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評價指標體系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通過文獻調研,分析了國內外數字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經過對比分析,結合對河北經貿大學408位師生的問卷調查,確定評價指標,評價指標包括與高校發展的契合度、資源內容、資源功能和服務商品質4個一級指標,下分12個二級指標,38個三級指標。在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探討了其優勢和存在的不足,為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采購提供參考。
關鍵詞:
當前,隨著數字出版、存儲、共享的普及,圖書館的館藏體系也發生著相應的變化,數字資源和紙質資源并重,成為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組成部分。各高校數字資源的購置經費也在不斷增加,如表1所示[1],2007—2014,各高校數字資源的平均購置經費逐年上升,8年間增加了兩倍。但是數字資源雖然種類琳瑯滿目,質量卻參差不齊,內容也不斷融合,最重要的是,價格也在不斷攀升,不僅國外數據庫在采買中每次以5%~10%的價格增長,部分國內數據庫價格也呈現瘋長趨勢,圖書館增加的購置經費與數據庫價格的增長呈現你追我趕的局面。面對用戶需求的無限性,圖書館怎樣以有限的服務,發揮經費的最大效用,是當前圖書館面臨的問題。因此,進行數字資源評價成為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規劃以及館藏結構優化的必要方面。圖書館數字資源評價是運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在采購前、采購中和采購后對圖書館購買的數字資源進行的評價。用以評價數字資源的高額投入是否值得,采購的數字資源是否發揮了其應有的效用,是否符合高校學科建設和用戶需求,用戶對數字資源及相關服務的滿意度。各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購置費匯總表見表1。
1國內外數字資源評價研究進展及問題分析
1.1國外數字資源評價研究
國外對數字資源的評價研究集中在評價項目的實施、評價標準的建立以及評價工具的開發和使用方面,側重于通過數據庫或網絡系統的應用來實現對數字資源的量化評價。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主持的電子資源評價項目“ARL:E-Metrics”側重于數據的統計,用于開展數字資源的統計計量工作[1];美國國家標準組織制定的NISOZ39.7-200X是關于圖書館計量的標準,其中有關于電子測量的項目;COUNTER在線網絡電子資源使用統計用于對統計使用報告的規范,目前結合sushi協議,完成對電子資源使用數據的收割,并自動生成統計報告[2];歐洲圖書館績效評價和質量管理系統項目是對圖書館數字資源績效服務的評價,評價人力、環境技術、成本的投入與數字館藏的使用和用戶滿意度[3];麥克米蘭出版有限公司開發的門戶網站ScholarlyStats測量資源內容的成本效益,了解用戶的使用行為;期刊使用報告可幫助圖書館員與管理者獲得有關期刊影響力、使用狀況和本機構研究活動的整體評價[4]。這些項目或標準的制定以及統計系統的使用為數字資源評價的實施提供了實踐指導。
1.2國內數字資源評價研究
國內對數字資源的評價研究可歸納為3種:一是綜述性的研究,這類研究表現為通過文獻計量分析、歸納分析的方法分析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提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參考,這類研究也包括對國外關于資源評價的項目、標準、評價方法的介紹;二是對數字資源評價方法和評價模式的研究,包括層次分析法、模糊評價法、德爾菲法等,基于BP網絡模型、結構方程、多屬性決策、日志統計數據等評價數字資源的質量、成本、使用等;三是提出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劉錦山在分析國內外數字資源評估發展現狀及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的e線圖情數字資源評估指標體系,由15個指標組成,并對每個指標給出了定義、公式、公式說明和示例;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肖瓏根據北京大學圖書館和CALIS兩年多的建設經驗,提出的電子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方法,并從電子資源內容、檢索系統、使用情況、價值與成本核算、出版商/數據庫的服務、存檔6個方面的指標來建立評價體系[5]。
1.3國內外數字資源評價對比分析
綜合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國內外關于數字資源評價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團體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在研究內容和方法方面,國外對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及其有關標準的制訂比較完善,在進行理論研究的同時,側重于應用和對實踐的指導,對于評價指標的獲取、統計分析和驗證研究較為深入具體。國內的研究也提出了一些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有的指標體系雖然比較完整,但遺憾的是沒有形成可應用于實際評價工作的模型。在研究團體方面,國外的研究以學會、協會和學術團體的研究居多,項目的研究大多由多個圖書館參與,而國內的研究缺乏研究團體,以獨立研究為主,研究者多是圖情領域的教學和從業人員。另外,國內外數字資源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的選取,都以提出一般意義的方法和指標為主,但各類型的圖書館讀者對數字資源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具體評價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評價指標。
