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糧食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國有資產管理基礎薄弱,資產存量失真。糧食企業受行業特點所決定,具有經營場所多、分布面廣、管理對象復雜等特點。在改革開放形勢的影響下,各種類型企業在糧食系統內形成,資產來源的渠道出現了多樣化的局面。特別是最近幾年,糧食經營管理體制和糧食財務管理體制的幾次大的變革,也直接影響了企業產權經營機制的形成和固定,尤其是各級財政及企業主營部門在以利潤指標作為衡量企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標志時,只重視企業利潤情況,而忽視了對企業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指標的考核。由于宏觀上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指導和監督不夠,使一些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礎薄弱;對國有資產的增減變動悵務處理不及時,出現實悵、悵悵、悵卡不符等情況,最終導致了企業國有資產存量失真,宏觀管理失控。
2、國有資產的維修與保養不及時,完好率降低。從客觀上講,糧油商品的超常規增長,糧食企業的國有資產也在運營旺季中滿負荷工作,超出了正常的運轉能力。加之,近幾年糧食企業資金緊張,專用基金嚴重超支,正常的維修與保養不及時,國有資產的使用壽命受到了直接影響。從主觀上講,個別企業領導對國有資產管理觀念淡漠,生產技術能力低,設備管理粗放,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維修與保養基礎管理制度,對國有資產只使用,少維修,輕保養,加速了國有資產的磨損程度。導致設備完好率降低,國有資產提前報廢,達不到預應效益。
3、國有資產存量增加,利用率下降。為滿足糧食經營量增加的需要,糧食企業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相應添置了一定數量的固定資產,企業的資產存量逐漸增加,但是,從固定資產的利用率來看,卻相對下降。一是客觀上糧食企業季節性經營較強,造成部分固定資產淡季閑置;二是一些設備不足,設備不能及時大修而導致閑置;三是為提高技術裝備等級添置新設備,使一些舊有設備“睡大覺”;四是盲目引進或進行技術改造,造成新舊設備不配套而同時閑置。
4、國有資產被無償占用,集體吃國家“大鍋飯”。最近幾年,糧食企業普遍開展了“一業為主,多種經營”,興辦集體企業,不僅解決了職工子女就業問題,而且,也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舉辦初始,為扶持集體企業,一些糧食企業不同程度地投入了部分固定資產,而且投入的固定資產絕大部分又是無償使用的。另外,在集體企業的生產與經營過程中,還有一些糧食企業將其國有資產無償的投入集體企業,供其使用,而資產的折舊、大修由國家承擔,形成了集體吃國家的“大鍋飯”。
5、國有資產處置隨意,流失嚴重。自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成立以來,大部分糧食企業都能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自覺保護國有資產,保證了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視國有資產為己有,對閑置的國有資產隨意處置,甚至是無償或低價轉讓和出售,使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國家財產遭受了不應有的損失。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如下對策:
第一,強化領導,把糧食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基礎工作真正納入日程。國有資產是一項十分細致而復雜的工作,各級領導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納入日程,從基礎抓起,把工作抓實,抓出成效來。一要定期研究。各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及企業主管部門,要針對國有資產在實際運營中的問題,定期組織有關職能部門深入研究,及時解決,逐漸理順管理中的各種關系;二要監督檢查。要經常從宏觀上做好對國有資產管理基礎工作的監督檢查與指導,幫助企業研究改進辦法,及時糾正各類問題;三要健全悵目。各級管理部門要結合會計達標升級活動,針對問題,督促并幫助企業健全原始記錄、會計對悵,保證悵物、悵卡、悵悵相符,為掌握國有資產存量,提供真實、可靠的原始依據;四要落實責任。各級各部門和企業的主要領導要對國有資產的管理負全責,擅自轉讓、變賣或丟失、損壞的,要逐級追究領導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