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危機視野下職教逆境解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因為用人單位的要求趨于嚴格,技工教育要強調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受金融風暴的影響,大多數企業沒有能渡過這次難關,許多小型企業都紛紛倒閉,有些大型的企業即便得以存活下來,也受到了不小的創傷。由于資金流動有限,企業不得不通過裁員來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對畢業生的需求也減少了很多。這就導致了就業崗位減少和畢業生數量增加的矛盾,面對這一局面,用人單位不得不提高對畢業生的要求,技術水平高,專業能力強,畢業前獲得高級技工證書的學生會成為他們擇優錄取的目標。在這樣情況下,大部分技工類學校畢業的學生的就業壓力也隨之增加,連第一個門檻都邁不出去,怎么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呢,這就給技工學校的發展帶來的很大的壓力,也督促國家對職業教育這塊更加的加大力度和投入。目前情況看,各個技工類院校的教學方面,給學生提供可實地操作實習的機會和空間小,部分學校雖然設立了機械加工專業,但學校連一臺實習的機床都沒有,學生的學習只限于“紙上談兵”,對這樣一個對要求實際操作量大的專業來說,想培養出好的技能人才,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要想讓職業教育走出困境,國家的支持和投資力度是重點。此外,各個技工類院校還可以自己聯系有實習條件的工廠,簽訂雙向合作協議,給學生提供動手實際操作的空間,這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能為國家解決部分職業教育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
利用出國留學生回國創業的契機,引導他們為國家的職業教育出一份力
由于次級貸款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的經濟出現萎縮,那些在國外的留學生迫于生活的壓力,紛紛選擇回國就業,于是引發了大量的海歸潮流。西方國家在職業教育這塊一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已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但這些留學生的回歸,雖然會和國內的在校生爭奪就業的機會,但也帶來了一些先進的技術經驗,國家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情況,讓他們帶動國內職業技工從業人員的深造學習,為以后的職業教育儲備人才資源。
加強政府部門對地方職業技工教育的重視,改善原來管理
不到位的情況首先,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目前的社會經濟體制還沒有完善,大量生源期待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鄉差距、就業機會、生活配套設置各地差距不一,導致大量的技工類院校的生源大多來自經濟相對落后的省市,同時,經濟發達地區可提供的就業崗位更多。因此,對于技工類院校畢業生而言,更多的人會傾向選擇留在城市。其次,就業問題也是目前職業教育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學生學習都希望畢業后能找到好工作,但當看到花錢學了技能后,依然找不到工作,那就會對職業技能的學習和培訓產生失望心理,這種現實結果的宣傳對職業技工的教育培訓是個嚴重打擊。另外,我國在教育制度上的缺陷太大,一些職業院校在設置專業時不夠新穎,沒有可塑造性,通常學生只有學習理論知識,很少有實踐,理論和實踐沒有充分的結合起來,導致很多畢業生在畢業之后,不能很快的適應工作環境。再次,職業教育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脫節,其重要原因在于當地政府對職業教育重視不夠,投入不足,沒有將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的結合起來,從而導致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脫節。針對地方職業技能教育的實際情況,地方政府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起到什么左右,地方政府必須有個正確的認識。地方職業技能教育程度的高低,實際上直接影響著地方經濟的發展,職業技能人才的多少,對地方工業,尤其是加工業的發展,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也能避免地方人才的流失。所以說,地方政府必須要提高對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視,加強對地方職業技能教育的管理,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和騰飛創造良好的本地條件。
轉變技工類院校學生對就業環境的期望和要求
統計顯示,技工類院校畢業的學生在尋找工作時首先考慮是待遇好、工作相對穩定以及福利高等因素。從這三方面看,技工類院校畢業的學生在選擇工作過程中比較注重福利的待遇問題和工作的穩定性。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對職業生涯的規劃并不完整,看待問題不夠全面,只注重眼前,缺乏可預知性。因此,技工類院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就業指導的同時,也應注意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及預知前景的能力。其次,職業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工作地點的時候往往會靠近沿海一帶的城市,沿海城市就業面比較廣,選擇的機會比較多,但同時面臨的壓力也大。也有一部分職業學生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他們的就業會更多的靠父母、親戚朋友的介紹,還有一部學生會選擇自己學院所在地,因為學院多設立在省會城市,自己比較熟悉,具有較大的就業優勢。針對職業技工學生就業觀上,要引導學生進行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讓他們更注重未來自己職業的發展空間,而不是選擇待遇福利和好的工作地點和環境上來。
職業技工教育要讓整個社會明晰職業教育的就業優勢,轉變過去注重基礎教育的觀念
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就業上是有一定的優勢的,尤其是當今用工荒的頻現,更體現了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缺口,不像普通高校畢業生一樣畢業即失業,技工新生在剛進校門時,用人單位就全部預訂。雖然就業形勢樂觀,但和國外的技工教育相比,國內的技工、技師培養仍容易被人認為只是當個工人而已,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更沒有什么出息,和普通高校畢業的大學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更不可能像德國、美國的高級技術工人一樣能得到比大學教授更高的尊重和認可。所以,國家在職業教育這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轉變社會上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引導整個社會對職業教育的正確認識,帶領職業教育走出困境。
職業技工教育培訓要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領略知識的奧妙,加強專業技能的培養,使其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時也吸收相關的知識。擴大實習基地的建設,在學院內部建設教學工廠,讓學生在設備完善、環境逼真的場景中實際操作。技工學校也可以和大型企業聯合,讓學生下工廠,將真實工作環境當做教室,使其一邊做,一邊學,真正的實現教育和實踐的結合,讓學生與機器零距離接觸,以便提技工院校畢業生的專業技術,這樣不僅能提高初次就業率,還能更好的保持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技工類院校的教育要體現創新意識的培養
加大對技工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調查顯示,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技工學校畢業的學生就業壓力明顯增加,這不得不促使職業院校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怎樣去培養創新型人才呢,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1)技工類院校應開設相關的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相應的內容。(2)打破一些常規理論,讓學生自由思考,運用反思法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3)結合創新實例,請專家或者是企業領導開展創新講座。(4)課程教學還應該加強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由于就業壓力的增大,所設置的專業課程也要符合當代學生的需求,而創業不僅能解決職業學院學生的就業問題,還能帶動創業課程的完善。課程的形式也可以多元化,可以采用創業比賽、開座談會、到企事業單位參觀的形式。授課老師則可以聘用一些大企業的管理人員和負責人。
總結:
綜上所述,解決職業教育困境的根本點就在于是否能結合實際,只有認清實際情況,才能找到問題的緣由,從而找到解決的方案。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的職業教育問題日趨嚴重,目前一些職業院校已經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職業學院應加強對學生創業的培養,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模式制定有關的教育方案,以便解決職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作者:譚舸單位: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