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思考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滿足迅猛發展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發展的社會和市場需求,實現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目標,傳統的高職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需求。本文以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為對象,分析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訂的方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在孕育產生后迅速滲入到滲入到社會的各領域各行業。金融行業也從傳統的金融經營模式向新型的互聯網金融經營模式變革。這為高職院校金融專業建設帶來了一次難得的機遇,也是一項重要的挑戰。
1.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的具體化、實踐化形式,是一所高校人才培養的總體實施藍圖和根本性的指導文件,直接影響到培養的學生是否會適應社會和市場的實際需求。以本校為例,本校的金融專業分為金融管理與實務、投資理財兩個方向。
1.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傳統
在迅猛發展的互聯網金融大背景下,傳統的金融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市場需求,金融領域的銀行、保險、證券行業紛紛引入了新型的互聯網金融經營模式。銀行領域:如建設銀行的榮善商務、招商銀行的微信銀行等;保險領域:以財產保險產品為主的四大互聯網保險公司包括眾安保險、壽康在線、安心保險和易安保險;證券公司公司官方網站開設網上商城售賣證券基金、資產管理產品及資訊類產品等,如安信證券的網上商城、渤海證券的金融商城。但是從下表可以看出,本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定格在比較保守的傳統金融。
1.2專業設置同質化
從上表可以看出,本校金融類專業分為金融管理與實務、投資與理財兩個方向,在這種過于細化的專業設置下,導致出現的如下情況:雷同的課程設置,相同教師、相同教材、相同教法的三同現象出現也不可避免,學生對于專業方向感到模糊,專業學習目標混淆不清。
1.3課程建設與內容缺乏創新
基于傳統的人才培養目標,以2018級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為例,從上表中可以看出,首先,在核心專業課中除了互聯網金融實務課程,其他課程還是以傳統金融知識為主;其次,在實訓課中并未涉及互聯網金融類課程,課程目標依然停留在理論階段,畢業學生與高技術技能復合型互聯網金融人才市場需求脫節嚴重。
2.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人才培養的特色和適切性,對高校自身和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對高校而言,人才的適切性是高校彰顯活力的源泉,高校存在的重要價值即通過培養適切性的人才,才能不斷地發展進步。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已是大勢所趨。高職院校應以傳統金融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基石,迅速向互聯網金融“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轉型。基于傳統金融行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本校金融專業現有的課程體系傾向于注重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沒有跟上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新發展與新要求,無法適應互聯網金融下的對金融專業的市場人才需求。本校應以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為契機,建設專業的實習實訓基地,全面提升師生的專業技能。構建以實際工作崗位和工作過程為引領的模塊化課程體系,重構專業學習知識內容,實現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與企業崗位標準體系精準對接。我校的金融專業的專任老師全部都是碩士研究生畢業,但是主要以年輕老師為主,普遍都是研究生畢業就入校就職,缺乏行業企業的實踐經驗。一方面,應該安排要讓專業教師定期去企業感受與學習行業的最新發展,提高實際操作能力,要努力培養出已批經驗豐富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另一方面,聘請業專家深入課堂教學,為其設置相應的教學模塊,使學生在學好理論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升社會實踐技能,真正讓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在未來的互聯網金融大潮中“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作者:謝翠玲 單位:湖南湘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