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土地整治中生態建設問題與發展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生態建設問題是關乎人類生存與福祉的重要問題,是當前土地整治工作中的重點之一。基于此,本文介紹了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生態建設規劃較為簡單、控制有效性不足、土壤保護不到位等、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較差等方面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對未來土地整治工作的發展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推動生態建設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土地整治;生態建設;科學規劃;管理意識;公眾參與
當前中國土地整治工作的開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生態建設方面,也形成了以地域分異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生態經濟學理論為主要依據的發展理論。然而在實際的土地整治工作中,受到人員觀念素質、管理水平與管理體系、生態產業發展水平、生態技術進步程度等多方面制約,導致當前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生態建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一、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態建設事業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土地整治工作開展的十幾年以來,依據《土地管理法》,對土地進行了有效率的整理、復墾和開。[1]土地整治工作與城市規劃、土地整體利用規劃相適應,是為生產建設與民生發展服務的,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了整治工作中生態建設問題與經濟建設、民生訴求不相適應等多方面的狀況。當前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態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第一,部分工作人員生態管理意識薄弱,沒有認識到生態建設事業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不夠重視,土地整治過程中造成的物種破壞問題比較嚴重;第二,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生態規劃比較單一,沒有形成科學、系統的規劃體系,各個地區之間的聯結較少,跨區土地整治工作的權責劃分不夠明確;第三,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態建設技術理論不夠完善,現有技術在應用過程中的普及程度較低,很多農業環保設施的使用率很低,農民在使用過程中缺乏有效的使用引導;第四,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生態建設沒有形成產業化的經營,土地整治的資金來源形式比較單一,民眾與社會資本在其中的參與程度很低。
二、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態建設事業方面的發展建議
(一)完善生態立法,提高生態管理意識發展土地整治中的生態建設,就要學習先進國家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發展經驗,將生態保護作為重要的發展內容,列入到《土地整理法》當中,從法律層面促進全民生態建設管理意識的提升。[2]一方面,土地整治部門要加強與環境保障部門、農業部門、工業部門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聯系,擴大自身在生態保護立法中的主動性,使整個土地整治工作在生態保護的整體目標中進行。另一方面,土地整治工作的管理人員要加強對生態建設工作的宣傳,自上而下的對生態建設重要性進行宣傳教育,積極在整治工作的管理體系內部進行知識培訓。從績效管理、人員管理、思想意識管理幾個層面入手,提高土地整治工作人員的生態保護意識與生態建設意識。例如,湖南省在對洞庭湖周邊區域進行土地整治時,充分利用了雙微平臺,對洞庭湖周邊歷史上優美的生態環境進行了播報,全面提升了土地整治工作人員對洞庭湖生態作用的認識。
(二)完善規劃體系,增強生態建設的操作性發展土地整治中的生態建設,就要完善土地整治工作的規劃體系,從生態建設的角度重新審視土地整治工作的目標、內容、方式和技術,將生態建設作為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工作方向之一,在技術上、人員上、工作方法上,全民提高生態建設的可操作性。首先,土地整治部門要建立宏觀的生態網絡規劃,將城市、農村、湖泊、河流、耕地作為相互獨立又各自聯系的生態系統,進行系統的規劃和設計。提高對土地整治工作中的宏觀生態網絡的關注,從單一重視技術指標的規劃體系,發展成為利用宏觀規劃,進行系統、科學的各地區綜合整治的體系。其次,要對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生態建設進行精細化管理。例如,湖南省土地規劃管理部門,將區域內的土地按照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劃分為長株潭城市群區、環洞庭湖區、湘中南區、大湘西區,既注了重生態建設的整體性,也保障了生態建設的差異性,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三)推廣生態技術,搭建生態技術支持平臺發展土地整治中的生態建設,就要推廣生態技術。第一,生態技術的推廣要分尺度、分層次,做好技術推廣中的規劃分析與整合,更多的考慮與實際土地整治中的生態建設問題相關的工程措施、產業技術等,將土地整治對河流、湖泊、城市綠化用地的影響降到最低。采用緩沖帶技術、防護林技術、間作套種技術等現代化的生態土地整治技術,提高生態建設在技術層面的可操作性;第二,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生態建設技術推廣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土地整治部門要將生態技術推廣與土地整治的總體規劃、控制性規劃、專項規劃緊密結合在一起。
(四)發展生態產業,拓寬民眾參與渠道發展土地整治中的生態建設,就要發展生態產業,吸引最廣大的群眾參與到生態建設的工作當中來,充分重視群眾的力量,發揮群眾的作用。首先,要將生態建設與土地利用的產業發展相結合,在城市,要加強對污染嚴重的工廠的土地利用管理,在農村,要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與綠色農業,建設產業生態風險評估體系,因地制宜發展合理的產業布局。其次,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工業產業與農業產業中有意義的部分,引進先進技術,擴大群眾支持與群眾參與。
三、結論
綜上所述,加強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生態建設,要從強化生態管理意識、加強技術支撐、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群眾參與幾方面推進。從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土地整治中的生態建設問題與發展建議,有助于多方面分析當前生態建設問題產生的原因,加深對生態建設問題重要性的認識,擴大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態建設的群眾基礎。因而,土地整治工作人員要加強相關理論研究,重視生態建設實踐。
參考文獻:
[1]侯憲東,肖文魁,劉海龍.土地整治項目中生態景觀建設探討[J].西部大開發(土地開發工程研究),2016(02):42-45.
[2]樊玉秀.基于生態景觀建設理念的土地整治策略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21):214-215.
作者:李穎 單位: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