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收益與融資渠道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合同能源管理自1997年引進中國后就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展示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與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但發展的同時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融資問題作為其中重要的問題之一,對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影響重大。節能服務公司面臨的融資問題主要是融資渠道單一,融資風險大,抵押擔保受限等。文章旨在研究中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收益與融資渠道的管理,選取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委員會匯編的2011~20015年與2017年的優秀項目案例集中的數據進行分析。
關鍵詞: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項目收益;融資渠道;銀行貸款;融資租賃
隨著節能產業的興起與發展,合同能源管理(EPC,即EnergyPerformanceContracting)作為一種基于市場的節能新機制也逐步在市場經濟國家中發展起來。在這種機制下,“節能服務公司”(ESCO或EMCO)與用能單位簽訂能源管理合同,以工程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或部分成本,從而使得將大部分的風險轉移給節能服務公司。據《2017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報告》,截止2017年底,中國從事節能服務的企業數量約有6417家,年均增長率5,5%;行業從業人員68.5萬人,年均增長率5.1%;節能服務產業總值為4148億元,增長16.3%。可見近年來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迅速。隨著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國的逐步發展與成熟,行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亟需解決的困境與難題。在眾多問題當中,融資問題極為顯著。隨著節能服務公司所實施的項目越來越多,節能服務公司的資金壓力不斷增大。且節能項目的回報周期通常較長,由于大部分項目需要節能服務公司自行墊付資金,這時如果沒有其他外部資金的來源,節能服務公司很難實現長期的運營與發展。雪上加霜的是,當節能公司試圖通過融資來實現資金的補充時,由于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較不完善,大多數節能服務公司的規模屬于中小型,項目的回報與業主的支付能力存在緊密聯系,使得節能服務公司在申請貸款等其他融資時面臨較大的困難,融資渠道和資金來源成為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實施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1相關理論基礎與假設提出
1.1主要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
1.1.1信息不對稱理論節能服務公司的融資困境的原因之一在于信息不對稱。因為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存在,交易中的一方會因為信息的不完整而對交易缺乏信心。正如在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當節能服務公司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時,由于大多數節能服務公司的規模較小,尚未建立良好的商業信譽,財務制度較不完善等因素,使得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節能服務公司的貸款申請審核極為嚴謹。再加上合同能源管理作為當下新興的產業,發展歷史較短,多數金融機構可能不太了解這一產業的運行機制以及產業特點,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自身的資金回收期較長,使得節能服務公司在申請貸款時面臨較大的障礙。而對于中小型節能服務公司而言,企業的自有資金是十分有限的。且項目風險較大,如果節能公司將其所有的資金投入于項目建設中,公司面臨的風險就增大了。1.1.2MM定理美國經濟學家莫迪利亞尼和米勒提出的“MM定理”認為:在完美的市場條件下,企業的資本結構與企業的價值無關。但由于現實條件中,企業的籌資方式不同不僅僅改變股權者和債券者之間的分割比例,也影響了企業價值的總額。由于存在著不同條件的約束,融資政策似乎不再與企業的價值無關。對于一個企業而言,盈利能力能夠反映出企業的發展前景,盈利能力大對于企業股價上漲是有利的。企業為了擴張規模往往需要融資,而不同的融資政策對于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也就不同。對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而言,由于節能服務公司的自有資金有限,且項目的投入大多集中在項目初期,為了使得項目能夠順利進展,節能公司需要通過融資獲得一定的資金來支持項目建設,尤其是當節能服務公司自由資金較少時,雄厚的外部資金支持能夠使節能公司使用更先進的設備,聘請更多更專業的人才,進行更詳細的技術分析。而不同的融資渠道對于項目的收益影響也不同。當節能服務公司擁有多種融資選擇時,融資渠道更為豐富,公司就能夠選擇融資成本相對較低的方式進融資,進而在獲取資金的同時又能夠降低企業的成本。
1.2假設提出
基于上文分析,節能服務公司的融資問題與項目的收益具有緊密聯系,且當下節能公司在融資市場上主要面臨的問題之一即為融資渠道單一。本文為檢驗項目收益與融資渠道的關系,提出如下待檢驗假設:H:在中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融資渠道與項目收益相關。當節能公司能夠獲得除自有資金與業主資金外的其他融資,項目收益提高的可能性就越大。
2樣本選擇與模型設立
2.1數據來源與樣本選擇
