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間業務以其風險小、收益高的優點受到各國銀行的青睞,尤其是在發達國家,已成為發達國家商業銀行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但在我國由于重視程度不夠,中間業務發展遲緩,層次落后。如今隨著我國加入WTO,金融市場逐步開放,我國商業銀行面臨外資銀行的強勢競爭,如何提高國際競爭力,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有必要探討一下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1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是一種廣泛的金融服務,指不占用銀行資金,銀行以中間人的身份給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并收取手續費的業務。嚴格地說,他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的中間業務,銀行僅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戶辦理各種委托事項,并以此收取手續費,其主要包括結算業務、租賃業務、信托業務、業務、信用卡業務、代保管業務及咨詢業務等。傳統的中間業務具有迅速便利和低風險的特點,可以增加銀行的業務收入并以此提高銀行的競爭能力,有利于使銀行擺脫既定的資產負債規模的束縛,促進其技術與服務手段的進步。另一類是新興的中間業務,在資產負債表上沒有反映,但卻能為銀行帶來收益的同時也使銀行風險增加的業務,一般稱之為“表外業務”,主要包括貿易融通類業務,信用擔保類業務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業務。在此,只要有效地控制各業務交易風險,就能使銀行獲得表外業務發展的領域。
2發展中間業務的必要性
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是世界銀行業的總體趨勢。對于處在體制轉軌,結構調整與加入WTO的中國商業銀行來說,要想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新的發展,對中間業務的重視、發展與創新就更不容忽視。
2.1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有利于商業銀行擺脫經營困境,提高盈利能力
目前,我國已建立起了一個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以10余家新興股份制商業銀行和近100家城市商業銀行為兩翼的現代商業銀行體系,業內競爭日趨激烈,且20世紀90年初建立的證券市場分流了部分銀行資金來源和貸款融資需求,銀行負債成本居高不下,資產質量下降,銀行授信風險普遍增加,銀行經營面臨較大困難。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在注重傳統資產負債表內業務的同時,盡快發展中間業務,以求在努力減少經營風險的同時,尋找銀行利潤新的增長點,從而減低經營風險,提高贏利能力。
2.2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有利于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應對WTO的沖擊
隨著我國加入WTO,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屆時將與中資銀行處于同一個起跑線上開展競爭。短期內中資銀行傳統存貸業務不會受到太大沖擊,所以競爭的重點自然就落在了風險小收益高的中間業務上。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緩慢、種類少、服務面窄、市場占有量小、收益比重低,與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存在較大差距。因此,隨著金融業開放步伐的加快,大力發展中間業務迫在眉睫。
2.3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推進改革順利進行
首先,我國國有企業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這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變革,涉及重組戰略的設計、目標客戶的搜尋、融資安排、資產評估等專業知識和技術。其次,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增加了對諸如投資理財、信息咨詢、財務顧問等方面的需求。居民收入增多與居民缺乏投資和操作技術及信息不對稱的矛盾日益顯現。最后,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發展迅猛。所以,這些都需要商業銀行相關的中間業務,充分發展這些中間業務有利于滿足中小企業和居民的投資需求,推進國企改革,促進國際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3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與創新
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起步較晚、發展緩慢、品種單
一、范圍狹窄,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有必要借鑒西方國家的金融理論和實踐經驗,加快自身的發展進程。下面就幾種典型的中間業務進行分析,并指出我國商業銀行可能的發展與創新空間。
3.1轉賬結算
我國已對傳統的郵電傳遞憑證的轉賬結算進行了改革,在人民銀行與各商業銀行之間利用衛星和其他通訊網絡建立了電子聯行對帳系統,實行同城清算系統的電子化建設,但仍受銀行電子化技術的制約。因此,今后我國銀行的發展方向仍是完成現代化支付系統的建設,改進并提高電子聯行應用系統的功能。并通過城市網絡、區域網絡與人民銀行、商業銀行的會計處理系統相連接,加速資金周轉,同時繼續推動同城自動化清算系統的建設,實現賬務處理自動化。另外,發展網絡銀行成為我國銀行未來的發展方向,使客戶足不出戶便可進行存取款、轉賬等服務。
3.2銀行卡業務
