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旅游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森林提供木材的單一功能逐步消退,森林在改善生態環境、提供旅游休憩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使得森林生態旅游成為了旅游業開發的重要領域,同時也成為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實施路徑。本文從概述森林生態旅游與林業可持續發展入手,分析論述了森林生態旅游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貢獻與影響,并提出了促進森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森林;生態旅游;林業;可持續發展
1森林生態旅游與林業可持續發展概述
1.1森林生態旅游及其特征
森林生態旅游是指在被保護的森林生態系統內,以游覽自然景觀、感受區域人文特色為主要內容,以接近自然、了解自然、回歸自然、保護自然、享受自然生態功能為目的一種郊野性旅游方式。森林生態旅游的特征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1.1系統性森林生態旅游涵蓋森林系統組成與結構的完整內容,能夠讓旅游者通過觀察森林里氣候、土壤、動植物的和諧關系,以及喬木、灌木、植被的結構特征,從而使旅游者對生態系統形成系統性、整體性的認知,感悟森林對人類的重要影響。
1.1.2保護性森林生態旅游是一種文明、高雅的旅游方式,與其他旅游形式相比,森林生態旅游更加強調環境保護意識。在旅游過程中,要求旅游者在進入被保護的森林生態系統之后必須保護一草一木,不允許隨意攀折植物,不能對脆弱的森林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1.1.3啟發性森林生態旅游屬于靜態旅游,當旅游者融入到大自然環境之后,能夠呼吸新鮮空氣、感悟自然、放松身心、展開遐想,使旅游者遠離城市的喧囂,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識,從而更加熱愛自然,不斷增強生態環保觀念。
1.2林業可持續發展
林業可持續發展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林業資源進行持續利用,保證林業物種多樣性及更新能力,在合理追求經濟效益目標的同時實現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目標,促進生態、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一種產業戰略。在傳統的林業發展模式下,部分地區以犧牲林業資源為代價提高林業產業經濟效益,對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的穩定性造成了嚴重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又阻礙著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導致林業陷入了惡性循環困境。同時,林業經營管理模式守舊,以現有的林業資金水平難以維持林業保護項目的實施,所以必須在保障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積極探尋林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2森林生態旅游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貢獻與影響
森林生態旅游是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其與林業資源開發與利用有著密切關系,在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2.1促進森林資源良性循環
森林生態旅游是依托森林浴場、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野營地等森林資源,結合現代旅游業創新的一種生態文明旅游項目。在森林生態旅游項目開發中,林業部門會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并將森林生態旅游獲得的經濟效益投入到林業建設中,形成資源的良性循環利用,實現互利共贏的最終目標。尤其對于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森林資源破壞嚴重,而開發森林生態旅游項目不僅能夠提高當地的經濟水平,還能夠增強該地區居民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意識,使該地區從消耗森林資源過渡到有效利用森林資源創造更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2促進林業經濟效益穩步提升
林業部門將森林分為公益林和商品林進行分類經營管理,公益林以追求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主,商品林以實現最大化經濟效益為主。在分類經營管理模式下,林業部門用商品林經營獲取的部分資金補給公益林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公益林的發展。但是與此同時,林業分類經營管理也增加了商品林的經營負擔。而發展森林生態旅游項目,將生態公益林作為生態旅游的載體,不僅能夠使公益林經營活動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擴大林業經濟效益來源,而且還能夠降低公益林建設對商品林經營收益的依賴性,從而減輕商品林的經營負擔,促進林業經濟效益得到穩步提升。
2.3提高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
森林生態旅游是人們接近和融入大自然的最佳路徑之一,在旅游過程中,相關人員會向游客介紹森林資源方面的知識,引導游客自覺保護生態系統,使游客認識到林業可持續發展在改善人們生活環境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增強游客的生態保護意識。同時,林業部門在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的過程中,會通過多種媒體宣傳森林生態旅游的優勢,深化社會公眾對森林生態旅游的認知,提升森林生態旅游對游客的吸引力,進而有助于將森林生態旅游作為環境教育的突破口,為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氛圍打下基礎。
3促進森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3.1科學規劃森林生態旅游
林業部門要在詳細考察和調研當地森林旅游資源的基礎上,結合林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目標,對森林生態旅游進行科學規劃,促使森林生態旅游成為拉動當地林業經濟增長的著力點。具體規劃發展措施如下:加大投入力度,打造高質量的景區項目。結合景區特有的生態資源,制定合理可行的規劃布局方案,完善基礎和硬件設施,將之建設成為精品旅游線路。同時,可在景區內配置各種設施,如指示牌、停車場、服務站等,提高景區的檔次,給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以此來吸引游客,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加大環保力度。為確保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對森林生態旅游進行開發建設的過程中,必須保護好現有的生態環境,林業部門應當制定相關的管理措施,成立生態旅游開發管理小組,為旅游項目的開發提供指導;適度開發。在對林業生態旅游項目進行開發時,應當以不影響林業可持續發展為前提,遵循適度的原則,邀請專業人士,結合當地情況進行景區景點規劃,突出生態旅游的特色。
3.2加大森林生態旅游資源保護力度
為促進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林業部門要加大對森林生態旅游的保護力度,促使林業資源得以良性循環利用。具體的保護措施如下:保護森林植被。在對森林生態旅游進行開發建設的過程中,應對當地的自然優勢進行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保護綠色植被,杜絕亂砍亂伐和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的現象。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區域,可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加快生態系統的恢復速度;建立生態化管理機制。對于生態旅游區內的垃圾必須及時收集,根據分類進行無害化處理,如果生態旅游區的規模較大,可以考慮建設污水凈化處理廠。同時,必須設立森林防火機構,配備專業的消防隊伍,制定火災等突發事件處理方案,為森林生態環境的安全性提供保障;重視環境保護宣傳。林業部門應當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借此來提高旅游景區周邊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若是條件允許,則可借助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面向廣大公民進行宣傳,減少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資源的破壞。
3.3開發和利用林業旅游資源
為使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的優勢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就必須通過區域合作的方式,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制定合理可行的發展規劃,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生態效益為前提,打造生態旅游的全新格局。具體措施如下:林業部門應當加強與其他部門之間的溝通,齊抓共管,發揮合力作用。可由省級林業部門對省內森林生態旅游發展目標進行合理規劃,各地級林業部門則應積極進行配合,在打造生態旅游產業的過程中,推出特色旅游產品,推動地方旅游業的持續發展;林業部門應當對森林生態旅游景區的內涵進行著重突出,對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加大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提升景區的文化品位,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導游人才。因此,有必要加大導游隊伍的培養力度,可以建立人才信息庫,面向社會進行崗位招聘,吸納優秀的人才,提供豐厚的待遇。同時,對行業制度體系加以完善,采取整合的方法,改造小規模旅游公司,提升旅游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4結論
總而言之,林業資源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保障生態系統平衡的寶貴資源。在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下,林業部門要將森林生態旅游作為林業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對森林生態旅游進行科學規劃,加大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的保護力度,從而促進林業資源的良性循環,實現林業經營管理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目標。
參考文獻
[1]蔡萬波.森林旅游是實現森林生態產品的最佳途徑[J].河北林業科技,2018(12):124-126.
[2]陳健.福建南靖縣林業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策略[D].福建農林大學,2018.
[3]譚新建.基于SWOT分析的森林旅游發展研究———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為例[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79-81.
[4]方園.我國林業財政投資對林業生態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D].安徽大學,2017.
[5]譚卓雯.大力發展生態林業提升森林旅游“附加值”[J].中國林業產業,2017(3):46-47.
作者:李德光 單位: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十二灣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