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債券融資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債券融資,是企業通過發行債券,有償使用企業外部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我國企業債券市場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企業債券市場不論是規模還是結構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債券品種日趨豐富,債券發行量快速增長,債券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企業債券融資發展情況
(一)債券融資快速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企業債券融資比重逐年上升。我區自2005年原寧夏煤業集團公司發行首筆短期融資券以來,共發行24只非金融企業債券,累計融資278.4億元,涉及19家發行企業,其中有6家央企、9家地方國企、4家民營企業。2014年,我區非金融企業債券融資107.4億元,為歷年來最高水平,其中短期融資券32億元,中期票據28億元,非公開定向工具5億元,企業債39.4億元、中小企業私募債3億元。2015年上半年,非金融企業債券融資8.8億元,全部為短期融資券。
(二)債券融資優勢明顯。在國外債券融資已成為企業獲得資金的主要渠道,企業債券融資與股權融資之比大約在10∶1-5∶1之間。與股票融資相比,企業債券融資具有發行手續簡便、融資成本低、發行條件相對寬松以及不涉及企業所有權的轉移等優勢。比如,債券融資的發行費占發行價格的2%左右,股票發行費占發行價格的1%~5%;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其他類型的企業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發債融資,股票融資只能是股份制公司。與銀行貸款融資相比,債券融資具有數量大、期限長和借款利率低、資格審查和限制條件比銀行寬松等特點。如2014年5月,銀川市城市建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發行18億元7年期的企業債券,利率為6.88%,同期我國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7.26%,若再加上擔保費率,融資成本一般超過11%。
(三)多措并舉推進債券融資。我國非常重視企業利用債券市場融資,中央和相關主管部門多次提出加快債券市場發展,不斷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一些省區出臺相關文件,采取多種措施推動企業債券融資。201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債券融資工作的意見》;2015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充分發揮債券融資功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江西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做好債券融資工作的意見》等。2014年,北京市企業債券融資3317億元,居全國首位;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廣東省企業債券融資都在1000億元以上;還有15個省份企業債券融資超過500億元。2014年重慶市債券融資占比16.6%,并提出重慶市理想的融資結構中,債券融資等直接融資方式至少占比40%。我區于2014年出臺了《關于加強資本市場建設的若干意見》,也對加快推進債券融資作出了部署。
二、我區企業債券融資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企業對債券融資意愿不強。目前,我區企業融資依然熱衷于銀行貸款,對債券融資熱情不高,更不了解債券融資的種類、融資條件及發行流程。近年來,自治區有關部門先后多次組織企業債券融資集中培訓,但企業對培訓不重視,反應冷淡,關注、咨詢債券發行的企業少之甚少。一些符合直接融資條件的企業,偏好于股權融資,優化資本結構的意識比較薄弱,沒有做到股權融資與債券融資齊頭并進。這既有我國在發展資本市場的進程中首先選擇并大力發展股票市場的歷史原因,也有企業觀念落后、對債券融資認知不足的問題。
(二)企業債券融資規模小。寧夏企業債券融資領先于西北各省,起步較早,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債券融資比重較低、規模較小。2014年,全區企業債券融資占地區社會融資規模的9.3%,落后于全國14.7%的比重,銀行貸款仍占企業融資主導地位。2015年上半年,全區非金融企業債券發行金額在全國排名最后,在西北五省區中也排名靠后。2015年上半年債務融資規模(不含央企及部屬企業)陜西為716.5億元、新疆為201億元、甘肅為121.5億元、青海為156億元,而我區僅8.8億元。公司債券、可轉換債券等債權性或債權股權混合性融資在我區資本市場近20年的發展中仍然是零紀錄。
