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升工業化進程的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最近,我們圍繞加快工業化進程的問題,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活動。調查表明,我縣工業化有了一定的基礎,尤其是近年來,工業化步伐明顯加快,對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作用越來越突出。但要實現由農業大縣向經濟強縣的轉變,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轉變觀念,理清思路,突出重點,優化環境,以工業化總攬全縣經濟工作全局,從而實現由農業大縣向經濟強縣的跨越。
一、現狀與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來,我縣工業步伐不斷加快,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高,工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具體表現在:
1、對縣域經濟的貢獻增大。年至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增長28%,年平均增長7%;以工業為主體的第二產業占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3.31%增長至25%;縣級工業上交稅金增長72.57%;農產品加工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增長26%。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上交稅金3737萬元,占財政總收入31.29%。
2、主導產業日益凸現。經過多年的發展,我縣逐步涌現出了一批基礎較好、發展勢頭強勁、效益可觀的主導產業,比較突出的有泵業、鎢業、瓷業、化工業、藥業、農副產品加工等,并形成了“湘江牌”機油泵、“塔牌”立德粉、“東健牌”阿膠、“京湘牌”藤茶、“紅心牌”咸蛋黃等一批知名品牌。尤其是鎢砂行業,年全縣鎢業產品銷售量占全國的25%以上,出口量占全國的30%以上,上交稅金近1000萬元。有代表性的骨干企業如機油泵股份有限公司年完成產值3810萬元,上交稅金332萬元;南東鎢業公司完成產值6147萬元,上交稅金250萬元;衡金優質農產品有限公司完成產值1800萬元。
3、企業活力不斷增強。近年來,我縣對工業企業全面推行了改革改制,在形式上做到因企制宜,不拘一格,能租則租,能賣則賣,能破則破。如對石灣瓷廠和氮肥廠等企業采取租賃承包,對機油泵公司采取國有股權減持轉讓,對鉛鋅礦和元亨制藥公司采取國有資產整體出讓等等。目前,全縣工業企業的改制面達到90%以上。通過改革改制,工業企業普遍呈現了勃勃生機和活力。如機油泵股份公司于年底至2002年初推行國有股權減持轉讓改革后,實現了企業的民營化,并隨之對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組織結構和用人、用工、分配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革,極大地調動了廣大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公司的產值、效益均大幅提高。今年1-6月完成產值2700萬元,同比增長48%,上交稅金230萬元,增長52%。元亨制藥公司自去年10月改制后,受讓方安徽臨泉神龍阿膏飲品廠先后注入資金500多萬元,一方面進行設備改造和技術更新,一方面加大廣告宣傳力度,在短短時間內出現了產銷兩旺的良好勢頭,今年1-6月,完成產值530萬元,同比增長22.93%。石灣瓷廠原是一家虧損1100多萬元的特困企業,由于實行了租賃承包,去年實現稅金210萬元多萬元。
4、民營企業異軍突起。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民營興縣”戰略,把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的主體經濟和希望經濟來抓,經過大力扶持和引導,全縣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占國有生產總值的比重由年的35.28%增加至年的55.2%,并逐步形成了以生產藍鎢、鎢酸鈉為主的鎢砂加工業,以童服童鞋為主的服飾加工業,以木材、竹器、藤茶、禽蛋、藥材等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業,以皮碗、潛水泵、瓷碗為主的小工業品制造業等主導產業。目前,全縣鄉鎮企業年生產能力在5000萬元以上的有3家,1000萬元以上的有19家,100萬元以上的有80家。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我縣目前工業化的現狀來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工業規模不夠大。一是總量不大。年,全縣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僅18%,比全市低8.99個百分點,比全省低12.18個百分點。二是支柱不強。全縣沒有一家產值過億元、稅收過1000萬,對縣域財政起支撐和決定作用的骨干企業。
2、企業活力不夠強。從經營機制來看,全縣的工業企業雖然大多進行了改制,但一些改制企業并沒有觸及深層次的產權制度改革,如石灣瓷廠、衡東氮肥廠等企業采用的是租賃承包形式,這種形雖然在一定時期內能夠維持企業的生產經營,但從長遠來看,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難以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就是一些已經進行產權制度改革的企業,由于受管理者素質、技術等因素的制約,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經營管理水平上,責權不明確,管理不科學,企業的活力難以增強,效益難以提高。
