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統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展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傳統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近十年在中國得到迅速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虛擬現實等以互聯網科技為依托的創新技術層出不窮,正在推動社會發生重大變革。財政部大力推行管理會計,企業也大都通過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財務轉型升級。但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運營過程中各種矛盾日益突出,本文旨在創新時代背景下,進行傳統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展方向的探索。
關鍵詞:財務共享;變革;發展趨勢
1傳統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展中的矛盾
1981年福特公司創建了第一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2005年中興通訊成為第一家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中國企業。共享服務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在我國正快速發展,成為集團企業財務轉型的必然選擇和主要內容。回顧共享服務中心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共享服務模式產生于工業革命時代,體現著工業時代思維,具有典型的工業化革命時代特征,即中心化、集中化、規模化、效率化、標準化。如果把共享中心比作為“會計工廠”,這個工廠生動地體現了工業化時代以會計核算作為產品的流水線作業方式,實現了會計工作因分工細化帶來的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但我們也要看到,雖然企業的財務組織、工作場地和工作方式發生了變革,但這些變革并未改變財務工作實質,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財務管理模式。隨著互聯網科技飛速發展,創新技術層出不窮,成為推動社會變革的主要力量,財務管理怎樣借助新技術實現融合創新,成為擺在傳統共享服務中心面前的矛盾和亟待解決的課題。
2傳統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存在的困惑
2.1基于核算會計集中搭建的共享平臺無法滿足管理會計業務需求
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是為了解決會計核算工作低效低值問題,把核算業務從原有的組織分離出來,集中到共享服務中心進行標準化、流程化、集中化處理,聚焦的是如何提高會計核算業務效率。并未從企業財務管理一體化建設的角度進行財務信息系統整體規劃和分步實施。共享服務中心步入正軌后,戰略財務、業務財務的管理職能逐步分離,在與共享財務交互過程中,經常出現職能邊界模糊情況。財務會計需求尚未充分滿足,管理會計需求不斷增多,而共享平臺功能單一,因業務拓展受限造成問題層出不窮,使共享服務中心搭建基礎受到挑戰。
2.2會計體系與管理體系之間的矛盾在共享系統中難以融合
會計體系是準則導向、披露導向,使用歷史成本,共享平臺處理的是歷史信息,自然體現的是歷史觀,而管理體系是業務導向、管理導向,ERP系統數據主要記錄業務發生過程,使用公允價值,體現了實時信息管理,對于預測未來具有價值。共享系統較易實現財務視角信息加工和輸出,難以實現管理視角信息統計和整理,但往往管理視角信息對企業至關重要,是實現業財融合的關鍵所在。
2.3財務工作模式與新興商業運營模式之間存在沖突
事前審批、事后報賬的業務流程和財務核算模式設計仍沿用共享統一平臺建立之前的,幾乎是線下模式平移至線上。體現的是流程管理、事后管理,而在新興商業模式中,交易平臺價格靈活多變,需要財務在業務發生過程中實質參與,業務的即時性和財務的滯后性之間時有矛盾發生,造成決策支撐作用薄弱。較為完整的系統性、結果性、定量性財務報告信息必須在會計期末提供,不能實現實時報表出具。另外,共享平臺數據應用范圍、分類標準、開放尺度沒有設計考量,造成數據易用性與安全性之間存在一定矛盾。
2.4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之間對接存在矛盾
財務信息質量受制于業務信息質量,共享中心會計業務部分實現的標準化、流程化作業,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財務數據質量問題。在信息共享建設中,很難實現企業幾十個ERP系統與財務系統的全面對接,已對接的ERP系統因數據維度少無法滿足財務核算需要,必須進一步加工優化。與財務密切關聯的所有開戶銀行數據對接難度依然較大,使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在物理層面存在隔離。客觀上,造成系統對接程度決定了業財融合程度,決定了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深度挖掘與應用程度。無法打通系統壁壘,實現數據共享,就無法消滅紙質數據源,必然造成自動化提升有限,多重錄入、重復審核、操作復雜成為共享中心多被詬病之處。
2.5服務職能與服務方式之間轉型存在不暢
共享平臺使報銷業務從臺前走向幕后,但共享中心會計工作的服務職能不僅沒有改變,在服務核算用戶的基礎上還增加了服務戰略財務和業務財務的范疇。服務場景、服務方式、服務對象和服務產品的改變考驗著共享服務職能是否完美轉型。面對面服務變為背靠背,信息化服務特點決定了用戶體驗成為最重要的關注點,易用性極大地考驗著共享平臺設計、建設和運行能力,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需求越來越高,迫切需要以系統功能完善、服務產品優質及溝通渠道暢通作為新形勢下的服務支撐。