(三)企業債券發行主體少。國家對發行債券企業的運行狀況、發展前景、抵御風險的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只有滿足條件的企業才能發行債券,而且越是知名度廣、信用度高、實力雄厚的企業,越比較容易發債融資。寧夏大型企業較少,中小型企業占85%,而且許多經營狀況不是很好,凈資產為負或過小導致公司不能發債或發債規模過小。企業主體信用評級是影響債券發行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信用級別達到AAA級,才能利用自己的“信用”擔保,實行無擔保方式發債。但我區企業發債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就是企業主體信用偏低,達到BBB級以上的企業較少,特別是一些企業產權不明晰,運作不規范,信息不透明,達不到發行債券的條件。上市公司發行債券也是一種很好的融資手段,但全區12家上市公司偏重于股權融資,只有寧夏建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在2012年發行中期票據9億元,2014年發行短期融資券5億元。
(四)企業債券融資服務體系不健全。我國債券市場還處于割裂狀態,不同類型的債券有不同管理機構,有的是國家發改委,有的是中國證監會,有的是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有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企業在實際發債過程中,有時還需要幾個部門會簽,復雜的管理體制和煩瑣的審批程序,阻礙了企業債券融資的發展。企業債券融資大部分需要第三方擔保,但我區缺乏實力強、信用評級較高的擔保機構為企業發債提供擔保。對外擔保比例也是衡量企業能否發債的重要條件。但目前全區許多企業采用互保、聯保等形式融資,對外擔保比例較高,發債風險大,發債通不過審核,致使企業難以發債融資。
三、幾點建議
(一)重視企業債券融資。加大金融知識的宣傳力度,采取中心組學習、專家授課、專題輔導等方式,抓好各級領導干部和相關部門人員的金融知識學習,提高其推動企業債券融資的意識和能力。加大企業債券融資推介力度,利用會議、走訪、發放手冊等形式,借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債券融資政策,提高企業對債券融資政策的認知度。舉辦債券融資培訓班,邀請區內外熟悉債券市場運作的專家、管理人員授課,講清債券融資的條件、程序、功能、優勢等,引導企業轉變“重貸款融資、重股權融資、輕債券融資”的觀念,增強企業發債融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健全企業債券融資機制。制定促進全區企業債券融資的具體意見或措施,明確發展思路、發展對策,從政策上鼓勵和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建立健全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的聯席會議、信息交流、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提高債券發行效率。發掘合格的中小企業發債主體,對有意向發債和符合發債條件的企業進行摸底,精心篩選一批發展條件好、償債能力強的企業,建立債券發行備選企業數據庫,根據不同債券市場的條件和要求,分層次進行培育輔導,做到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推動一批、扶優一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積極發債融資的企業,可根據情況給予一定的財政貼息或獎勵支持,減輕企業發債融資負擔。
(三)引導企業完善治理結構。企業只有練好內功,才能被市場認可,發行的債券才能賣得出去。積極引導和督促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建立產權明晰的現代企業制度,增加企業信用等級,樹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優秀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注重引進和培養優秀的經營和管理人才,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加強稅法宣傳教育,促使企業守法經營,依法納稅,為發債融資創造有利條件。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做到財務信息規范、透明,滿足債券發行的要求。
(四)重視中介機構建設。做大做強本地銀行,支持證券公司發展,加強區內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建設,積極引導和鼓勵信譽好、實力強的中介機構為我區債券融資提供專業服務。增強寧夏擔保集團、西部(銀川)擔保集團的資本實力,提升其信用評級,提高債券發行的擔保能力。積極協調區內大型企業集團或其他投融資平臺公司為企業發行債券提供第三方擔保。加強寧夏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建設,拓展業務服務范圍,為企業股權質押發債、發行私募債和可轉債等提供服務。
(五)注重防范信用風險。企業債券融資受市場、政策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等因素影響較大,信用風險高,應有效防范和控制企業債務風險。構建多方參與的監督管理體系,嚴把發債企業資格評審關,加強債券發行后的動態監管與服務工作,把信用風險控制在最低范圍。強化債券發行企業的信息披露義務,切實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及時性。加大對企業的指導力度,及時發現和化解企業運營問題,提高企業風險控制能力,避免個別企業出現償債風險對我區企業融資帶來不利影響。
作者:牛永生 單位:自治區黨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