本文的數據來源主要集中于由國家節能中心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編寫的合同能源管理的優秀案例。其中主要包括《合同能源管理優秀項目2017案例集》與《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案例集(2011-2015)》。將案例中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匯整成了本文使用的數據。變量包括:行業、地區、節能項目類型、節能率、年節能效益、商業模式、設備投入情況、項目投資額、融資渠道、節能公司自有資金投入比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收益主要來源于通過節能改造而節省的能源費用。因此,影響項目收益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即為節能效率,當所節省的能源越多,相應的項目所節省的費用,即項目的收益也就越多。而項目所能節省的能源又和項目本身所處的行業,所處的地域相關。例如,冶金行業與化工行業的節能潛力不同,所能節省的能源量因技術的不同而不同。
2.2模型建立
為了考察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收益與融資渠道的關系,我們構建如下模型進行回歸檢驗:上述模型主要控制了項目投入資金(Invest)、節能率(Rate)項目所在行業(Industry)、項目改造設計的類型(Type)、項目合同類型(Btype)以及設備投入使用情況(Facility)。在此我們主要關注融資渠道的系數是否顯著。
3實證結果分析
3.1描述性統計
經過篩選與排除,文中所使用的數據共111個。模型分別涉及連續型和離散型變量,為了更直觀地呈現數據分布的特征,在此分別按照兩種類型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3.1.1連續型變量分析文中的連續型變量主要有項目收益(profit),節能率(rate)以及自有資金所占比例(frate)。各連續變量的統計學描述,見表1.根據表中信息可以得出:各個項目收益差距懸殊,平均項目收益在805.3萬元。項目節能率分布則相對穩定。從項目自有資金占總資金比例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項目資金來源于自有資金。在所有111個項目中,有82個項目的資金來源于自有資金。3.1.2離散型變量分析本文中的離散型變量主要有:融資渠道(finance),行業(industry),地區(region),節能項目類型(type),合同類型(btype),設備投入情況(facility)。各離散變量的統計學描述,見表2。根據表2可以得出,在所收集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絕大部分的資金來源于節能服務公司自由資金與業主公司的資金,其次是來自銀行貸款,小部分來自于融資租賃。由此切實反映出我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融資渠道較為單一的問題。而行業方面,節能改造項目主要集中于電子信息于通信和建筑行業。在所有節能項目中,中部地區項目占總項目近65%。節能改造項目類型多集中于電機拖動系統改造與房屋節能系統改造。合同類型則以節能效益分享型為主。大部分項目都是有設備投入。
3.2回歸分析
表3給出了項目收益與融資渠道間的回歸結果。結果顯示,融資租賃的回歸系數在5%的水平下顯著為正,回歸系數為2198.771,說明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有融資租賃為融資方式的項目,相比全由自有資金與業主資金投資的項目擁有更高的收益。原因可能為,大部分的節能改造項目都涉及設備的投入。且在節能項目實施過程中,購置節能設備的費用通常占較大比例。即使節能服務公司通過其他方式途徑獲得資金支持,也需要將大部分的資金用于設備購置上。若是采用融資租賃的方式,節能公司通過分期付款等途徑租賃,不僅可以降低節能服務公司的資金壓力,也能降低投資風險,節能服務公司也就能夠將其他資金分配給技術人才等其他方面。在融資租賃方式下,業主單位的權利義務沒有改變,且供貨方不需要較多考慮業主單位的商業信用。而節能服務公司的情況則有所不同,資金壓力獲得了極大的緩解,實現較高的融資比例。同時,有銀行資金介入的項目相比全由節能公司自由資金與業主資金資助的項目并沒有顯著差異。盡管近年來申請銀行貸款的門檻越來越高,但銀行貸款對于節能服務公司融資而言是較為常見的方式,且銀行貸款相比融資租賃而言成本也相對較低。但相比自有資金投入,銀行貸款并沒有能夠顯著地提高項目收益。原因可能與銀行資金投入的時間有關。由于申請銀行貸款的審核時間往往較長,銀行貸款可能在項目中后期獲批,這樣以來項目初期資金投入問題就沒有得到解決。且自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引進中國,絕大部分的項目資金都有銀行的投資。起初較多為世界銀行與全球環境基金的投資,隨后一些國家政策性銀行也為其提供貸款。銀行貸款與自有資金幾乎是并馳于項目之中,因此相比融資租賃等其他“新興”融資渠道而言,銀行貸款“歷史”相對悠久,其對于項目收益的影響也就相對不顯著。在這一模型中,其他顯著性變量情況與自有資金比例的模型中基本相似,主要不同在于回歸性系數存在差異。
4研究結論與不足
融資對于合同能源管理意義重大。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自有資金、銀行貸款、融資租賃等。本文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分析,得出:除了項目投資金額,項目節能率,部分項目類型以及部分行業對項目收益產生影響外,項目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收益與融資渠道關系密切。文章對于項目收益與融資渠道的關系分析仍處于起步階段,今后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由于合同管理項目在我國的發展歷史相對較短,大部分節能服務公司都屬于新興的中小型企業,因此一些研究情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主要考慮融資渠道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收益的影響,但由于研究水平不足與公開數據受限,在所收集的數據中主要集中研究銀行貸款與融資租賃對項目收益的影響。除此外也有其他的融資方式,但由于相關案例較少,且公開數據較少,因此較難獲得數據進行回歸分析。這些局限留待以未來研究中解決。
參考文獻:
[1]古小東,夏斌.我國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公共管理,2012,3(11):149-152.
[2]姜月,孫玉輝,李瑩,等.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國的發展困境及相關建議[J].能源與節能,2013,18(1):52-53,58.
[3]合同能源管理優秀項目2017案例集[R].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2017.
作者:李煜鑫 余宇新 張明倩 張美霞 賈曉丹 單位:上海創能國瑞能源互聯網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