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馬克思經濟學邊緣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最近,在一個自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網站上,貼出了許多支持劉國光先生的文章。有一篇署名丁冰的網文,最具典型性,題目叫“此帖為廣告帖!!!!!!點擊后出現病毒后果自負!人對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不能不聞不問”(見附錄)。在該網“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封神榜里,沒有“丁冰”的大名。不過,即使“丁冰”的大名榜上有名,也不排除其它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對他的文章持不同意見。在該網上就有關于高鴻業先生的訪談錄:“高鴻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什么樣的經濟學”,高先生的意見就與丁先生不一樣。大家知道,無錫人孫冶方,謚號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但據我所知,他在世的時候,中國上下曾經稱他為“修正主義者”,即假的馬克思主義者,而且在社會主義國家的監牢里住過相當長的時間,現在他和許多曾經批判過他的同行們一起,加入了封神榜行列。活著的時候人們稱他為真馬克思主義者,死后改稱他為假馬克思主義者的肯定也存在。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常常強調,西方經濟學是西方社會的“上層建筑”,作為上層建筑,它宣傳“資本主義的合理性和優越性”,是一種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上層建筑,反映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宣傳“社會主義的合理性和優越性”。兩種意識形態是水火不相容的,所以西方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也就必然水火不相容。這樣就把關于經濟學理論上的學術爭鳴一下子上升到意識形態領域里的階級斗爭高度。這樣的有意識拔高斗爭形式將會帶來什么后果,象孫冶方這樣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們自己的體會應該比我們這些小人物更深刻。
確切地講,目前出現在教育領域的所謂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被邊緣化正是這些自命不凡的歷代中外“極左”人物所造成的。他們以馬克思主義者自居,壟斷了馬克思主義的解釋權,黨同伐異,在學術領域推行霸權主義,斷送了馬克思經濟學說的發展機遇。本文打算舉些小例子,說明所謂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被邊緣化實在是因為有意無意的內外呼應造成的。
占有不少學時的西方《宏觀經濟學》,里面有相當篇幅是講解凱恩斯的投資乘數公式的,可以說它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基礎。書中講,假定把國民收入Y分解為消費C和投資I兩部分,即Y=C+I,再假定消費C占國民收入Y的比例等于b(0≤b≤1),即C=bY,于是得到Y=bY+I,移項得到Y-bY=I,或者Y(1-b)=I,或者Y=I/(1-b),令K=1/(1-b),稱K為投資乘數,進一步得到Y=KI,這個式子的增量形式為ΔY=KΔI,其經濟意義是:投資增加ΔI,國民收入將會增加K倍的ΔI。例如,假定消費占國民收入的比例b等于0.8,則投資乘數K=5,也就是說,投資增加1億元,國民收入將會增加5億元。還有許許多多變形的投資乘數公式,大同小異,計算出來的乘數都是大于1的,也就是說,投資增加1億元,國民收入的增加值將會超過1億元。(這有事實支持嗎?——本文作者質疑)
現在請問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西方《宏觀經濟學》里講的這些“乘數理論”中,哪一點是反映“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哪一點是為資產階級利益辯護的?哪一點不科學?如果抽象不出“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也可以指出其技術性錯誤或者邏輯性錯誤。如果這也說不出,那也指不明,就是對凱恩斯缺乏感情,那怎么以理服人呢?如果祭起憲法武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此帖為廣告帖!!!!!!點擊后出現病毒后果自負!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不服就治罪,那人家只得口服,但心里的疑問還是依然存在。
上面舉了投資乘數的例子,如果你對這個例子說不清道不明,被迫承認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以“借鑒”的,是可以“存菁”的,那“消費乘數”呢,“政府購買乘數”呢,“外貿乘數”呢,“貨幣乘數”呢,“LM曲線”呢,“IS曲線”呢,“LM—IS曲線”呢,……這些不都是可以“借鑒、存菁”的嗎!這些不都是要學習的嗎?這些不都是要課時的嗎?西方《宏觀經濟學》要課時,西方《微觀經濟學》不也是要課時的嗎?有位金融專業教授在電視上講:商品的價值是貨幣,貨幣的價值是利率。你也許認為這種西方金融學只是研究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表面現象,其目的是提供改善經濟運行的對策,以便挽救瀕臨滅亡的資本主義社會,然而你又提不出根據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原因或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原因演繹的金融學,被迫承認對外表的研究也是有用的,就好比日規可以計時,而不問究竟是地球繞日運動還是太陽繞地球運轉,這不玩完了,西方金融學還得學,還得要安排學時不?如此這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變成空中樓閣,不被邊緣化反而是一樁奇怪的事。
還有一點要提請學者們注意,縱然你根據市場經濟的內在原因演繹出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而得到的結論、公式和人家按市場經濟的外部現象演繹的庸俗經濟學的結論、公式一樣,那功勞還只能記在人家帳上,因為人家是首創。——這一點涉及學術道德問題。當然,如果演繹出了不同或者相反的結論,那是另外一回事。例如,不少西方經濟學書中提到的:對常數規模回報的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其最大化利潤等于零!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就舉過反例子,證明這個結論是錯誤的。假設常數規模回報的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取下面形式:0.8(K↑0.6)(L↑0.4),這里(X↑α)表示X的α次冪,K為資本,L為勞動力數量,利潤公式如下:Π=0.8(K↑0.6)(L↑0.4)-0.1L-0.2K,不妨把L=5,K=50代入這個式中,得到Π=5.424,利潤不等于零,也不小于零,而是大于零。很多西方經濟學老拿最大化利潤等于零說事,這倒有些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味道,因為最大利潤都是零,那還有什么剝削可談?