3、農業產業化、城鎮化水平不夠高。一是農業產業化水平偏低。農業仍然沒有從根本上跳出傳統的"糧豬型"結構圈子,農業基地規模不大,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不強,特色明顯,農業的比較效益仍然很低,農業的市場化程度不高,尤其是農產品加工能力不強。年,全縣農產品加工產值占農業總產值48%,比全市低4個百分點,比全省低21個百分點。全縣沒有一家年產值上2000萬元的農產品龍頭加工企業。二是城鎮化進程緩慢。年全縣非農勞動力占社會勞動力的比重比全市低0.59個百分點,比全省低12.91個百分點。城鎮比率比全市低10.3個百分點,比全省低13.08個百分點。
4、發展環境不夠優。表現在:思想不夠解放。一些同志仍然沒有認識到加快發展工業的重要性,在發展工業的問題上,思路不明,方式不新,辦法不多,措施不力;部門服務不夠主動。一些部門不是從發展工業的全局著眼,而是死抱著本部門條條框框不放,把局部利益置于全局利益之上,缺乏主動服務意識,尤其是在收費的問題上,強行索拿卡要,使企業不堪重負;企業周邊環境不夠寬松。企業周邊的村組、群眾對企業強供地材、強包工程、強裝強卸,甚至敲詐勒索,使企業的發展受阻。
三、幾點思考
1、轉變觀念,形成共識。工業化,是傳統農業向社會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歷史過程,也是農業大縣向經濟強縣跨越的必由之路。在農業縣,人們的思想觀念總停留在耕、種、養上,跳不出田、土、山、水的圈子,就農業抓農業,工業意識不強。要推進工業化進程,全縣上下必須強化工業化意識,確定“主題是發展、主攻是工業”的戰略思想,牢固樹立以工業化推進農業大縣向經濟強縣轉變的新觀念,樹立以工業化推進現代化的新觀念,樹立以工業化推進經濟快速發展的新觀念。要跳出農業抓農業,以工興農,以工業化的思想組織農業生產,大力興辦農副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服務業,形成農業現代化必須依靠工業化來帶動,農業產業化的過程,就是不斷推進工業化的過程的共識。要立足工業化抓城鎮化,形成城鎮化必須依靠工業化作支撐,沒有工業化就難以推進城鎮化的共識。
2、突出重點,形成特色。推進工業化,必須立足一個地方的基礎和優勢,突出發展重點,明確主攻方向,加大發展力度,形成地方特色。就衡東而言,一是要圍繞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是一個地方工業化水平和經濟實力的標志。全縣上下要緊緊圍繞泵業、鎢業、瓷業、藥業、化工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六大產業,著力扶強做大。近年內,泵業產值要超過1億元,上交稅金要達到1000萬元,鎢業產值要超過4億元,上交稅金要達到2000萬元,其它產業的產值、利稅都要實現翻番。同時,要大力引進和發展一批市場廣、效益高的名牌企業。二是要加快國有集體企業民營步伐。要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加快國有集體企業的改革改制,做到能破則破、能賣則賣、能股則股、能靠則靠,通過機制轉換和創新,增強企業活力,提高市場競爭力。近年來,縣屬國營集體企業(包括工商企業)、鄉鎮企業要全部民營化。三是要大力發展民營企業。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經濟,是縣域經濟騰飛的潛力和希望所在。發展民營經濟,要做好兩篇文章:要做好國企改革的文章。作為政府,要放手放開搞活,大力實行產權制度改革;作為私營業主,要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國企改革,實現民營經濟的低成本擴張。要做好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的文章。農業是工業的基礎,農副產品加工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潛力,根據衡東的優勢,要重點培育糧食、果蔬、木材、茶葉、肉類、水產、禽蛋等農產品加工業,開展深加工、精加工和高加工。四是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要規劃和建設大浦工業園區,做到以園促工、以工興園。同時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引導民營經濟向規模化、園區化、科技化方向發展。
3、優化環境,形成氛圍。加快工業化進程,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確的要求,尤其需要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氛圍。有了好的環境,沒有資金可以有資金,沒有技術可以有技術,可以使優勢更優,劣勢變優。在推進工業化的工作中,一定要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工作的重要一環,切實抓緊抓好。一是要改革政府審批制度,簡化辦事程度。縣一級要以政務服務中心為窗口,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鄉鎮也要設立便心中心。凡是有利于推進工業化進程的事項,要做到快辦、快結,做到服務熱情、辦事簡便。二是要規范收費行為,嚴禁"四亂"。對"四亂"案件要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遷就,用鐵的紀律和制度作保證。尤其要建立領導責任追究制,實行地方、部門一把手包干責任制,誰分管誰負責,誰出問題就處理誰。三是要抓好綜合治理。對治安環境、熱法環境、建設環境、市場經濟秩序等方面要進行綜合治理,努力創造一個規范、有序、和諧、寬松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