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辦高校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民辦高校要培養(yǎng)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就需要進行教育改革,而其中的課程改革是重要的一部分。成本會計作為財會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所以,對其教學改革應注意教學內容中理論的擴充與完善,還需要注意實踐性教學的強化與充實。同時針對應用型的特點,擴充學生知識面,了解行業(yè)前沿也十分必要。本文根據目前成本會計實踐教學中隱藏的問題進行思考,對教學實踐的改革做出了相應的研究探討。
【關鍵詞】民辦高校;成本會計;實踐改革
1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成本會計是一門理論性強、方法體系復雜、實踐性突出的專業(yè)主干課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其應用范圍與內涵也在不斷地延展,越來越廣泛地被行業(yè)和企業(yè)、政府、組織所采用。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學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主干課,其特點是其實務性強,特別強調實際應用。但是,我國許多高校成本會計教學中,普遍存在著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現象,側重于成本核算知識的介紹,忽略了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不利于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培養(yǎng)。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難和市場上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供給不足的矛盾已經十分凸顯,解決就業(yè)結構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國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經明確:國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學校中,將有600多所轉向職業(yè)教育。這些轉型的學校將以“就業(yè)為導向”,培養(yǎng)技術技能型人才。民辦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重要的一部分,大多以應用型教育為主,所以民辦高校如何進行課程改革,尤其是實踐教學改革就尤為重要[1]。
2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為何要改革的原因
1)“雙師型”教師缺乏。在當前的成本會計學的教學中,教師出于課時的限制,為完成教學計劃而縮減教學內容,過多注重對傳統成本會計學方法理論的介紹,忽視不斷涌現的新型教學方法,難以做到與時俱進,更無法結合企業(yè)管理實際,理論與實踐難以統一。成本會計學是包含對成本的預算、計劃、決策、核算、控制、分析等方面職能的綜合管理型學科,各項職能相互作用,共同影響企業(yè)的生產和經營管理。然而,學生并不能全方面的了解掌握其職能,往往過多的注重學習成本的理論知識和計算方法,對成本會計學的運用過于死板、局限[2]。多數民辦院校教師教學資歷尚欠,很多教師都是從學校學習畢業(yè)后直接進入學校實習教學,缺乏在社會上的經驗。然成本會計課程中實踐教學的內容較為重要,教師不僅需要有較強的專業(yè)知識能力,還需要在實踐實訓中有全面的操作能力。有些教師不具備“雙師型”的標準,對企業(yè)工作流程需要、專業(yè)技能實踐操作能力儲備的掌握不深入,在成本會計中的教學也是停留在課本表面知識上,缺少對學生實際訓練的教育指示,導致學生在學習成本會計時缺乏實踐技能,這很可能會直接引發(fā)學生進入企業(yè)實習后的一系列問題。
2)教學實訓缺乏。成本會計是一門實踐性要求高、技術應用性強的課程,它不僅要求學習專業(yè)理論知識,還要求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但目前的成本會計的教學偏重理論,一般在課堂傳授理論知識,教學計劃不跟隨理論課進度來設置實習實訓,學生缺少實習實訓的機會。在部分高校中,對實訓的重要性意識已經慢慢有所提高,因此在會計做賬中開設了模擬企業(yè)手工做賬、會計電算化實訓課程。但是在成本會計課程中卻沒有開設,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降低了學生在專業(yè)方面的主動性,就算有的學院有安排一定的實踐課,但為了期末考試得到合格的成績,學生教師都忙與對考試的復習,所以會忽略實踐的必要,使得學生最后學習效果并不優(yōu)良[3]。
3)實訓實踐的模式不正確。開展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活動的根本目標是為了向企業(yè)提供專業(yè)性成本會計人才,所以該專業(yè)的教學內容也應以符合企業(yè)實際需求的內容為主,積極與企業(yè)溝通,依據其實際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并且結合會計領域的動態(tài)開展教學活動,使學校培養(yǎng)出的成本會計人才是最符合企業(yè)需要的類型,提高人才與企業(yè)的銜接性,確保成本會計人才能在最短時間內適應企業(yè)并為企業(yè)做出貢獻。學校需要清楚認識到這一現實,成本會計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最終是要到達實際崗位中去,所以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他們更快適應工作崗位而展開,同時幫助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快速成長并做出成績[4]。目前是有很多學校會開展實訓教程,但是教育的模式存在了很多可觀的問題。比如學校成本會計實訓中,老師負責提出實訓題,學生負責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根據相應的核算方式,計算其成本。看似采用了雙教育的模式,但這種模式對學生的專業(yè)實訓技能并沒有很大的作用[5]。
3改革方法
1)引入ERP進行成本核算。ERP(企業(yè)資源計劃)是由美國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GartnerGroupInc提出的一種供應鏈的管理思想,它的作用處理除了已有的生產資源計劃、制造、財務、銷售、采購等功能外,還有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業(yè)務流程管理,產品數據管理,存貨、分銷與運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定期報告系統。目前,在我國ERP所代表的含義已經被擴大,用于企業(yè)的各類軟件,已經統統被納入ERP的范疇。它跳出了傳統企業(yè)邊界,從供應鏈范圍去優(yōu)化企業(yè)的資源,是基于網絡經濟時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統。在成本會計實踐教學中的作用有:①加強成本預測體系建設,確定成本目標。②優(yōu)化成本計劃方案設計,制定成本方案。③完善成本控制方法體系,加強成本管理。④完善成本核算計量程序,強化成本分析。⑤完善成本會計審核機制,強化會計報表管理。2)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模式得到創(chuàng)新為體現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要求,課堂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課前先把任務資料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提前閱讀,認真思考,讓學生帶著任務、問題進課堂,教師以完成任務為目標開展教學。實踐教學既采用仿真案例和實訓項目,展現仿真任務,也布置具體的實習任務,到工廠去真實操作,實現課堂和實習地點的一體化。為提高各類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每次實踐都任務明確、計劃周詳,由專任老師與實習單位老師共同指導,實踐成績由學校和實踐單位指導教師共同考核決定。
4結語
成本會計是在繼承傳統成本會計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會計理論,是傳統成本會計在物價變動環(huán)境下的延伸和拓展,將成本核算與生產經營有效結合,具有不同于傳統成本的會計程序和會計方法,可隨經濟環(huán)境的改變而及時反映資產價值變化。總之,社會各行各業(yè)對成本控制等成本管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應用型民辦高校成本會計教學需與時俱進,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效銜接,才能為社會輸送優(yōu)良的會計專業(yè)技術人才。南昌工學院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成本核算》課程改革之理實一體化教學研究,課題編號:NGJG-2015-15,課題主持人:胡梨花,課題所在部門:會計學院。
參考文獻
[1]許捷.基于崗位能力培養(yǎng)的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財會教育,2012,(10):115-116.
[2]周松.本科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88-90.
[3]徐敏,朱盛萍,李朝光.民辦高校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企業(yè)導報,2014,(10):120-125.
[5]張玉娟.應用型本科院校成本會計教學改革探討[J].考試周刊,2014,(58):11.
[4]張秀華,梅璐璐.轉型發(fā)展下民辦高校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7,(7):389.
作者:廖悅;胡梨花 單位:南昌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