝術專業特色。例如,培養模式一級指標下,適當加大培養模式改革創新這一二級指標的權重,并將培養方案再細化為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兩個觀測點,并適當加大課程體系的衡量權重;同時,針對藝術類專業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在對二級指標“專業師資基本情況”分設觀測點時,可以考慮適當降低博士等高學位、高層次教師觀測點的權重,并適當加大具有行業經歷專任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參加實踐教學能力培訓比例的權重等。第三,指標體系應能夠指導專業常態化建設。構建藝術類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主要目的:一是對藝術類專業的建設水平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二是指導藝術類專業的常態化建設。這就要求我們在構建藝術類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過程中,一方面應當充分考慮到藝術類專業建設的自身特色,合理確定二級指標權重和主要觀測點,充分發揮專業評價指標對專業建設的導向作用,突出專業建設的重點;另一方面,也應當對照指標體系,查找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在專業建設的瓶頸或薄弱環節上加大建設力度,增強專業常態化建設的整體性和針對性,促進專業建設水平的全面、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洪來,段玉璽,高爽,王楠,李竹林.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5,(7).
[2]羅洪程.新升本科院校教學評估指標體系與綜合評估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
[3]黃純國,習海旭.應用型本科專業內部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8).
[4]寇曉東,徐濱.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建設質量綜合評價體系構建[J].科技信息,2009,(29).
[5]張麗萍,化存才,范國蓉.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及評估指標的權重[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2(S1)
作者:姜元杰 王忠森 單位:大連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