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就中職學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行探析,提出中職學校必須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構建以就業為導向、以考證為基礎、以競賽為動力的就業、考證、競賽三位一體的人才模式,有效銜接課堂所學與社會所需,真正實現中職學校為社會服務的目標。
關鍵詞: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中職教育以能力為本位,強調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會計專業主要是為社會培養能夠直接上崗的初級會計專業人才。從目前會計專業畢業生反饋的信息來看,多數畢業生并不能適應崗位要求,往往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崗前培訓才能勝任工作。因此,中職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改革,構建就業、考證、競賽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解決學校培養與社會所需脫節的問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一、中職學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中職學?,F階段的人才培養模式不能滿足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主要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學生文化基礎參差不齊中職學校生源嚴重不足,很多初中沒有畢業,或者輟學打工一年兩年的學生都被招進了學校。會計專業是建立在學科基礎上的綜合性專業,理論性強,又要求有很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復雜的學習任務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無法實現教學目標。
2.教學模式落后會計專業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模式等很多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教材版本較陳舊,跟不上稅收法規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的變化,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畢業生也無法滿足崗位要求。教學模式采用傳統的課堂班級授課,大篇幅的理論講解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效率極低。實訓設備不齊全,沒有專業的會計技能實訓室,學生無法體驗真實的崗位環境,學到的理論知識也不能及時得到實際操作練習,教學效果不理想,無法滿足考證、競賽和就業的需求。
3.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經驗中職學校會計教師素質參差不齊。年輕的專業教師畢業后直接到學校任教,雖然專業知識豐富但是缺乏企業實踐經驗;有的教師是從別的專業轉崗過來的,他們缺乏專業培訓,教學內容“現學現賣”,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中職學校的教學任務繁重,教師的專業知識更新不及時,更沒有時間到企業鍛煉,導致學校培養與社會所需嚴重脫節。
二、“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是以就業為導向、以考證為基礎、以競賽為動力,構建滿足考證、競賽、就業三方面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甲C是指通過國家會計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競賽是指參加市、省、國家等舉辦的技能大賽,就業就是參加工作、走上就業崗位,一體是指同時滿足考證、競賽、就業三方面的要求。構建“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發展,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更好地適應崗位,提高學生職業資格證的通過率,強化學生技能水平訓練,提高學生參賽水平。
三、構建“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
1.重構課程體系“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重點在于,使學生通過在校學習能夠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和畢業證,在技能比賽中能夠取得好成績,能夠找到對口的工作崗位。為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重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設置。根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要設置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等課程;參照市、省、國家中職會計技能大賽的大綱,要求學生具備點鈔、手工記賬與電算化記賬等專業技能,相應要設置企業財務會計、會計模擬實習、企業會計綜合實訓等課程;依據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標準,要求畢業生具備相應的崗位技能,則要開設會計電算化實訓、成本會計實訓、企業會計綜合實訓等課程。
2.合理選用專業教材會計專業教材繁多,選用合適的教材不是一件易事。中職學校要深入調研,充分了解競賽和就業崗位對會計人才的具體要求,組織會計專業教材建設委員會,有針對性地選用或者編寫與職業資格證書、競賽和就業相適應的校本教材。
3.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教師的素質直接決定教學質量。中職學校要加強會計專業教師的校本培訓,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鼓勵教師參加省級國家級培訓,開闊視野,積累素材;加強校企合作,組織教師下企業參觀實習,使教師了解企業崗位需求,提高教師的技能水平;鼓勵教師參加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壯大雙師型教師隊伍。
4.建設專業實訓室完善的實訓場地、充足的實訓設備是“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有力保證。受限于會計專業自身的特點,學生很難實現校外實習。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中職學校必須充實實驗實訓設備,完善實訓室建設,構建教學、實訓、考核一體化實訓室,及時更新實訓內容,滿足考證、競賽、就業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
作者:葛新 單位:衡水科技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