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紫萼玉簪組培苗的輻射育種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林業科技雜志》2014年第六期
1結果與分析
1.1紫萼玉簪組培苗半致死劑量的確定將紫萼玉簪的輻射劑量梯度與死亡率進行統計(表1),對輻射劑量與死亡率進行相關性與回歸分析,得出標準曲線(圖1),并求得回歸方程及相關系數。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紫萼玉簪組培苗的死亡率和輻射劑量之間表現出極顯著的正相關性。
由直線回歸方程求得,當x=50(即死亡率為50%)時,y=4.3463,即供試紫萼玉簪組培苗的半致死劑量LD50=4.3463,約為5Gy。由此確定,5Gy可作為供試紫萼玉簪組培苗的最佳輻射劑量,即半致死劑量。
1.2紫萼玉簪組培苗的性狀表現紫萼玉簪組培苗經輻射處理后,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生長勢下降的狀況,表現為葉片的黃化、白化、生長遲緩乃至死亡;輻射劑量越大,葉片出現黃化、白化的時間越早。輻射劑量為15Gy和20Gy的組培苗在處理20天后,每瓶都有黃葉和白葉出現,個別植株出現死亡現象;1個月后,植株的生長點大部分死亡,極少數存活植株的生長也基本停滯,射線損傷效應明顯。
而10Gy的輻射苗只有個別植株葉片出現白化現象,5Gy的輻射苗在葉片的邊緣或表面有灼傷現象出現,并在繼代過程中表現出玻璃化,總體生長狀況良好。由此可見,輻射劑量越大,植株對射線的敏感度越高,對植株生長的抑制程度也越大,抑制程度與輻射劑量表現出顯著的正相關性。
2結論與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大劑量的輻射對組培苗損傷程度較大,損傷效應表現得較早,死亡率在較早的時間就表現出較高的水平;小劑量輻射對組培苗的損傷程度較小,損傷效應潛伏期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射線對植株的損傷逐漸表現出來。所以,死亡率的統計過程必須持續一定的時間,以使不同輻射劑量水平對組培苗的損傷效應完全表現出來,保證試驗結果的客觀性與真實性。
作者:李黎曲彥婷陳菲單位: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濕地與生態保育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