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區劃與區域經濟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目前,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主要是以行政區為范圍,導致經濟區與行政區高度重合,逐漸形成中國特有的行政區經濟?!爸槿恰眳^域經濟發展一直處于國內前列。珠三角經濟發展雖然保持著快速的增長態勢,但是在2011年以后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減慢。究其原因,在于珠三角中各市也深受行政區經濟的影響,區域內各地區存在著爭資源、爭投資、爭中心等現象,造成資源浪費、重復建設、產業趨同。雖然,珠三角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率先發展起來的產業優勢仍會保持其經濟的穩定增長,但這種行政區經濟會逐步減慢其增長速度,長期下去很可能導致負增長,阻礙區域經濟的發展?,F行行政區劃與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協調是阻礙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大不利因素。首先,我國現行行政區域的邊界大多交錯相接,使許多省區的邊界界限不清,易引起行政邊界糾紛,從而阻礙區域經濟合作;其次,我國領土廣闊,多數省區的行政面積過大,不利于行政管理,影響省區之間的經濟合作;再次,我國行政區劃層級過多,嚴重影響行政管理效率,不利于各行政區域間的經濟合作;最后,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而其中僅有4個直轄市,直轄市數量偏少,不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因為直轄市對跨地區經濟的發展起著很好的橋梁作用。
中國當前的行政區劃阻礙區域經濟發展,特別表現在地方保護主義。一方面,實行地方保護主義雖能在短期內保護本地企業,發展本地經濟,但這卻不利于地方企業的長期發展,最終造成本地經濟受損;另一方面,地方保護主義對外地經濟的排斥會引起外地的打擊報復,外地采取同樣的地方保護政策,最終導致兩敗俱傷的局面,不利于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雖然,地方保護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但總的來說弊大于利。而地方保護主義對市場經濟體制的抵制和阻礙作用則是其最大的危害。市場經濟要求突破行政邊界的限制,而地方保護主義則是以行政區為范圍限制國家和地方的對外開放。而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勞動、資本和產品等生產要素的社會化,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動和科學合理配,要求打破地區限制,要求變地方經濟為區域經濟。因此,地方保護主義可以說是對市場經濟體制的否定,它在行政區內保護落后并抵制先進,使應由市場配置的各種生產要素的轉變為行政配置,使行政區內只考慮短期的地方經濟利益忽視長期的區域經濟利益。
二、促進我國行政區劃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建議
1.調整行政區劃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①減少行政層級,增加省級行政區及縮小省級行政區規模。我國行政區劃層次過多,但省級行政區數量過少,且各省級行政區面積大小相差過于懸殊,例如:新疆省的面積是山東省面積的10倍多。過大的省級行政區必然導致行政管理層次的增加,不利于省級行政區對基層行政區的直接領導,使區域內各項資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從而不利于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而重新劃分省級行政區,要在省內對經濟發達地區、經濟一般地區、經濟落后地區進行合理的配置,以經濟發達地區帶動經濟一般地區、經濟落后地區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②增設直轄市。我國現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而其中僅有4個直轄市,直轄市數偏少。因行政區劃影響著區域經濟的發展,直轄市的設立促使其成為經濟中心,并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在增設直轄市時,更要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否則容易形成直轄市經濟,不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
2.建立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地方保護主義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各地方對地方經濟利益的追求和地方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因此,要從根本上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必須建立既有制度約束又有利益驅動作用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具體方法如下:①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區域經濟的發展取決于區域內資源的合理配置。合理的激勵機制有助于各地方政府改變只追求地方利益的狹隘經濟發展觀,將區域內分散的生產要素有機地整合起來進行合理配置,實現區域經濟和地方經濟的共同發展。②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在區域合作過程中,區域內成員之間存在著各種利益關系,致使它們之間經常發生利益沖突,從而導致合作關系的破裂。因此,我們需要構建起有效的約束機制,以適當而嚴厲的制度來規范區域內各方的行為從而保障它們各自的利益,以維護區域內各方的長期合作關系,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③建立全面的信息共享機制。一些信息經濟學家認為,要達到帕累托最優的條件就是信息對稱。所以,需要突破行政區劃的限制構建區域內的信息共享機制,使區域內分散的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促進區域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④建立完善的利益補償機制。區域經濟合作是為了追求區域經濟利益整體的最大化,但區域中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將導致地方保護主義的出現。為了平衡各方利益,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建立和完善利益補償機制是十分必要的。
3.建立區域經濟組織行政區劃的調整是解決目前行政區劃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矛盾的較為直接的手段,但由于行政區劃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特性,經過行政區劃的調整,使行政區劃與區域經濟的發展陷入“適應—不適應—適應”的無限循環過程中,從而使行政區劃的調整經?;?。由于行政區劃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經常性的調整必然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定。因此,我們要減少行政區劃調整的次數。同時。為了解決行政區劃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需要我們在健全的區域合作機制的前提下,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可以有效的對區域內各種資源進行有效配置,一定程度上減弱各地方的行政區經濟,減弱行政區劃對區域經濟的不利影響,使行政區劃能在較長時間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而且在區域經濟組織的整體統籌下,使區域經濟煥發出新的活力,從而促進區域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作者:王淑梅董夢瑤李慧敏單位:沈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