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21世紀,光電信息產業被公認為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在第四次工業革命諸多領域,如智能顯示屏、3D打印技術等均需要光電技術作為支撐。光電信息產業在吉林省起步早,是其重要支柱產業,光電企業的經營效率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吉林省的產業規劃及戰略部署。因此,對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上市公司的經營效率進行深入研究,同時與武漢和上海作對比,進而分析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數據包絡分析;經營效率
1引言
光電信息產業是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可以為各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貢獻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全國范圍內的光電信息產業中,吉林省屬于起步較早的省份,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已被省政府確定為新的支柱產業。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院設立了第一個光學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上世紀60年代,不帶發展成為光學研究基地。在“九五計劃”和“十五計劃”的十年間,一大批優秀的光電企業在吉林省成立,其中多家企業現已經成為了省重點企業。進入21世紀后,隨著光電技術不斷發展與改善,光電產業發展速度增快,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面臨新機遇,擁有較強的發展潛能。因此,對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的研究將促進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的轉型以及吉林省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對于光電企業的經營效率和財務狀況的研究多是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線性回歸法。數據包絡分析(DEA)已經廣泛應用于經營效率研究中,但對于光電行業卻無從涉及,所以本文擬用數據包絡分析(DEA)對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上市企業、與武漢及上海市光電信息上市公司進行比較分析,得出結論,提出建議。
2模型與指標選取
2.1模型選取數據包絡分析
(DEA)是一種對于具有多投入和產出的同類型單元組織相對有效性進行評價的特殊方法,其原理依托于數學的線性規劃。本文選取在CCR模型基礎上改造的BCC模型。與傳統的統計計量方法相比,DEA方法有很多優點,主要的有以下兩種:第一,不需要一個已知的生產函數。一些傳統方法需要已知的生產函數才能進行效率評價,但對于解決多投入和產出指標,并擁有復雜數量關系的效率評價問題,就難以用具體的生產函數形式進行估計與表達。第二,DEA方法的權重是基于數學線性規劃而來的最滿意權重。然后把各投入、產出指標的權重作為變量,保持各要素間的相對比例不變,這也是DEA能過進行相對有效性評價的關鍵,從而有利于人們從客觀的角度進行評價。
2.2數據來源與指標選取
武漢和上海在我國光電信息產業方面是起步較早的地區,已經處于成熟階段,在全國光電產業市場份額中超過半數,所以選取這兩地區作為對照。本文樣本選取了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的上市企業共3個,武漢市、上海市的光電上市企業各10個。本文所需數據來源于這23個上市企業的2015年-2017年共三年的年度報告。對于DEA的投入指標與產出指標各選取4個,從物力、財力、人力以及技術四個維度的投入水平對企業經營效率進行評價。(1)投入指標。資產總額代表了企業的整體規模,可以反映企業在整個可持續經營時期的全部資源投入。營業總成本代表了企業產生主營業務收入而發生的一系列經營支出,反映企業的經營水平。由于光電企業屬于高技術企業,其核心競爭力是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所以可以用技術研發人員數量代表企業在人力資源的投入。研發投入代表了企業對于技術研發與創新的態度,能夠反映企業的科研水平。因此,選擇以上四個指標為投入指標。(2)產出指標。凈資產收益率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以及公司運用資本的效率,用來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流動比率可以衡量償債能力。流動資產周轉率能夠衡量企業營運能力。主營業務增長率可以評價企業的成長能力。因此,選取以上四個指標作為產出指標。
3實證分析
運用DEAP2.1軟件的BCC中的投入導向為模型,得出了23家企業2015年-2017年共三年的技術效率(綜合效率,TE)、純技術效率(PTE)、規模效率(SE)以及規模報酬狀況,數據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3.1技術效率分析
DEA模型中技術效率,也稱綜合效率,是指企業的整體結構能否達到總體要求,使經濟和社會效益發揮最大。以吉林省奧普光電(002338)2015年為例,其效率值為0.959,可以解釋為利用95.9%投入,即可達到已有產出。吉林省的三家光電上市企業,奧普光電(002338)三年的綜合效率值一直在0.750以上,遠高于平均水平,且在2017年達到1.000,說明資源使用合理,達到最佳分配與利用。吉電股份(000875)效率值一直為1.000,說明經營效率處于良好態勢。華微電子(600360)雖然綜合效率值很低,但是整體上來看處于上升態勢,說明發展空間很大。武漢市有5家企業,上海市有4家企業經營效率處于下降趨勢,這是由于這兩地區的光電信息產業處于成熟階段。這些表明吉林省的光電信息產業還在不斷發展進步中,處于成長階段。
3.2純技術效率分析
純技術效率是從技術效率中分離出來的,其與規模效率的乘積為綜合效率,即在綜合效率的基礎上排除規模因素后的技術、經營管理等因素影響而得到的效率。奧普光電和吉電股份的純技術效率值都很高,幾乎都達到了1.000的水平,說明這兩個公司的管理、經營與技術都處于較高水平。華微電子的綜合效率之所以低,主要是純技術效率的影響。華微電子每年的研發投入以及研發技術人員在吉林省的三家上市企業中都是最多的,但純技術效率值卻如此的低,說明并不是主要由于技術因素影響,而是需要在管理水平上進行改進。華微電子的純技術效率在2017年增長了38.13%,有了加大幅度的提升,說明企業也在加強提高管理水平。從純技術效率角度來看,武漢市的10家企業處于兩極,高即很高,低即很低,上海市大部分處于高水平狀態,這可能是因為兩地的主導力量不同:武漢市依賴于政府主導,上海依賴于市場主導。因此,吉林省的光電信息產業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但絕不能依賴政府,而是借鑒上海市,在光電信息產業中憑借市場主導占領地位。
