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命科學類教材圖片的應用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科學性問題
盡管科學性是教材圖片的開發中最為強調的問題,但出現科學性問題的圖片還是有一定數量。將產生的科學性錯誤歸類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主要存在于以下三種情況:(1)制作者由于對知識內容的不了解、不注意更新、或推演不當而出現的科學錯誤而產生的各種繪圖錯誤和標注錯誤。(2)采用了不恰當的表現手法所導致的科學性錯誤(案例1)。(3)由于表現方式、標注或指示含糊不清所造學習者理解上的錯誤(案例2,案例3)。相比較而言,后兩種錯誤更為常見。
2圖片類型選用的問題
這一問題集中體現在對照片圖片的使用上。由于受到制作、印刷條件的限制,照片在國內早期的教材中使用比較少。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主題多樣的照片資源被應用于教學活動當中,作為知識傳遞的重要載體。而實際上這種特殊形式的圖片類型對于不同主題的展現能力是不同的,在一些情況下由于技術和表現形式的限制,往往不能夠滿足教學的要求(案例4)。
3立體圖、實物圖中存在的問題
形態逼真、結構清晰的三維立體圖片為科學知識的闡釋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尤其是在對某些三維結構的表述上,更是傳統的平面圖形所不及。傳統的生物繪圖技術中利用點的疏密和空間透視來體現立體化的形象,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很成熟的技術經驗。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隨著電腦繪圖技術的使用,使得圖片在繪制上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案例6,案例7)。
4組合式圖片的設計
使用一張圖片通過與不同圖片的組合而構成一系列內容主題各異圖片,這是電腦繪圖帶來的便利,同時也是組合式資源設計思想的實際應用。把每一小塊內容單元一塊“積木”,通過“積木”的組合就成了具有教學功能的圖片資源。這種組合的設計和應用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固化的圖片使用形式,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重組性,大大提高了圖片的重復利用率。同時對于學習者來說,那些已經被納入到認知體系中的熟悉形象和符號,能夠很好的促進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未知知識間建立聯系,從而有助于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案例8)。
在組合的過程中,更要注意保持整體的協調性和一致性,另外由組合可能產生的科學性問題也要經過仔細的分析。組合不同于簡單的拼接,它應該是在充分調用各個內容單元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有機整體。
另外在對這種組合式圖片資源的應用上,也有一些很好的案例值得借鑒(案例9)。此外,我國現有的生命科學教學圖片主要是結合具體教材的建設進行開發,由教材的編著者提供設計創意并組織力量建設完成。通常,編著者作為生物學專家,對生物科學有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教學體會,但往往缺少藝術設計和繪制技藝,因而對利用媒體去描述表現知識內容存在一定的困難;而專業繪圖人員在藝術設計和表現手法上的精湛技藝卻不能滿足圖片對于科學內容的表達和教學設計的要求。
現有的圖片資源中,更多的是模仿國外優秀教材的圖片形式,自主開發設計的圖片數量比較少,質量也有待提高。教學圖片是學科知識、教學設計、藝術表現的結合。因此在圖片的開發和評價中需要綜合考慮圖片的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和教育性要求,這使得圖片設計開發相對困難。這也使得我國現有的生命圖片資源無論從數量還是形式上都遠遠不能夠滿足教學活動、教材編寫的要求。希望本研究能夠引起教材編寫者、出版者對生命教學類教學圖片問題的重視,對生命教學類教材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有所借鑒,有所推動。
作者:趙曉媛單位: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