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經濟視角下農村電商發展模式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創新帶動了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與此同時,城市的新型產業紛紛出現,城市發展走向了一個全新的局面,經濟呈指數增長,市民生活也得到極大的改善。然而,相較于城市來說,農村由于沒有這些企業產業的帶動,經濟發展得不到支撐,與城市形成了兩極分化的格局。文章從網絡經濟的視角討論電商對于改善農村面貌的作用,并提出一些模式建立的方法。
[關鍵詞]網絡經濟;農村;現狀;電商;模式
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重要趨勢,它對于各個國家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特別是對于發展中的中國來說,面對這種嚴峻的趨勢,更要使國內現有資源分配均勻,利益平衡。電商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新興模式,其對于農村的經濟改善和信息傳遞來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與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力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發展,有效地提高了全國經濟水平。然而我國農村的發展因為受到地理、環境、交通等資源的限制,經濟發展緩慢,嚴重影響了十五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我國農村發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1農村經濟基礎薄弱,農產品的供應需求不平衡
自古以來,中國農村的發展就落后于城市。農村沒有新型產業的生產鏈帶動,大大地限制了其經濟發展。另外,農村的產業受到自然環境、地域特征、市場供應需求和價格的制約,對于發展來說處于被動性;城市工業地區的不斷擴張,大量占用了農村用以生產產品的土地,水資源被破壞,地理環境的惡劣給農村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1.2農村生產水平落后,生產效率低下
雖然隨著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國農村已經逐漸走入機械化生產,但機械化的推廣并不全面,與其他國家的機械化程度相比較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特別是在西部地區,還在采用很傳統的手工方式進行生產,其勞動效率和價值嚴重不協調。
2網絡經濟下的電商發展前途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推廣使用,催生了網絡經濟并迅速壯大起來,基于此,我國電子商務(E-Commerce)市場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完成了經濟模式的新改革。電商通過利用微電腦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進行商品交易和相關服務活動的開展,使得傳統的商業互動電子化、網絡化、虛擬化、信息化。它主要由商城、消費者、產物和物流四個部分組成,以生意(各大網絡平臺供給價廉物美的商品,取消店面等費用,吸引消費者和其他商家)、合作(電商發展運營的硬性條件之一,與物流公司合作保障消費者的行為權益)、服務(提供售后服務,為下一次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的流程進行交易。電子商務對于新型農村的格局建設來說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極大地節省了產品交易的時間,并且能開拓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改變原有單一化的流通模式,降低流通成本的消耗,提高其中的收益。目前,就我國國內現有國情來說,農村大部分以農戶經營為主要方式,農民缺乏促銷意識,沒有集中經營形式,并且個體經營力量有限制,沒有一個暢通的買賣信息渠道,造成銷售道路阻塞。一旦農民種植過多就會引起供過于求從而使得農產品貶值的現象,產品滯銷將會給農戶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另外,很多地區有很好的特產,但苦于沒有推銷平臺,沒有更大的銷路,收入也沒辦法得到提升。而電商的發展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不便利的現象,農業電商的商業化,農民可以突破原有的局限性,根據自己的買賣需求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推廣。農民可以充分了解到市場的需求,根據市場信息和客戶需求選擇分銷渠道。另外,農戶還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實時傳送聲音、圖像文字等優勢銷售廣告,激發消費者的購買力。推動網絡銷售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的線下銷售,減少了流通環節,降低了成本。
目前,農村電商在部分地區得到了有效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農村人的生活,在網絡經濟的角度下分析農村的電商模式已初步成型。當局應該加大投資力度,讓電商效勞于更多的農村特色產品。比如特色旅游、數字農家樂等。特色旅游依靠當地的旅游資源和自然環境,通過宣傳推介來擴大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全方位地介紹當地旅游線路和特色產品以及企業信息等,發展屬地旅游經濟。數字農家樂則為屬地的農家樂提供網上展示和宣傳的渠道,通過運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制作電子地圖,同時采集農家樂的基本信息,使其風景、飲食、娛樂等各方面的特色盡在其中,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實現城市與農村的互動,促進當地農村的商業經濟發展。農村的電商發展具有以下幾個發展優勢:①更廣闊的環境:農戶可以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再受傳統銷售模式的諸多限制,隨時隨地在網上進行交易;②更寬廣的市場:一個商家可以面向全球的消費者,而消費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個商家進行產品交易,使大世界縮小;③更快速地流通:電商減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極大節省了成本,從而使得交易成本也降低,形成物美價廉的商品供貨;④更符合時代的需求: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變革促使人們越來越追求時尚和個性,更加注重購物樞紐,網上購物更能顯示個性化的購物過程。農村電商模式的發展趨勢已經勢不可當,農村要抓住這個機遇積極發展自己的特色,形成一個全新的交易平臺,促進自身的經濟發展。
3完善農村電商發展模式的對策
雖然國內某些地區的農民已經通過自主組織的形式開展電子商務的運用,形成了自發式生產和成長的產業鏈條。但是絕大部分地區的電商發展還存在很多限制因素,存在著很大的阻力。諸如農民從事電子商務需要一定的技能,而這類教育的成本極高,農戶沒有雄厚的資金去打下基礎;在物流運輸方面,其成本比城市高,也缺乏資金支持;城市與農村的有效供給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局面,也會造成產品滯銷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政府應該努力加大對農村的資金投入,積極組織并發動農戶參與電商知識技能的培訓,本著誠信的態度建設固定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充分利用廣大農村地區具有開發價值的動植物資源,發揮農村優勢,比如農村土地的租金和勞動力低廉,創業投資門檻較低等,形成自給自足、多余售出的產業鏈。要提高農村的電商覆蓋率,政府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在農村應該積極培養農村電商人才,提高電商意識,具有先進創新的發展理念。加大電腦和網絡的覆蓋率,清晰明確網購流程與操作,具備基本的運營知識和電腦知識。(2)形成一體化運輸流程,摒除“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問題,建立健全產品配送體制,完善配送服務。(3)農村產品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和特色化,整合一切資源,實施無縫隙鏈接的生產模式。(4)提高網絡覆蓋率,加大基礎性設施的投資,減少和消除信號差、網速慢等問題。
4結論
農村的經濟發展對我國整體的經濟水平發展起到很大的影響,想要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就要快速提升農村的經濟。各地要加大電商發展的理念的滲透,讓農村在新興網絡經濟下,推廣適合本地發展的電商模式。以低成本、高效率、快捷便利的趨勢使農民從網絡經濟發展中獲得利益,全面消除地域阻力,讓農村形成自己獨有特色的產品鏈。
參考文獻:
[1]洪勇.我國農村電商發展的制約因素與促進政策[J].商業經濟研究,2016(4).
[2]高學章.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與思考[A].吉林農業•下半月,2014(12).
作者:李繼良 單位:云南省曲靖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