雖然我國銀行卡業務發展迅速,但目前信用卡與國際規范還有較大差距。我國應該在盡快建設全國范圍的統一協調的銀行卡網絡的同時,大膽探索,實現創新。①功能創新。大力開發銀行卡的消費信貸、一卡多戶、長話(市話)服務、網上購物、貸款融資等功能,實現銀行卡功能的多元化,使銀行卡業務滲透到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②技術創新。商業銀行應在聯合的基礎上,在統一的技術標準下,積極試點IC借記卡及IC銀行卡;③機制創新。國際上如萬事達卡組織、VISA卡組織等大型的銀行卡集團的發展都證明公司化、產業化是銀行卡業務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可以考慮在聯合的基礎上逐步把銀行卡業務分離出來,走集約化經營的道路,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銀行成為其或會員。
3.3業務
我國各商業銀行目前大部分業務仍集中在發行國債、政策性銀行業務,這些業務技術含量低、發展潛力小,而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每年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爭奪指標,因此,必然導致銀行中間業務拓展的重心發生偏離,而忽視了居民個人對業務的大量潛在需求。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和個人財富的積累,商業銀行應及時突破業務,大力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商業銀行從事私人銀行業務,不但能增加手續費收入,而且有利于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并通過建立不同類型的客戶網,進一步鞏固和密切客戶的關系,帶動居民存款的增長。
3.4投資銀行的業務
我國投資銀行業務可以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做企業的財務顧問,幫助企業進行并購,實行產權的流動和重組,以市場的手段對整個國有經濟實行戰略性改組。另外,商業銀行應有前瞻性眼光,積極開展房地產等資產證券化,并在金融工程方面進行必要的實踐。隨著金融服務業的逐漸開放,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帶來匯率的變動,比如促使企業和銀行對期權、互換及其衍生產品的需求。因此,對金融工程時代到來的挑戰,商業銀行應做好準備。
3.5信托和融資租賃業務
之所以把信托和融資租賃放在一起討論,是因為在我國目前實行分業經營的原則下,商業銀行不允許涉足信托和融資租賃業務。然而隨著金融業的逐漸放開,分業管理體制將大大制約我國銀行業務的發展空間,使資金不能發揮充分的效率,削弱銀行的競爭力,因而混業經營是我國銀行業發展的趨勢。商業銀行應立足未來發展趨勢,主動提前熟悉信托和融資租賃業務,學習國外經驗,尋找業務突破口,為將來的發展打好基礎。
3.6金融衍生業務
金融衍生品市場有規避風險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在國外已是最具活力的市場,我國利用外債規模不斷增加,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日益面臨各種價格風險,產生對避險工具的需求,使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產生和發展成為必然趨勢。因此,商業銀行不能無視金融衍生業務的廣大領域,要把眼光放在國際市場上,未雨綢繆,掌握金融衍生市場業務的基礎、技巧、風險的防范等。
4建立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保障條件
主客觀條件的缺乏造成了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滯緩的現象,因此,我國應加大力度進行改革,創造條件保障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順利快速發展。第一,加快金融體制的改革,使其跟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健全市場體制,完善市場主體和市場體系,把從政府為主導的金融創新模式轉變為以非政府主體為主導的金融創新模式;完善法律法規,提供風險保障體系,從而為推進中間業務的發展創造各種必需的條件。第二,轉變經營理念,從戰略的高度認識發展中間業務對商業銀行整體經營的重要作用和現實意義,切實增強商業銀行從業人員拓展中間業務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第三,指定與國際接軌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這是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得以長足發展的前提條件。第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金融電子化步伐,完善硬件設施,吸引集理論與實踐于一身的多層次、多類型、具有敬業精神的人才。第五,金融監管當局逐步放寬法律限制,商業銀行逐步積累經驗,提高自身抗風險的能力,漸進地實現向混業經營模式的轉變。
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是世界銀行業的總體趨勢。但我國目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與發達國家商業銀行還有很大差距,應積極借鑒西方國家商業銀行成功的經驗,積極改革,創造有利于中間業務發展的主客觀條件,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戰略,有計劃、有步驟的實現我國商業銀行向現代化經營模式轉變。
摘要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是世界銀行業的總體趨勢,它對我國商業銀行加快體制改革步伐、增強國際競爭力尤為重要。就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必要性及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進行了初步探討,希望通過借鑒國外經驗改善國內條件并加快發展中間業務的步伐,實現我國商業銀行向現代化經營模式的轉變。
關鍵詞中間業務必要性發展與創新保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