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銀行業不良資產證券化現狀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余額和不良資產率都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但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問題越來越嚴重,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不僅影響其自身的流動性與盈利性,更嚴重的是不良資產還會影響到商業銀行的安全性,甚至會給整個金融體系帶來風險與動蕩。在當前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信用風險不斷暴露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工作,對化解金融風險、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本文對我國銀行業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如何更好推進不良資產證券化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銀行業;不良資產證券化;現狀分析
1不良資產證券化概述
不良資產證券化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銀行業內部的壞賬,是美國最先實施并取得一定效果。而后其他各個在處理銀行壞賬的時候紛紛效仿這種做法,將銀行體系內的不良貸款證券化,然后通過證券業分散出去,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內部的許多壞賬。2016年,我國重新啟動了不良資產證券化,以期解決我國銀行業內部不良資產比例和不良貸款率持續攀高的問題。而進入經濟新常態后,由高速增長改為中高速增長的新模式下,加上經濟結構的調整,原有的如壞賬核銷,現金收清的處理壞賬的方法已不能滿足要求,因而需要借助國外常使用并效果良好的不良資產證券化來增加資產流動性并順應當前新的經濟形勢。不良資產證券化是指將金融中介機構持有的流動性較差,可以產生未來現金流量的非標準化不良資產通過資產重組、風險隔離和信用增級等操作轉變為高流動性的標準化證券,最終在二級市場上出售的過程。
2我國銀行業不良資產證券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資產定價技術不成熟
從當前市場實踐以及理論研究成果來看,對于不良資產定價主要有三種模式,即賬面價值法和賬面折扣法,市場定價法和數據分析定價模型法。從我國當前試點銀行發行的不良資產證券的發行價看,幾乎都是折價發行,而這算價格的高低影響著證券產品的發行和回收,當折價過低,會降低商業銀行的回收率,而折價過高則會讓影響發行量和購買量。因此,大多數銀行選擇折價1.5~5.5這個區間。而通過數據分析建模對資產進行定價的方法,在專業性機構中使用較為廣泛。對于市場定價法,因為我國當前不良資產證券產品市場不夠完善和成熟,交易量和流通性等不足,因此這種方法暫時不可取。從實際情況看,優先級的高低決定了發行的難度大小,高評級的產品不僅發行容易,也收到投資者的青睞。而刺激定價難度大,基本是由資產管理公司認購并轉手發行,類似再包裝形式,專業機構鮮有認購。
2.2評級的難度大
信用評級是不良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可以說評價的結果直接影響資產證券化的發行,購買結果。從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方來說,信用評級決定了是否能順利發行自己的產品,而對投資者來說,評級是對所要購買產品的直接認證,可以了解購買產品的風險大小。在國外的評級機構起步早,體制完善,市場健全,因而有較強的權威性。但在我國,因為信用評級起步晚,加上制度和市場的不成熟,政策導致獨立性不強等原因,依然沒有形成成熟的信用評級體系。除此之外,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質量參差不齊,貸款期限各不相同,風險也難以具體量化。而且由于復雜的經濟發展背景,不良貸款的信息資料模糊,不在記錄等,都是當前的評級機構不可把控和清查的,因而當前我國對于不良資產證券化的評級難度較大。
2.3不良資產證券存在滯留性
我國目前證券的現狀是,銀行市場可以發行證券,且銀行只要有足夠的資產支持,就可以發行證券,但是銀行市場發行的證券又不能和證券市場發行的證券互通交易,這種情況導致不良資產證券的換手率極低,使得投資者們不認可不良資產證券,投資者們沒有強烈的交易意愿,甚至是消極的交易態度。這也導致了我國國內發行的資產類支持證券存在滯留性,目前針對我國不良資產的個人投資者很少,基本都是金融機構進行投資,超過六成都是銀行的投資,這雖然減小了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的風險,但是也使得使銀行的不良資產證券風險加大。而在西方發達地區,針對不良資產證券的投資大部分是個人投資,這樣就把風險留在了銀行體系的內部,加大了購買不良資產證券的風險,但也降低了不良資產證券化分散銀行風險的能力。
3促進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進步的對策
3.1抑制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的滯留性
想要抑制住不良資產支持證券得滯留性,就要針對問題的原因找出對策,首先應該將銀行證券市場和證券市場進行交易互通,形成一個新的市場并加以規范管理,制定相適宜的制度,這也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加入這個市場,這樣不良資產的支持證券風險就不會滯留在銀行內部,就會被分散到不同投資者中。由于資產類的資產支持證券在國內市場中還比較新穎,許多投資者們盡管在股票、債權等金融類市場投資多年,但是針對這類新穎的證券可能還不熟悉,沒有一定的識別能力和對其風險的防范能力。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鼓勵符合條件的國外投資者進行投資,促進投資者之間的交流溝通,學習到國外投資的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的經驗。
3.2促進主體發展,擴充市場規模
針對市場的規模問題,應該使銀行的不良資產證券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想要擴大市場規模,就要保證銀行在擴大規模上擁有足夠大的動力和能力,促進銀行的有力監管力度,在稅收制度方面激勵銀行擴大規模,甚至將此標準納入考評制度,循循善誘,促進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大力提升銀行的核心發展技術,通過經驗的積累和借鑒,提高銀行的資產重組能力、防控風險的能力,信用增級能力和定價能力,尤其是針對銀行的資產類證券的發行,要不斷提升發行的效率,政府等相關監管機構也應在此過程中進行分類管理,提升效率。
作者:王珂;汪淑娟 單位:云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