3互聯網思維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影響
互聯網革命正顛覆著所有的商業邏輯,我們要抓住網絡世界“互動、聯接、網絡”的本質特征,深刻理解“大智移云物”為代表的新興技術。互聯網時代的去中心化、分布化、效能化、個性化、虛擬化、多元化,與工業革命時代特征形成對比和沖突。雖然共享服務中心體現了當下共享經濟的某些特征,但不能否認它具有深深的工業化思維烙印。如果依然沿用工業化的套路做企業,那么,即便你做的是機器人產品,本質上還是一個傳統企業;共享服務中心如果依然按照工業化思路進行傳統財務模式設計和運行,不能主動迎接變革大潮,顛覆過去,創造未來,即便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也依然是一個傳統的共享服務中心。
4財務共享模式發展趨勢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曾經是顛覆性的先進商業模式,在發展中遭遇到難題和困惑,依然需要敢于顛覆,繼續創新。這個創新依靠的是新理念的支撐和新技術的應用,“大智移云物”的技術發展帶來了一切可能性。
4.1改變社會化協作方式,“以人為本”成為主導模式
思維模式的改變是變革時代最大的改變。傳統財務共享中心是建立在以“業務為中心”思維模式下的,考慮的是如何讓業務按照傳統流程完成“財物”信息錄入和會計處理,而“以人為本”思維模式下,利用已成為商品伴隨信息的同步數據,通過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的信息共享,最終完成會計處理。現代財務共享中心“業務為中心”被“以人為本”思維模式所替代是時展趨勢,未來共享中心的建設運營模式必定從人本角度出發搭建,這既是智能時代的發展需要,也是未來財務信息系統發展的方向。業界普遍認同的共享中心理想的發展階段,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這背后思維模式的變化。從1.0時代傳統共享中心框架搭建,完成共享職能集中,到2.0時代通過數據體系、信用體系的建立,推動智能化、無紙化運行,再到3.0現代共享時代通過數據驅動業務,實現管理創造價值,更加強調了服務功能。
4.2建立綜合一體化智能共享平臺,打造無人工廠
改變定位格局,回歸企業管理屬性,探索財務共享服務新模式。成熟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夠使共享中心變為無人工廠,會計核算業務成為共享最基礎的底層支持平臺,同時搭建起智能化數據中心、人力資源、合同管理、采購管理、存貨管理、銷售管理等其他底層支持平臺,共同服務企業管理一體化需求,創建客戶導向、業務開拓、數據驅動的綜合一體化智能平臺,真正成為企業管理的有力助手,拓展服務企業前端的無限需求。
4.3完善全業務移動應用,實現移動辦公
企業類移動應用市場用戶已超過固定互聯網用戶達15億,移動設備正在成為新經濟體企業盈利的新工具,在5G技術廣泛應用后,用戶數更會以驚人的速度增加,財務信息系統應抓住發展機遇,創造適宜移動設備展示的可視化方式,創新實現數字、單據、表格、影像等財務特征的應用,激發更多效能需求,使移動辦公成為常態。未來企業大量SaaS應用集成在一個統一平臺,這個平臺可以是企業智能一體化共享平臺,集成了移動共享功能,實現移動場景應用,這個巨大的市場需求打破了時空限定,改變了工作模式,于無形中引導企業效能提升,有力推動企業實現差異化成本管控。
4.4建立數據網狀聯接,在云平臺上完成商業活動
應用云生態平臺聚合場景,眾多上、下游產業鏈合作伙伴在同一平臺直接運用信息系統進行網狀連接和業務開拓。業務上,洽談、訂貨、配送、售后等實現全過程數據采集,溝通效率提高、人工成本降低的同時為數據背后的后續交易創造機會,真正實現協同商務;財務上,按需提取、應用數據,實時進行會計記錄,實現會計流程簡化、數據質量提高,既消滅了虛假經濟業務,又積累了豐富的業務視角數據來滿足管理會計需求。財務人工智能把復雜財務問題分解成一些比較容易解決的子問題,再通過搜索和問題歸結實現求解,達到基礎決策的自動化。另外,銀行間信息化競爭程度呈現白熱化,數據聯通必將成為基礎服務能力,大大提高共享平臺與各商業銀行數據系統交互對接率,財務支付效率受益,實現記賬、對賬等更多的業務自動化與智能化處理,成為信用社會的維護者。
4.5確立生產高附加值數據定位,成為管理會計的堅強后盾
在大數據和云計算正成為新經濟時代的“石油”和引擎的背景下,共享中心改變生產傳統會計核算低附加值產品定位,充分依托數據資源優勢,以開發、生產綜合財務信息產品作為核心業務,注重數據產品輸出而非財務信息生產加工過程,通過開放、互動式服務,定制和開發更多高附加值數據產品,滿足核算會計、管理會計所需的合并抵消、報表披露、投融資決策、全面預算、績效評價、成本管控、風險控制等管理需求,高效完成會計基礎核算后助力管理會計職能發展。
4.6追求綠色環保,實現“無紙化”運行
數據中心、數字檔案的建設解決了各行各業信息化產生的大量數據存儲和管理問題,電子發票不斷沿行業推廣,最終完成全部電子化指日可待,而電子商務模式下商業數據信息(包括電子發票信息)與產品同步提供成為常態,電子商務平臺、銀稅平臺和各類信息平臺逐步發展成熟,共享中心通過數據資源共享、高效協同,能夠不斷降低辦公成本,更有條件追求綠色環保目標,實現財務“無紙化”運行,需要改變的僅是思維及習慣。
5結語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是一個持續優化的過程,再好的規劃設計方案也不能避免運行中出現矛盾和問題,財務與業務、財務與管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激烈碰撞將有助于推動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走向更深層次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鄧毅琳.互聯網對財務會計智能化管理探究[J].工業經濟論壇,2018(5).
[2]黃倩.信息時代會計資料無紙化管理研究及走向[J].財會學習,2018(9).
作者:高彬 單位:西部機場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