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英語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在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和同伴互評這三種形成性評價方式中,自我評價和同伴互評的評價者都是學生。因其本身處于學習過程中,其評價的有效性難以保證。為更好地開展形成性評價,教師應對學生進行評價訓練。建議教師在客觀評分、給出正確的矯正意見和應用指導話術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訓練,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形成性評價手段,提高自主學習質量,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正經歷著新一輪的教學改革,面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不斷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以教師為中心、領導式、講授式的傳統教學方法正在逐漸被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式、多模態的新型教學方法所取代,教學評估模式由原來的以教師評估為主導向多元化評估模式演進。《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建立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有效的評估體系,進一步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文章旨在說明教師應該通過對評估者(主要指學生評估者)進行必要的評價訓練,幫助他們獲得有效的應用形成性評估的能力,從而更好地發揮形成性評估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使之真正意義上成為綜合型評估體系構建的關鍵一環。
一、三種形成性評價方式及其側重
不同于終結性評價將評價對象定位于整個學期或某個學習階段,形成性評價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追蹤學生的學習進步。通過終結性評價得到的評價結果,對于教師調整教學方法和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來說,都缺乏及時性,這一缺點恰好可以由形成性評價進行彌補。美國教授Olina在她的研究文章中指出,相較于僅接受終結性評價的學生來說,接受形成性評價的學生,完成實驗后能夠提交出質量更高的研究報告,在考試中則得到更高的分數(Olina,2002(52):65)。Ozogul教授通過研究發現,及時接受教師評估的學生要比接受同伴評估和自我評估的學生在評估后獲得更多指導,學業提升更加顯著(Ozogul,2008(56):188)。這說明,來自教師的形成性評估,其指導意義更大,對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策略有最為直接的幫助,學生從教師評估中獲益最多。然而,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即使教師意識到這種評估方式對教學過程有重要影響,仍然有部分教師不愿意應用這種評估方式,因為它要花費更多教學時間才能獲得有效反饋。尤其是在教學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教師更不愿意擠壓教學時間用于課堂評估。從原認知的角度來看,學生積極進行自我評估,有助于他們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并能夠及時發現自身不足(Smith,2000:319)。自我評估使學生在學習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鍛煉并逐漸形成長效的自我評估技能,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還有助于促進學生自學水平的形成和發展。然而,學生畢竟還只是學習者,對新知識處于認知過程中,他們做出的自我評估和同伴評估,其可靠性是值得商榷的。同伴評估不僅使被評估者從中獲益,評估者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鍛煉。然而,同伴評估也面臨很多困難。學生往往不樂于接受同伴對自己做出的評估,他們更希望得到來自教師的評估,這其中有“同僚壓力”的心理學方面的因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來自于評估的有效性方面。與自我評估相似,“同伴評估”的評估者本身也是學習者,能否充分掌握評估標準、能否合理做出評估、能否給出有價值的指導意見,都是影響評估有效性的關鍵因素。通過以上分析,從一個側面說明,在“對學習的評估”、“為學習的評估”和“作為學習的評估”這三種教育評估模式中,目前最為常見的仍然是第一種評估,而“作為學習的評估”也僅僅是初露端倪,而其中亟待解決的兩個問題,就是學生作為評估者時,其評估能力的構建和評估有效性的驗證,以下將就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二、評價訓練的方法及其作用
既然學生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在評分、評價的專業性方面都有不足之處,為了能夠更好地應用形成性評價手段,對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方面的訓練是有必要的。曾有專家指出,指導學生們如何客觀地評分、做出建設性的評價對他們真正接受這兩種評價方式是有效的,而一旦學生掌握并接受了這兩種評價方式,其評價效果和對學生學業的指導作用與教師評價是持平的。有效的評價訓練應該包括以下內容:如何進行客觀評分、如何給出正確的矯正意見,如何應用指導話術等。現針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為例,就上述幾個訓練方面分別加以詳述。
(一)客觀評分訓練
形成性評價手段應用于大學英語寫作課堂是存在一定矛盾性的,一方面,學生自我評價和同伴互評的評價方式對于學生進行詞匯糾錯、語法錯誤分析、語篇結構構建等多方面的訓練意義不容小覷,而另一方面,寫作的評分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主觀評價,即使是多年訓練有素的英語教師尚有對某一篇文章的評分左右為難之時,對處于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學生來說,想要客觀評分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教師要想在寫作課堂上運用好形成性評價手段,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評分培訓至關重要。教師可根據大學英語四級的寫作量分表,對寫作的評分標準進行講解。待學生清楚分級標準后,再選擇幾篇分屬不同級別的學生習作,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分練習。學生在學習評分的初始階段,可不給出具體分數,而僅作分級處理,將不同級別的文章劃分如正確的量分級別。待學生能夠正確使用量分表劃定級別后,再選擇兩到三篇屬于同一級別的文章進行細致比較,最終為每一篇文章進行精確評分。經過評分訓練后,學生不僅可以在日后的寫作課上,為自己或同伴的習作進行評分,更重要的是在掌握了評分標準之后,自己在寫文章時能夠做到“心中有數”,遣詞造句時也會多加留心,獲得有效的自我提高。
(二)矯正意見訓練
在為學生進行評價性訓練時,教師首先要明確地將矯正的側重點告知學生。例如,口語課上,如課程較為強調語音面貌的培養,那么矯正的側重點就應放在語音面貌上;如課程較為重視語言流利性,則可在流利性方面制定更多的標準供學生參考。又如,學生在做小組展示活動時,同伴評價除語言層面的評價外,還應兼顧內容方面的考量,也就是說對于小組展示活動這種既體現語言能力又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組織能力等多方面有充分鍛煉的活動,評價的側重點也應該是多元的。除評價的側重點以外,矯正性意見還應具有建設性,不管是教師評價、自我評價還是同伴評價都要為學生學習的過程提供有價值的矯正意見,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策略,更好地完成學習過程,獲得預期的學習效果。
(三)指導性話術訓練
規范、具有指導性價值的評價話術是判斷形成性評價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毫無疑問,學生并不具備提供規范話術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套完備的、操作性較強的指導性話術,供學生在做出評價時使用。例如寫作練習,教師可根據大學英語四級寫作評價標準,為學生提供如下話術“切題;表達思想清楚;文字通順、連貫;基本無語言錯誤;文字勉強連貫;語言錯誤較多”等,供學生在進行評價時選擇使用。教師可以對評價的話術使用做出具體規定,例如,從已提供的話術范圍中選擇4個以上的詞匯來進行評價,這樣做將有助于評價者應用話術進行具體操作,也可以保證被評價者獲得充分的指導性評價,并以此為依據了解自己階段性的學習成果。
三、結束語
形成性評價是在學習過程中應用的評價手段,因其對學習和教學策略的制定和調整具有積極意義,正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大學英語課堂之上,而學生評價者因其學習的主體地位,在形成性評價體系的構建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教師應勇于、善于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評價機會,幫助他們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掌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有效的評價方法訓練就是在幫助學生獲得正確應用形成性評價的能力,并通過開展形成性評價,逐漸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作者:李瑩 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