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金融危機環境下,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環境非常嚴峻,在經濟體制不斷發展的今天,通過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據進行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提出解決難題的措施,通過較強政府導向政策促進社會就業責任,增加產業結構有序調整,全面改變高等教育模式,促進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關鍵詞:金融危機;大學生創業;就業探求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國的就業壓力日漸嚴重,這不僅僅體現出傳統計劃經濟教育體制下就業觀念閉塞傳統的問題,還體現了就業崗位缺乏的問題,本就如何推動大學生就業觀轉,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問題進行分析,為我國大學生就業提供一定的建議。
1就業壓力的具體成因
1.1全球經濟危機。金融危機是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重要原因,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行業面臨發展困境,對于國有大型企業的用人減少,中小型企業情況更是嚴峻,自身員工問題都已經很難解決,就業問題更是嚴峻,數以千萬的人失去自己的就業崗位,給中國就業壓力帶來巨大沖擊。中青年是金融危機影響下的重要人群,大學生也在其中,但是由于經濟危機造成經濟下滑是影響就業崗位的重要成因,大學生畢業人數逐步增加,就業壓力可想而知[1]。
1.2產業經濟結構不合理。我國主要產業結構不合理是造成目前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我國的主要經濟構成是農業和傳統制造行業,而對于現代化先進制造行業、服務行業的發展相對落后,所以我國經濟結構配比不合理,對于發展缺口沒有有效調節,高校所培養的人才也沒有找到適合社會發展需求方向,不利于大學生就業。
1.3高校給予擴招,忽視市場需求。我國目前普遍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近幾年涌入就業市場的大學生不斷增加,大學生的迅速增長給目前就業帶來極大壓力,伴隨高校大規模招生,高等教育已經趨于普遍化,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與社會就業壓力重疊更加劇社會就業壓力問題,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高校不斷擴大招生,但是教學制度建設、教學專業都沒有充分適應現代社會人才需求發展,所以大學生在目前就業中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并且很多大學生沒有明確自己的就業處境,直接影響大學生就業率。
1.4傳統就業觀念影響大學生。當前很多大學生就業觀念嚴重落后,對于想要傳統、固定的就業單位上班的就業想法非常普遍,主動就業能力不強,依賴性過強,并且很多大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沒有明確規劃,不能從根本上認識自己的就業優勢和劣勢,不能從實際情況出發,而是把自己的就業方向放在大城市、高收入的環境,眼高手低現象嚴重[2]。
2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對策
高校畢業生是我國最珍貴的人才儲備資源,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的就業形勢,政府、社會、大學生都應該做好充分準備。
2.1明確政府就業責任。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國政府針對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上非常重視,解決好大學生就業就是解決我國人才儲備問題,要放在重要位置,要積極拓展就業方向,開發就業渠道,促進就業力度,針對于我國一些小型企業和中型企業等都答應改積極響應,要鼓勵學生積極從事公共服務崗位,為社會建設做出貢獻,同時解決了大學生就業壓力問題,同時也要積極鼓勵企業招收符合自身發展的大學生,政府也要給予企業相應的扶植政策,企業加快建設,針對于一些投資少、見效快的大學生創業項目要給與肯定和幫助,積極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行動。
2.2轉變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是非常嚴峻的問題,政府應該出臺相關政策,并且投入資金創建項目,增加就業崗位,以達到緩解就業壓力的問題,要立足長遠,解決大學生就業壓力就急需轉變產業結構,促進企業經濟化轉型。實現我國經濟從傳統加工制造行業、農業、養殖業轉變為新型成為制造行業、農副產品加工行業、現代化服務行業,加大傳統行業轉型力度,增加大學生就業渠道[3]。
2.3革新高校傳統教育模式。要立足于當前經濟環境,高校應該用于革新傳統教育模式,培養大學生的實用技能、創新能力、理論知識,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消除學生的依賴心理,鼓勵學生勇敢創業,增強學生的創業精神,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我國目前處于工業化轉變初期,在這個階段對于技術性人才需求也很大,所以要適應當前就業環境,加大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減少綜合大學的招生份額,并且中國教學模式的創新要適應當前社會發展要求,要努力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針對于我國目前各大高校招生的情況和市場需求嚴重不匹配,學校應該設置專門的調研部門,調研實際社會需求,為社會培養適合現今企業發展的專業技術人才,降低就業環節壓力,減少教育資源浪費。
2.4促進大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在嚴峻的就業環境之下,高校要針對目前就業環境幫助大學生做好正確的職業規劃,通過職業規劃可以有效指導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以后的行為目標,在學生有時間精力的側重實施后,有效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在做職業規劃的時候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大學生的就業想法和需求,只有做好前期準備才能更好指導學生的就業工作。
2.5輔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大學生往往主要會考慮興趣、意愿等個人因素,但是社會需求對于就業環境有很大的制約和影響。目前在金融危機影響的就業形勢下,很多大學生在就業問題上應該更多考慮社會需求問題,把自己的職業期望與社會需求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勇敢的面對未來,不能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也不要消極被動,要勇敢主動的面對擇業問題。大學生應該選擇就業創造自己的實踐機會,在自己實踐技能能夠有效與理論知識結合以后選擇在自己喜歡從事的工作,就業需要大學生通過自身能力和專業知識為依據,在學校期間不停努力學習、積極打造堅實的專業知識,努力培養自己的職業素養,完善自我,在自己擁有真才實學的時候才能適應崗位需求,是順利就業的理論基礎[4]。創業也是解決就業問題的良好途徑,目前社會就壓力非常巨大,創業不但可以實現自己同時可也提供社會就業崗位,解決就業難的問題,政府應該權利配合大學生創業,為大學生的創業保駕護航,同時提供解決了社會就業壓力問題。政府要積極鼓勵大學生創業,并且給予政策上的優惠、扶持,學校也要積極促進大學生的創業思想,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大學生的創業行為為緩解社會就業壓力有重要意義,中國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基礎建設,有效解決就業問題能夠緩解國家發展壓力,大學生應該有效借助政府出臺的創業扶植政策,積極勇敢的面對現行局面,勇敢創業,展示自己的才華,促進社會發展。
結束語
如何解決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問題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通過轉變的學生就業理念,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帶動就業率的全新方式是我國改變傳統計劃經濟體質的關鍵措施,需要政府、社會和大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胡永欣.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0.
[2]張楠,周明星.微型企業: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創業的規模選擇與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10(2):54-57.
[3]王智金.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問題的探究[J].教育與職業,2011(11):97-99.
[4]陳建華,呂冰.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J].繼續教育研究,2010(8):122-123.
作者:周學增;侯錫銘;楊明;殷永橋;蔡蘇州 單位:河北水利電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