3.3規模效率分析
規模效率反映出當前企業規模以及產業結構對當前產出的影響效果。分析數據顯示,2015-2017年23個上市企業的平均規模效率為0.854,0863,0.877,平均效率值較高,這表明三年間23家企業整體上逐步在使企業規模比較合理化中。奧普光電2015年和2016年規模效率都高于平均水平,規模較為合理;2017年的規模效率值達到了1.000,達到最合理狀態。吉電股份三年的效率值一直處于合理狀態中。雖然華微電子的綜合效率和純技術效率都較低,但是其規模效率前兩年卻處于較高水平,說明其總體規模也比較合理。華微電子2017年的規模效率值低于平均水平,表明企業領導應該開始注重規模的調整。武漢市和上海市各10家上市企業中,規模效率一直有效的分別只有1家和3家,說明兩地區企業的規模也有待調整。從規模效率角度來看,吉林省的效率值要好于武漢市和上海市,應該把握好這個優勢。
3.4規模收益狀況分析
規模收益狀況是指將企業的投入要素按等比例增加時,產出與投入的比例相對于未變時比例的變化情況。“drs”代表規模收益遞減,“irs”代表規模收益遞增,“-”代表規模收益不變。奧普光電2015年處于遞減階段;2016年轉為遞增階段;2017年達到最佳,處于不變階段,所以奧普光電發展趨勢良好。吉電股份規模收益始終保持最佳。華微電子連續三年都處于規模收益遞增階段,企業處于成長階段,所以應該擴大投入來發展壯大企業。武漢市整體上屬于規模遞減型。上海市企業大部分也處于遞增狀態,發展也較為良好。與武漢和上海相比,吉林省的光信息產業仍然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4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存在問題及建議
通過對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上市公司的經營效率進行研究,發現吉林省的上市企業發展良好,仍具有較大潛力。同時與武漢市和上海市進行對比,發現當前吉林省的光電信息產業存在一些問題。
4.1存在的主要問題
4.1.1政策不明顯,扶持力度還不強吉林省、武漢以及上海這三個地區的光電信息產業是在同一時期發展起來的,但是在政策扶持下,上海、武漢均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了發展光電產業的榜樣地區。例如,2014年武漢針對光電信息產業專門了《武漢市加快光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文件,上海市專門打造了“上海光電子科技產業園”。然而,吉林省對于光電信息產業的扶持政策松散,針對性不強,的政策規定等多是針對高新技術產業等大方面,打造的工業園也是光電與智能裝備產業園,無法達到促進光電信息產業發展預期效果。
4.1.2產業集群不明顯,產業鏈發展不完善光電信息產業是一個滲透性極強的產業,武漢市的“輪軸式”產業區與上海市的“衛星平臺式”產業區均已打造了自己獨有的產業集群特色。吉林省的光電信息產業集群不明顯,較為分散,而且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沒有發揮自身的優勢,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較弱,產業鏈核心環節沒有很好的滲透于汽車制造等朝陽區優勢產業,產業鏈發展不完善。
4.1.3經營管理和市場開拓能力弱從實證分析中可以看出,吉林省華微電子的綜合效率之所以低,主要是由于管理水平不高,而這也是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的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武漢、上海經濟發達,這兩地區的市場拓展能力都很強,所以才有了領先的地位。吉林省光電信息企業創辦人員大都來自于科研單位,缺乏企業管理經驗。
4.2建議
4.2.1制定具有針對行的政策省政府應該制定專門針對光電信息產業的政策。例如政府可以對光電企業的技術專利進行獎勵或制定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的創新提供動力;加大產業的扶持力度,為創業初期的光電企業提供低利率貸款,以鼓勵大眾創業。人才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必不可少的資源,制定人才相關政策,增強產業可持續發展。
4.2.2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完善產業鏈吉林省應該借鑒武漢和上海的經驗,結合當地優勢,打造特色產業集群。例如可以打造“樹根式”產業集群,如圖1所示。以主要科研院所機構,以及實力雄厚的企業為首,帶動集群區的其他企業,而其他企業又可以向外擴散,帶動區域以外的企業。
4.2.3借鑒先進經驗,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場開拓力企業領導應該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再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招聘專業管理人才,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吉林省光電信息企業不能依靠政府扶持,更多的是借鑒上海光電信息產業經驗,依賴于市場主導,勇于開拓市場,提高企業競爭力與活力。
5總結
通過對吉林省的光電信息產業上市公司的經營效率進行分析發現,企業的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以及規模效率都處于較好狀態,產業的發展態勢也良好,具有較大發展潛力,處于成長階段,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政府與企業共同解決。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中國制造2025”的背景下,吉林省應該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光電信息產業這一高技術產業,使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王小芳,余曉燕.上海和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比較分析[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7,38(06):655-659.
[2]路兆林.吉林省光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2.
[3]陳關鍵.中國高技術產業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18.
[4]張之恒.基于應用DEA方法的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效率研究[J].現代商業,2018,(33):60-61.
[5]吳文清,曹芳萍.我國環保業上市公司經營效率分析———基于DEA模型的實證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4,26(06):1-3.
作者:周婷 齊殿偉 曹慧蓉 滕姝 單位:長春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