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投資銀行發展現狀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我國投資銀行的發展歷史較短,與國外投資銀行還有很大差距。以我國投資銀行現狀為背景,以美國成熟的投資銀行為代表,進行比較發現我國投資銀行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并探討分析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
投資銀行;發展現狀;對策
1投資銀行的概述
中國投資銀行其通俗含義為:中國的“投資銀行”行業。其組織形式可以是證券公司也包括金融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機構。上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國經濟飛速發展,證券業務逐漸從商業銀行業務中的投資業務部分離出來,蓬勃發展,形成以證券流通、交換為主的中介機構體系,至此,券商逐漸成為中國投資銀行行業的核心。因此通常認為投資銀行由商業銀行演變而來,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投資銀行的核心功能是金融中介并在經濟體系中尋求資源配置的最佳途徑。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資金供需、企業調整、產業集散等作用。
2我國投資銀行現狀及問題分析
隨著國內外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對經濟的積極調控和人民投資意識的提升,目前我國投資銀行處于繁榮的發展階段。證監會全面支持新三板文件的出臺、亞投行協議的簽署,無一不在表明我國投資銀行在經濟發展的高速軌道上前行。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投資銀行比較,我國仍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在投資銀行的產生和成長中,證券市場起到關鍵性作用,可以說它滋養了投資銀行這顆時代的種子。我們以證券公司的近況為代表可以更具體的反映我國投資銀行的現狀。
2.1我國證券公司規模從2011年到2015年上半年,我國證券公司的數量呈穩定增長趨勢,與之相應的總資產、凈資產和凈資本也逐年遞增。4年半期間,證券公司數量的增長率為14.68%,總資產增長率為426.75%,凈資產增長率為106.35%,凈資本增長率為147.83%。表1分別列出2011年到2015年上半年我國證券公司的數量、總資產、凈資產、凈資本的具體數據,更能直觀反映出投資銀行發展的現狀。從2013年到2015上半年期間我國證券公司收入的主體為買賣證券業務和證券投資收益。其中買賣證券收入為總收入的主體,占總收入的百分比分別為:47.68%、40.32%、47.94%,相比于上年同期2014年買賣證券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有所下降,而與2014年相比2015年呈上升趨勢。相比于上年同期2014年的凈利潤年增長率為119.34%,2014末至2015上半年的凈利潤半年增長率為58.66%,由此可見凈利潤的增長率小幅下降。下表是2013年到2015年上半年證券公司收入的組成及相關數據,更客觀反映出我國證券公司收入的實際情況。
2.2我國證券業的監管法律法規我國證券法的內容不全面,對投資的對象、投資行為等規范的不夠明確和具體。現行的相關法律仍是2005年10月27日修訂的《證券法》。而我國證券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很多方面在現行的法律中還沒有完整的規章制度,法律的不健全將不能給證券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也將影響投資銀行發展的進程。
2.3對比國外投資銀行我國投行存在的問題中國投資銀行業從1987年才初見模型,而美國投資銀行在19世紀中期已經存在。相比于成熟的市場,我國的投資銀行的國際地位有待提高,尤其在當前歷史時期,更需要借鑒國外投資銀行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去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
2.3.1中國投資銀行發展史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投資銀行的發展在時間軌道中日趨完善。表4為我國投資銀行在不同時期的發展階段及發行監管制度,由此可以更加明晰我國投資銀行所經歷程。
2.3.2中信證券與摩根士丹利對比根據中美兩國投資銀行的在本國地位、業績排名和知名度等,中國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美國以摩根士丹利為代表,通過對兩國代表投行的公司規模和業績結構等比較,從而對中美兩國投資銀行進行探究。(1)公司規模。中信證券: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其子公司很多,如: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等。包括所屬子公司在內,中信證券在境內合計擁有165家證券營業部、61家證券服務部和4家期貨營業部。摩根士丹利:最初成立于1981年,前身要追溯到1924年。公司總部設在紐約,它的區域辦事處的分支機構遍布全美,主要辦事處在倫敦、東京、中國香港等其他金融中心城市。客戶群包括:公司、政府、金融機構和個人。(2)業績對比。截至2014年末,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收入為395億元,凈利潤為161億元,上一年同期凈利潤53億元。截至2014年12月31日,MorganStanley全年凈收入為343億美元,上一年同期為325億美元。全年持續經營業務盈利62億美元,上一年同期盈利為30億美元。相比于上年同期,公司股票銷售和交易業務表現穩健,投資銀行業務表現為強勁態勢,固定收益及大宗商品銷售和交易業務也呈上升趨勢。(3)人才儲備。中信證券在人才招聘更傾向于有經驗人士,而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及培養方面不及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為吸引人才開展很多項目,如:在亞太區,率先推出與著名大學合辦、致力于培養當地杰出年輕商業人才的“摩根士丹利商業精英培訓計劃”。由此可見摩根士丹利對發掘培養人才的重視。(4)我國投資銀行存在問題。
