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文化消費行為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數據收集方法
根據網絡志研究方法,從2013年11月開始,作者對百度貼吧進行了有目的參與性觀察,并于2014年1月起注冊了百度賬號,作為一名貼吧成員及時跟進貼吧動態,及時關注和收集有關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的有關話題和發帖,并對部分貼吧成員進行線上和線下的交流和訪談。為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本文數據構成有以下幾個部分構成:(1)在各類貼吧上發帖提問關于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的問題,并對回帖進行及時的提問和記錄,共收集內容較詳細,消費類型和意見較有代表性的回帖99份;(2)隨機抽取8位百度貼吧網友以私信的形式進行個人訪談,深度了解其網絡文化消費現狀;(3)抽取了在本校內的百度貼吧大學生網友13人,進行了面對面深度訪談,時間約90分鐘,并將得到的研究結果在小組中反饋,對誤差進行分析改進。
二、網絡志調研結果及思考
通過歷時3個月對百度貼吧的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行為在線調查和線下大學生網友深入訪談調研,發現當前的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行為具有以下特征:
(一)大學生之所以選擇互聯網這個渠道去進行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消費,主要是因為網絡文化消費具有一些無可比擬的優點。首要的原因是互聯網使用更方便,搜尋信息快捷;其次是使用互聯網價格低,實際上很多信息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獲得;第三是網絡文化信息內容豐富,選擇余地大。第四是低年級大學生更偏好使用移動互聯網,即他們更喜歡用手機而非電腦上網,智能手機的便攜性、上網的方便性是大學生使用手機上網的主要原因。調查發現大學生使用手機上網,可以方便閱讀動態資訊,隨時了解好友情況。由此推測,移動互聯網文化消費將成為未來大學生及其他年輕一代網民進行網絡文化消費的一種重要途徑。
(二)通過網絡志調查發現,大學生更多地是基于個人喜好選擇互聯網文化消費的類型和內容。通過網絡志在線觀察和訪談百度貼吧的吧友,發現大三、大四等高年級大學生中只有少數是基于實用目的選擇互聯網文化消費類型的,而大一、大二的低年級大學生則全部基于個人喜好選擇其網絡文化消費類型。在網絡文化消費內容方面。男大學生的網絡文化消費內容基本是以看網絡電影、搜尋信息(包括新聞信息和專業信息)、打網絡游戲為主,女大學生的網絡文化消費內容更豐富些,除了觀看網絡視頻、聽音樂和網絡聊天外,還會有閱讀電子書、刷微博、打網絡游戲等活動。可見大學生特別是普通高校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的類型和內容還大多以休閑娛樂、社交等為主,大學生開展網絡文化消費的消費層次和結構還有待改善和提升。
(三)百度貼吧大學生網友在對當前網絡文化消費環境的評價中,有62.5%的大學生網友評價為“一般”,25.0%大學生網友評價“好”,12.5%大學生網友評價為“差”。可見大多數大學生認為國內的互聯網文化環境還有待改善。高年級大學生認為專業類或學術性網站文化環境普遍較好;在調查學生對其接觸到的互聯網涉性類信息的態度時,高年級和低年級大學生所持意見有差異,絕大多數一、二年級大學生尤其是女生直接選擇關閉和刪除這類信息,認為其有害身心健康;而高年級大學生尤其是男生則認為應理性看待這類信息的傳播,認為有的健康保健類網站也會傳播一些性健康和性心理相關知識,但是也有一些網站為了增加點擊率,會采用夸張的方式傳播一些低俗的黃色暴力信息,對青年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嚴格監管,開展凈網行動,同時學校方面應加強對大學生健康和性知識的科學教育和引導。
(四)在線下深入訪談中,大學生們對互聯網上外來文化的傳播和滲透的看法,大都能持比較理性和和客觀的態度。一方面,他們認為外來文化的互聯網傳播有利于實現跨文化交流,使青年大學生能接受世界優秀文化的熏陶,以更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看待世界。當然被調查的大學生們也承認,這些外來文化的傳播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改變著青年大學生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甚至是價值觀。從另一方面看,一些大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大學生也擔憂與外來文化迅猛的網絡傳播相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傳播無論在內容、形式和影響力方面還有很多不足,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力還有待加強。
(五)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及互動對象也有一些新變化。在互聯網時代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青年人的文化消費方式、渠道和內容更多地受到同齡人,如同學、朋友特別是舍友的影響,而其自身的互聯網文化消費模式也同樣會對身邊的同學和朋友產生影響。網絡志調研發現,在百度貼吧中包含有各種話題的貼吧,如在考研貼吧中一些準備考研的同學不僅獲得了考研資料信息,了解其他考研同學的動態,更從中獲得了吧友們在情感生活上的支持和幫助,考研貼吧使得他們的考研生活變的不再枯燥。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如果能有效地利用互聯網工具與青年大學生開展平等的互動交流,對于影響和引導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可能更有益處。
(六)大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度逐漸提高。從某種程度上看,手機上網的便利性,也對大學生主動了解社會時事政治,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如作為每日新聞熱點吧一員的耿同學,是某本科院校大二的男生。在馬航事件調查期間,他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馬航事件的最近情況。他說自己幾乎每天都會登錄百度貼吧的每日新聞熱點吧,和吧友們一起討論新聞熱點,并發表自己的見解。他講到之前更本不會關注時事熱點,現在越來越喜歡在貼吧里和吧友分享自己對新聞的看法。現代大學生的信息渠道很寬,尤其是網絡媒體的普及推廣,使得他們遠比過去時代的大學生有了更便捷地接觸社會的渠道和方式。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和成長中的新一代,新聞時事、國計民生也自然成了他們深入關注和關心的話題。這也提示高校宣傳部門、學生管理部門以及相關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時事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時要學會采用新工具和新方法,以平等的視角,開展動態時事政治信息溝通和思想交流,這樣更易于被學生接受。
作者:陳一丹孫振權林亞杰楊劍英單位:淮陰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