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機械制造安全管控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對于認識不足這一問題,主要還是要通過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加以提升。首先要讓其認識到考證的重要性。《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無證上崗是違法行為,這一點每個人都必須有清楚的認識。
其次是要讓其認識到考證的必要性。例如:地操轎式起重機的操作,看似非常簡單,一般不過東、南、西、北、上、下、急停等幾個檔位,而且速度也較慢,好像沒有學過的人也能操作自如。其實不然,“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作為經驗豐富的安全管理人員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很快地分辨出操作者是否經過專業的培訓。經過專業培訓的操作者在穩車、站位、吊具放置等方面都會比未經培訓的操作者做得好很多,更為重要的是經過培訓的操作者的應急處理能力更是出色很多。筆者曾見過一無證操作者在起重機剎車失靈那一刻不知所措,眼睜睜看著吊物自由跌落,險些釀成事故。對于此種情況,經過培訓的作業人員都知道可采取多種應急處理措施,如地面無空地不能安全放下時,可反復提起吊物,以拖長吊物在空中停留的時間,開動大、小車選擇安全空地將物件放下:下降時常按下降按鈕,這樣能阻止吊物的自由跌落,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
機械制造業另一較為普遍存在的違規行為是作業時不佩戴安全帽或安全帽佩戴不規范(如未扣下頜帶)。一位安全監管部門的領導經常提醒筆者說“一頂安全帽值一百萬”,他的這句話源于一起安全事故。他說,某企業一工人在機械制造業時,上方機械設備部件脫落剛好砸中他的頭部,慶幸的是他規范佩戴了安全帽,雖然安全帽被砸得凹了進去,但是人沒有受到傷害,如果當時這位工人沒有佩戴安全帽,死亡的可能性極大,單從經濟方面來說至少為企業避免了100萬元損失。
2預防機械制造業作業傷害事故的方法
特種機械的正確管理對預防安全事故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行業的生產安全標準化對此也有明確要求,企業使用的機械必須是有資質企業生產的產品,每個機械有合格證和檢測報告,必須有載荷標識,必須定點放置,規范管理。安全管理人員可按照相關條例要求對其進行日常性的檢查,如發現磨損嚴重的機械必須立即報廢,且報廢或不合格的機械不允許在現場堆放或使用。不允許無機械生產資質企業自行制作。筆者曾在某企業檢查時發現他們因鋼絲繩機械的用量大,為節約成本,于是就買來鋼絲繩自行制作,未經載荷等任何安全性能測試就當作機械使用,這是極其錯誤的行為,由此導致的安全風險非常高,出現安全事故的概率相當大。
預防機械設備故障最重要的措施是依法使用。特種設備必須具有產品合格證、使用登記證方可使用,每2年進行一次年審,而且還要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日常保養。那么,是否實施了以上措施就可確保起重機的安全運行?筆者認為還不行,企業還必須將機械設備是否正常作為日常安全檢查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檢查,發現機械設備有故障應立即斷開電源、做好安全標識,嚴禁帶病運行。在地操轎式安全事故中有部分是因剎車失靈、沖頂、電動葫蘆脫落等原因造成。
“單項隱患、綜合治理”。同樣,作為機械制造業,要從根本上預防安全事故,也必須實施綜合治理。首先,要有經費保障。2012年2月份實施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有了新的突破,首次,明確機械制造業的安全生產費用提取比例,這為安全事故的防范打下了堅實基礎;其次,要建立科學的安全管理體系,如安全生產標準化、OHSAS18000等;最后,要注重對機械制造業危險源的管理,要遵守PDCA原則,這是預防安全事故的重心。只有危險源識別充分,控制措施有效,才能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至于控制措施如何能落實,筆者認為考評是最好的辦法,企業不單要建立針對每個部門的定期安全考評機制,還要將安全考評融入到企業的每個工作環節中,如員工的晉升、工藝流程的布置等。
3結束語
在縱深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過程中,找準工作的關鍵點,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將是工作的核心。在接下來的工作當中,重點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文件的完善和修訂工作,將提高安全生產標準化文件的專業技術水平作為文件改進的目標。建立標準、踐行標準、檢驗標準、驗證標準的工作一環扣一環的開展下去,形成閉環,實現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成果的持續改進。
作者:楊光單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