根據以上中信證券和摩根士丹利的對比,可以看出我國投資銀行有很多不足,以下主要探討我國投資銀行規模、業務的發展、專業人才儲備及相關法律法規存在的問題。①投資銀行規模局限。我國投資銀行目標定位局限于國內。國外大型投資銀的行分支機構或者子公司遍布全球,而我國投行服務對象大多僅限于國內客戶,公司設立地點多在國內,很少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開拓國外市場。市場的局限性這一因素也影響我國投資銀行的規模,這也造成資源配置、利用不夠充分,產品和資金運作緩慢。②缺少作為投資銀行的核心業務量。我國的投資銀行目前處于低端業務過度競爭,高端業務涉足很淺階段。國內券商業務基本以證券的本源業務為主,這種單一化的業務模式使券商之間競爭激烈,收益下降。目前,我國投資銀行收入中傭金收入占總收入的40.88%,而投資型、創新型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微乎其微,這與西方發達國家中的投資銀行收入比例明顯不同,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的營業收入中創新型、投資型業務收入是總收入的主體。國內券商現有的主體業務過分依賴于通道,真正深入挖掘資源配置———投資銀行的核心功能的業務偏少。③缺少專業人才和創新型業務。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尤其是在經濟領域,腦力密集度非常高的金融行業,專業的金融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中國投行的精英比較匱乏,目前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人員多數是邊學邊干,缺乏系統專業的訓練。國內投資銀行的研究人員大多來自于學府和政府機構,實踐經驗不足,在其研究的領域上總會有“學院派”、“傳統派”的痕跡。有一定風險管理理論基礎但不能將理論熟練應用于實踐,專業人才的稀缺直接導致我國投資銀行的創新型業務展開的進程很慢,絕大多數投資銀行的主力軍仍是傳統型業務。④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目前我國投資銀行行業的相關法律還有待完善,對行業的定位不夠明確。如:《證券法》對證券公司的業務范圍沒有明確的定義而是用列舉的方式界定,籠統的法律法規無法對業務操作不規范等違法行為給予及時準確的有力懲治。在投資銀行業高速發展、競爭加劇的今天,法律不健全、監管不到位,很難做到公平競爭,也無法給我國投行的發展提供穩定長久的保障。
3我國投資銀行發展的對策
3.1目標定位在國際我國投資銀行的發展趨勢應遵循“走出去,引進來”。打開國門,積極的加強與國際的交流、合作,不僅可以提高我國投行的市場占有率更能促進我國投行更好、更快的發展。投行向國際市場進軍,更需要我們有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體系,而這些都可以在國外發達市場中找到參照獲取經驗。真正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適應市場的發展并根據自身特色,準確定位,確立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和市場地位。
3.2加強專業人才培養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活化劑。現今我國投資銀行發展的重中之重是加強人才的培養。具有良好專業知識、敏捷的思維、創新能力及豐富經驗投的行經營者和管理者是投資銀行發展核心競爭力。我國可以通過外派學習、加強專業訓練等手段提高現有投行人員的能力,同樣也要通過合理的激勵機制減少人才流失。
3.3擴大投資銀行業務規模我國投資銀行的業務應呈現“專”和“廣”的發展趨勢。成熟的行業無論在橫向還是縱向都會有一定深度。很多國外的投資銀行,其業務范圍寬泛、產品的種類多樣而且會開創出自己的優勢領域。如:高盛的招牌性業務是收購與兼并,摩根士丹利是股票的承銷與資產管理。美國的一些小型投資銀行也在探尋自身的發展路徑,如:所羅門兄弟在資產抵押債券領域占據一定的專業優勢。在豐富業務種類的同時也要加強業務的專業度并積極探尋適合自身的特色業務,從而進一步提升業績。
3.4法律法規的完善利潤與風險就像孿生兄弟,總是相生相伴。次貸危機爆發時,美國排名前五的大投行中,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破產,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被迫轉制為銀行控股公司,它們的命運,充分顯示出投資銀行在發展中健全風險控制機制的必要性。雖然次貸危機給美國的經濟造成重大創傷,但其恢復的速度相對來講也很迅速,原因之一就是有健全的法律法規體制。金融風險主要由兩方面因素,一是信息不對稱,二是杠桿的過度使用。那么為保障中國金融業持續穩固的發展,一定要在這兩方面做出具體的方案。在借鑒國外相關法律的同時更要根據中國的國情及特色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規范。
參考文獻
[1]葉至夏.關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探討[Z].黑龍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支行,2015-06-09.
[2]舒勝暉,李剛.經濟轉型期我國投資銀行發展探析[Z].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2015,(04).
[3]程克群,欒敬東,曹彩龍.中國投資銀行業務發展探析[J].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3,(03).
[4]李先龍,王立瑩.淺談我國投資銀行面臨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4-07-11.
[5]王旭.我國投資銀行業發展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學,2015,(04).
[6]錢宇.我國投資銀行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財經大學,2014.
[7]曹曉飛.投資銀行的國際比較及其對中國投行的啟示•基于中信證券與高盛集團的比較分析[Z].復旦大學經濟學院,2014,(08).
[8]李迅雷,李明亮.中國投資銀行功能及其業務發展方向[J].上海金融,2014,(03).
[9]羅光義.我國證券公司投資銀行經營模式研究[Z].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4-05-20。
作者:孟宇 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