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稅收改革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財政部在2016年3月23日正式下發了《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通知》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過渡政策、注意事項及跨境應稅行為適用的政策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根據上述已在《通知》中明確的條款,本文擬從商業銀行稅負、凈利潤、經營模式等方面分析營改增新政將對商業銀行產生的影響,探討如何采取合適的應對策略,實現銀行業增值稅改革的平穩過渡。
關鍵詞:
營改增;銀行業;稅收
一、引言
隨著這四年多營改增試點工作的不斷深入,交通運輸業、部分現代服務業、郵政服務業和電信業等領域的營改增試點成果已充分顯示出增值稅以其征稅范圍廣、稅基寬、涉及經濟運行的各個環節且能有利解決營業稅重復征稅問題等特點,較好地促進了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和經濟轉型。本次試點范圍的擴大,特別是將房地產業和金融業納入改革范圍,補全了增值稅抵扣鏈條的最后一環,降低了廣大工業企業的實際稅負。在國際經濟環境較為嚴峻的情況下,對有效促進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起著重大的實際意義。
二、原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區別
本次銀行業營改增在稅率和征收范圍上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整,按“金融保險業”稅目征收的營業稅,稅率為5%,營改增后規定金融業適用的征收稅率為6%。征稅范圍分別在貸款利息收入、金融商品轉讓、直接收費金融服務、暫免征收范圍及新增可抵扣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改動。這些改變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商業銀行的整體稅負、營業利潤以及經營策略,而商業銀行業能否把握改革契機,對其在營改增新政后如何促進自身的升級轉型尤為重要。
三、營改增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分析
(一)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總體稅負和凈利潤的影響
一是營業收入降低。就收入而言,在互聯網金融大潮的沖擊下,金融行業的競爭已非常激烈,監管部門對銀行貸款利息和項目收費金額也均有指導意見,各家商業銀行少有機會能通過提高定價的方式來轉移稅負,即含稅收入相對穩定。假設營改增前后,商業銀行收取的貸款利息收入不變,均為X(含稅),則營改增前應繳納營業稅為5%*X,營改增后應繳納增值稅為(X/(1+6%))*6%=5.66%*X,可見營改增后原利息收入中的5.66%轉為了增值稅,直接導致收入下降。二是營業成本增加。雖然根據新政,銀行手續費業務支出、部分管理費用、新購置固定資產和不動產的進項稅都可納入抵扣范圍,但商業銀行的成本結構中有大量成本費用無法實現有效的進項抵扣。如利息支出、人工成本、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獲取等。因此收入減少、營業成本增加及有限的抵扣將直接導致商業銀行凈利潤減少和稅負增加。
(二)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影響
1.營改增對商業銀行客戶關系管理的影響。目前,銀行使用的是直接報價方式且大多數業務都不向客戶提供發票,實施營改增后銀行需重新考慮原定價是否能實現稅負和收入的平衡、向客戶收取款項和開具發票的時限和方式、如何及時從交易對手取得自身可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等問題。上述工作需對各項業務的合同進行梳理和修訂,并對稅務處理上不明確的業務條款,如報價是否含稅、開票時間、付款方式、服務內容等重新予以規范,必要時還需聯系客戶或交易對手重新簽訂合同,若處理不當則容易造成稅務合規風險或與客戶之間的法律糾紛。
2.營改增對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影響。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規定相當嚴格,其保管、用章、開具要求及抵扣期限都有嚴格的規定,這對銀行的內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各個業務環節進行監督管理,有效實現發票的保管、開具和抵扣申報也是營改增之后商業銀行面臨的重要課題。
3.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現有系統的影響。由于銀行業務的開展對計算機系統的依賴性較大,要將增值稅的計算繳納嵌入整個業務流程中,需對銀行各項業務流程進行規劃再造和對硬件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還需對各層級財務人員進行理論和操作培訓,雖然面臨著巨大的系統風險和操作風險,但收入也是非常可觀的。
四、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
從長遠來看,營改增對商業銀行而言,利好影響仍是多于利空影響。新政頒布之初,商業銀行如何在適應國家新政策的同時盡量降低企業稅負、提升效益,有如下建議:
(一)加強發票管理,做好稅務籌劃工作
營改增后商業銀行應全面加強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在基層財務層面要強化財務人員及時領購、驗證、抵扣等發票管理要領;總行層面要對進項稅管理進行全盤規劃,合理解決總分行集中采購導致的采購中抵稅額可能長期無法得到抵扣等問題,全盤做好稅務籌劃的各項工作。
(二)調整業務布局,適應改革發展
為了降低營改增稅率和征稅范圍變化對商業銀行利潤的沖擊,可以通過調整業務模式來進行稅收籌劃,降低稅負。一是調整業務結構,加大國家助學貸款、農戶小額貸款、國債及地方債投資、金融機構拆借等享有免稅優惠政策業務的比重;二是細化會計核算,在科目及賬戶層面區分應稅項目和免稅項目,以便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三是對現有業務合同進行梳理,對原合同中未明確的價款是否含稅或不含稅、開票時間、付款方式、服務內容等內容逐條進行明確,減少稅務合同的風險,對目前政策不明確的項目也需未雨綢繆,充分減少未來稅收政策變化導致的風險和成本支出;四是在營業網點租賃時除非小規模納稅人或個人可以提供更低的租金,否則應盡可能選擇可以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出租方;五是合理安排固定資產和不動產投資進程,平衡銀行的稅負和利潤。
五、結語
營改增對傳統商業銀行而言,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由于現階段營改增政策仍未解決營業稅時代商業銀行面臨的稅基較寬、銀行需先行動用自有資金墊付逾期貸款利息對應的稅款等根本性問題。在改革初期,商業銀行的整體稅負、凈利潤、經營模式和財務體系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隨著營改增的不斷擴展和深化,抵扣范圍太窄、墊付稅款等問題終將解決,營改增必將會有力地推動傳統銀行業改革的步伐,從而大幅提高銀行業的經營效益,實現全產業鏈的共贏。
參考文獻:
[1]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
[2]李紅霞,馮志靜.營改增對我國銀行業稅負影響的測算[J].財會月刊,2015(6):42-43.
[3]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課題組.銀行業營改增的難點及對策[J].中國金融,2015(13):78-79.
作者:于葳 單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長春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