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經濟下的傳統景觀改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寬窄巷子的改造
2003年,成都市寬窄巷子歷史文化街區主體改造工程確立。按其規劃控制面積為479畝,共45個院落,核心保護區108畝,“修舊如舊、保護為主”,“原址原貌、落架重修”。在保護原始建筑及風貌的基礎上,形成以休閑、旅游、娛樂為主,具有鮮明地域特色與巴蜀文化的復合型文化商業街,并最終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廳”內涵的“新天府少城”??傮w改造著重于三個方面,一是開發、二是經營、三是融資。在開發方面,著重“整舊如舊,整新如舊”。街區形態的保留為整體風貌奠定了基調,街道在形制上屬于北方胡同街巷,延續了清代川西民居風格,主要特點是“魚脊骨”式的道路格局,從而奠定了安靜、休閑的生活基調。民居內部具有川西風格的庭院形態也基本保留,如:窗扇、雀替、垂花柱等從細節上再現了老成都的生活韻味。在開發過程中,從巷子里遷出了大量的居民,再往里重新置入了與現代城市相匹配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消費理念。功能重組后的空間大量用于餐飲、休閑、娛樂、服務等,這些功能形態與原來的居住空間相結合,使商業活動也因為空間的氣質感而更具有獨特的魅力。在經營方面,則側重于文化+商業+旅游的模式,并借鑒了上海“新天地”的模式——公共空間的嵌入與空間模式的轉換,統一協調保護區范圍內的經營行為、廣告、店招以及經營過程中的裝修風格和材料等,塑造整體品牌形象,最終實現無形資產和總資產的升值。
在融資方面,則采取了“一方控股多方入股”的方式。籍此,在策劃、規劃設計、建造、經營運營、投融資等方面,為項目的保護、改造、運營和生存提供了成功的基礎。2008年6月14日,汶川512地震后一個月,宣告改造完成的寬窄巷子正式對市民開放。因其“寬巷子——老成都的‘閑生活’;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币粫r成為成都的新地標,開放僅一個月的人流量即超過100萬人次,成為眾多以成都為目的地或中轉地游客的必去之地;同時也成功的拉動了四川在地震后旅游業的復興。改造后的寬窄巷子立足于成都傳統市井生活,依托北方胡同建筑,植入高端餐飲娛樂,集中了中、西式特色餐飲、茶藝,西式咖啡、文化創意產品展示、零售、酒吧。寬窄巷子自開巷以來,月均人流量穩定在80萬人次以上,成功地給傳統園林的保護和改建樹了一個典范。成都寬窄巷子與上海新天地比較研究針對此類型的景觀,即在歷史保護區域,進行保護性和創造性修復,并融入新的功能,在全國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同時也有不少失敗的案例。在這里,本人選擇以“成都寬窄巷子”和“上海新天地”來進行比較研究,以期待了解成功背后的因素。在地產行業超過10年的黃金時期中,盡管很多城市中的保護地塊,因為商業逐利、短視、保護不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逐漸消失在城市肌理中,僅留存于有過切身體會的幾輩的記憶中,或者是專業書籍中。這一類項目的成功開發,無疑也給了很多城市管理者、城市規劃師、開發商、設計師以及更廣大的民眾信心——不是沒有更好的模式。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此類項目在醞釀和計劃中,其中就包括杭州的西湖天地、北京的前門廣場、麗江古城東區等。
二、寬窄巷子的景觀