2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中指標體系的構建,根據當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要求,結合國內其他評價指標體系,以我校圖書館對全校師生進行的數字資源服務調查報告中的數據作為參考,構建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評價指標。其中,在對全校408名師生的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影響師生使用數字資源的主要問題有“全文獲取問題”“對資源的了解程度問題”“校外訪問問題”“檢索方法問題”和“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問題”,因此在構建指標體系的過程中,把這些因素考慮在內;師生愿意通過圖書館舉辦的講座培訓和網絡教程來了解數字資源,最需要檢索知識和檢索方法方面的培訓,但有190名師生認為培訓講座內容不夠全面,因此,把數據庫商提供的服務作為對服務商品質的考量;師生對全文獲取問題的關注,也是我們在構建指標時要考慮的因素。另外,我校在采購新的數據庫之前,都會先試用一段時間,因此,把數據庫商能夠提供的試用期限、試用資源的使用效果,作為用戶對資源需求程度的考量因素。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指標體系的構建是利用層次分析法,確立3個層次的評價指標。層次分析法是國內進行數字資源評價使用較多的一種方法,它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將復雜的問題分為若干層次和組成要素,按照要素之間的從屬關系分層聚類組合,形成分析的層次結構模型。在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中,對數字資源從與高校發展契合度、資源內容、資源功能和服務商品質4個方面進行評價,下分12個二級指標,38個三級指標,如表2所示。在本指標體系中,“目標用戶”指評價對象適用的用戶,以相關學院或相關專業師生人數計算,綜合性數據庫以全校師生人數計算;“與圖書館相關活動的宣傳配合”是結合我校每學期開展的數字資源宣傳推廣計劃,衡量服務商參與活動的頻率和積極性;“統計服務”是要求服務商在每學期末和每年年終提供本校本學期和本年度的資源瀏覽、檢索、下載等使用量的統計。另外,在評價過程中,此評價指標更適用于高校圖書館的采購評價,評價已試用一段時間但還未購買的資源。對于其他類型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評價,已經購買的或從未試用過的資源評價以及采購后資源的使用評價,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要根據需要,適當地從橫向和縱向伸縮部分指標,以滿足不同類型、不同階段、不同深度的評價要求。
3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評價問題分析
根據確立的評價指標,選擇本校圖書館學科館員作為評審專家,通過共識篩選,確定關鍵性影響因子,確定每一層次全部指標要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權值,再計算每一層相對上一層相對重要性次序的權值,從而在資源評價時作為評價依據。這樣的評價好處體現在:第一,以對用戶的需求調查作為指標要素確立的前提,更具普遍適用性,用戶需求影響評價指標的確立,從而在指標體系中顯示圖書館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宗旨。第二,學科館員了解用戶實際需求之后,在確定指標權重時更具科學性。第三,層次分析法將數字資源的評價作為一項系統性的決策,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將問題系統化、模型化,更具適用性和實用性。然而,在實際的評價工作中,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3.1評價指標方面
首先,評價指標的選擇具有主觀性,在選擇評價指標時是根據使用經驗和問卷調查結果,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制定者和被調查者的主觀意識,所以此指標對本校數字資源的評價更具適用性,其他圖書館可能會因為辦學定位、辦館定位和目標用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別。另外,每一次的評價都要重新審視評價指標的適用性。
3.2資源類型方面
數字資源從廣義上來說是以數字形式、存取、利用的信息資源總和,按者不同可分為商業化的數據庫、機構或個人建立的數據庫、各種網絡免費資源等,又可分為全文期刊、文摘索引、電子圖書、多媒體資源、事實型數據等,每一種類型的數字資源都有區分于其他類型數字資源的截然不同的特點,同一類型的數字資源,也可能存在著諸如學科類型、語種等不同的問題,因此評價指標要根據資源類型的不同在應用時進行調整。
3.3評價方法方面
不同的評估方法有不同的適用范圍,對內容評價、使用評價等要選擇不同的方法,同一種方法的應用范圍也要不斷拓展延伸。另外,評估過程中每一個步驟的制定或選擇都會對結果造成影響,如評審專家的選擇,需要專家對要評價的資源有深度了解,才能提高評估的準確性和方便性。
4結語
數字資源評價工作是圖書館以用戶為中心的資源服務需求,也是資源和館藏結構優化建設的必備環節。本文提出了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評價指標和對評價流程的初步設想,評價工作的具體實現和實證研究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綜觀國內的數字資源評價,普遍存在理論大于實踐操作的現象,因此,對不同類型的資源,不同層次高校的數字資源進行實證評價,以驗證評價指標體系的適用性,是資源評價理論應用于實踐的關鍵環節,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方面。
參考文獻:
[4]王丹丹.基于使用數據的館藏電子資源評價方法與系統分析[J].情報雜志,2014(2):166-170.
[5]肖瓏,李浩凌,徐成.CALIS數字資源評估指標體系及其應用指南[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3):2-8;17.
作者:韓曾麗 趙蕾霞 曹哲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圖書館 河北經貿大學學校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