總而言之,光在意識形態上打主意,捉摸人,不利于馬克思經濟理論的發展,難免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孔夫子講:“水清就洗帽纓,水濁就洗腳,這都是由水自身決定的”。馬克思經濟理論自身的問題,使得它很難適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經濟現實,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在堅持其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改變其形式,發展成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科學理論,對當今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才有指導作用。
(lu_shan_min@)
附錄:此帖為廣告帖!!!!!!點擊后出現病毒后果自負!人對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不能不聞不問丁冰
劉國光這篇文章使我感觸很深,他提出來的雖然是經濟學教育問題,但實際上是關系著我國整個國家和社會的意識形態問題,也是我們此帖為廣告帖!!!!!!點擊后出現病毒后果自負!的精神支柱問題,所以也是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的社會主義前途和命運的問題。他所提出的一些問題,比如高校的經濟學教學與研究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了,這是非常嚴重的。據調查有許多高校理論經濟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程體系中的總課時,西方經濟學的課時大大超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教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老師講起來也覺得沒有勁,學生也不愛聽。有同志在對高校經濟學教學調查后發現"教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老師是東倒西歪,教西方經濟學的老師是東拉西扯,學生聽起來是東張西望",所以說現在的教育陣地不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而是西方經濟學占據主導地位。這個情況為什么會出現,第一就是西方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處心積慮想西化我們。他們怎么西化我們呢?美國中央情報局有個對我國實施和平演變戰略的"十條戒令",其中之一就是要摧毀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而作為他們馬前卒的,最典型的一個就是張五常。他居然能在大陸講,要在馬克思主義的棺材上再釘上一個釘子,對馬克思主義的仇恨可以說是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但這樣一個人,居然能在我們神圣的社會主義大學的殿堂給他提供講臺,不僅是大學,還是中央黨校,不僅在北京,還遍布全國。
當然除了國外的因素外,還有我們教育系統的責任,我們的領導對于教育到底是馬克思主義還是西方經濟學為主,確實不甚明確,出現了馬克思主義邊緣化還不聞不問,我覺得是應該要承擔這個責任的。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相當一部分人對馬克思主義和西方經濟學認識不清楚,比如說在回答什么是經濟學問題的時候,他的回答就是西方經濟學,馬克思主義一點地位都沒有,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不是經濟學;還有的在回顧我們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這段時期的經濟問題的時候,他就說完全沒有經濟科學的指導,這就完全否定了我們那個時期的經濟建設是在馬列主義、思想,其中也包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指導下進行的事實。我們那時候無論文科、理科,都普遍開設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課程,甚至干部學習中也是重要內容之一。他說那個時代沒有科學的指導就是說馬克思經濟學不是科學。有的人是承認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存在,但是它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經濟學相提并論,說這幾個經濟學的理論體系都各有片面性,也各有科學價值,所以他主張要把這三個體系加以綜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有什么片面性?他是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最完整、最科學的理論體系。我們反觀西方經濟學,它的理論體系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具有辯護性,和庸俗性,這么兩個根本對立的體系怎么能夠綜合?怎么把他綜合起來就是一個新的科學?我們不否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也要吸收西方經濟學的某些方法,并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和發展自己,但是要批判地吸收,而不是綜合的問題。但是西方經濟學卻絕對不可能吸收馬克思經濟學的科學理論體系,不可能透過資本主義的經濟現象去揭示其經濟本質,揭露剝削與被剝削的經濟關系,更不可能主張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如果它敢于承認這些,它就不是西方經濟學,而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