網絡上關于寬窄巷子的景觀設計方面的資料相對極少,但介于現在所看到的成功案例來說,我們更愿意相信,這一項目的成功是源自更加廣泛的大眾,而非最終歸功于某個單位或者是設計師個人。當然,這其中政府及發軔者的方向把握和主導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前述一大堆涉及到寬窄項目的歷史、改造、同上海新天地的比較研究,或者以為本篇調查報告更多的是去闡述其它設計到歷史保護區規劃、改造,甚至是建筑、經營方面去了。但本人認為:景觀,或者說環境,本身既包含建成的物質環境,也包含生長的有機環境;這些跟建筑或者說建成環境是無法分離的。本人沒有去完所有的院落,就所考察到的來講,寬窄巷子的景觀是成功的。以下分別從幾方面來闡述。
1.硬質景觀方面:主要涉及到廣場、鋪設、樹池、水池、景觀墻等。主要的三條街道在鋪裝設計的材料使用上采用了同建筑匹配的本地材料,同時采用傳統的鋪設方式和圖式。另在重點的轉折或者是“魚骨形”的次道上,進行必要的強調和變化,如加入小青磚的傳統鋪設紋樣等,這些都能夠跟建筑環境很好的配合起來,喚起人們對傳統街道的記憶。在道路上也加入了現代的元素,如點式LED燈的應用,使傳統與現代進行了有機的結合。種植池、水池構造、景觀墻等的設置、建造材料方面也恰當的使用拆除的小青磚、小青瓦、石灰等,以傳統的圖式和砌筑方式進行建造。
2.水景方面:因為項目本身的特性,使用水景是非常的克制的。也作到了因地制宜、因需而設,讓傳統要素、功能、美學有了良好的平衡和結合。水景包括有西廣場的跌水水景,轉折節點的水景,內院里的結合“陽溝”做的小型水景,以及各個院落根據需要而設置的水缸、小型靜水面等??偟膩碚f,水景的設置沒有突兀之感,因地因需而設,雖小而各有情趣。
3.種植景觀方面:寬窄巷子的種植按照空間的構成來分可簡略的分為三類,廣場人流集散區域,線性的街道區域、院落內的小塊及點式種植區域。在功能上和美學上皆能兼顧。原有的一些大樹在改造過程中也有不少得到了良好的保護。品種上也延續了傳統的品種。歷史上寬窄巷子內外遍植樹木,葉圣陶先生在1945年3月寫的《談成都的樹木》中曾描述“少城一帶的樹木真繁茂,幾乎是房子藏在樹叢里,不是樹木栽在各家的院子里。山茶、玉蘭、碧桃、棠,各種的花顯出各種的光彩,成片成片深綠和淺綠的樹葉組成錦繡”,頓覺杜甫筆下“東望少城花滿煙”的情景就是如此。實際上,若就種植面積論還是很小的,幾乎都是見縫插針的種植,只是因為時間的積淀,大多幾乎能一木成景,冠蓋數米甚至數十米,才成此景象。改造后的種植,為力求還原寬窄巷子的植被景觀,因建筑物較多,花木不可能密集種植,因此有同種植物少數植株進行叢植,如叢桂之內,不以其它花木雜之。或采用幾種花木少數植株進行群植,如在粉墻前面豎以湖石,再配置芭蕉、翠竹和其它花木,使富于詩情畫意,或在大樹周圍用磚石砌成花壇,雜以各種花卉,或在漏窗、景窗前配置園林植物,使之構成一幅幅生機盎然的圖畫。尤其在庭園中還運用盆花以彌補永久性灌木景觀缺乏變化的不足,開花季節,選擇佳種,置于臺階回廊兩側,或置于客廳、書齋內,使園景更加美麗而又不失季相變化。
4.景觀照明方面:功能性的照明多以各院落掛上各種傳統燈籠的方式,因街道的尺度不大,依然能滿足照明的需要,且自成氛圍。同時在地面上也輔助LED點式照明,不知清爽月夜下行走,能否感受到與天上漫天繁星交相輝映的感覺。種植池里也增加了現代的射燈,LED輪廓燈等,在夜晚,有別有一番逸趣。
三、結語
通過本次較認真的實地考察,并花大量的時間搜集整理網絡資料,收獲著實不小。結合當下的現實,也感觸不少。一則是保護區域的景觀設計實際上也是大有可為的,當然不僅僅是景觀設計,也包括規劃、建筑設計乃至室內設計、圖案設計,同時對保護區域的保護、利用、傳承也是大有好處的。不是像很多區域那樣,推掉一切、推倒一切,用挖土機鏟平了重來,而是可以容舊立新,甚至寓新于舊,既保護了文化,傳承了文明,又能于當下的商業生活緊密結合,獲取商業上的成功。上海的新天地,也是改造其舊有的居住功能,賦予其新的商業價值,在這一點上,兩個項目采取了同樣的立場。再則是保護物質文化建成環境,也就是在真正意思上保護文明和傳承文明。這也是需要一種對文化的堅持,也需要艱苦卓絕的付出。惟愿有更多的有良知的建設行為和設計行為,商業的成功不只是建立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上的。
作者:尤志單位: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