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品科學與創新實踐教課體制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多層次、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1.1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總體思路
新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實踐教學體系思路是“以學生為本,以培養動手能力強、富于創新精神的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基礎牢、有創新、重應用”為基本原則,以“實驗技能與創新能力相結合,實驗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就業創業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為主要措施,構建一個較完整的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
1.2多層次、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硬件條件
自2005年“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和2007年“食品科學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以來,本校食品科學實驗示范中心的硬件設備已進入國內同行業前列,除了擁有“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質構儀”等國內先進的檢測設備以外,還擁有純凈水生產線、果蔬汁(碳酸飲料)生產線、啤酒生產線、果酒生產線、香腸生產線、液態乳生產線、奶油生產線、發酵乳生產線、奶酪生產線、冰淇淋生產線、制米生產線、制油生產線、醬及醬油生產線、白酒生產線、面點生產線、分離提取生產線、微波熟化生產線和果蔬速凍等20條中試生產線,具有高新設備單元教學車間、鍋爐房、冷庫、原料和成品倉庫以等基礎設施。該中心除滿足實驗教學的需要外,還承擔與之相關的科研項目產品的研制、開發和中試生產,使之成為兼具教學、科研和生產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新型校內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工程實踐環境。
1.3多層次、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本中心現已經形成的多層次、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包括:食品基礎層實驗、綜合設計層實驗、應用創新層實驗、研發創業層實踐活動等4個層次(見圖1),該實踐教學體系體現了層次性、關聯性、系統性、學生實踐訓練的循序漸進性。通過實踐,培養出了具有扎實專業知識、富于開拓創新意識和就業創業能力強的食品科學與工程的專業人才。
1.3.1食品基礎層實驗由食品類專業基礎課,如食品化學、食品分析、食品生物化學和食品微生物學等實驗構成。采取精選實驗內容,讓學生掌握試劑配制、常規分析及常用儀器設備的使用與調試等主要內容,要求達到正確操作、規范使用、實驗結果準確的目的,重點培養和強化學生食品基本技能和科研素質的基本素質。
1.3.2綜合設計層實驗綜合設計型實驗是指學生利用多門課程或多個原理及概念,通過一種或多種實驗方法實現教師給定的實驗目的的實驗項目。其中包括了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通過獨立開設的以產品生產及檢測為主要內容的課程實習、食品企業及檢測機構的頂崗實習(專業實習),提高學生的工程素質,重點培養學生綜合設計實驗的能力,并能夠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解決部分生產實際問題。
1.3.3應用創新層實驗由食品技能訓練、SRTP研究項目(studentresearchtrainingprogram,SRTP)、新產品開發創意等構成。學生根據教師的科研項目,自主選擇教師或科研團隊,或學生自己組成科研興趣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參加科技創新活動等實踐教學環節,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和創新激情,充分挖掘和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同時,將學生的部分特色科研創新實驗內容引入實驗教學項目,增開一些代表學科先進研究水平和前瞻性的實驗。在實際操作中,將實驗內容豐富、連續性強、難度較大的實驗,融合在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的實驗中。例如黑加侖果酒果醋的開發實驗,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多種微生物的培養技術,還要掌握果汁酶解以及果酒果醋的釀造工藝,這樣將上一次的實驗結果,作為下一次實驗的材料,將實驗內容變成前后關聯的一個有機整體。
1.3.4研發創業層實踐本層實驗主要為大四學生設計,利用校企合作基地,通過深入食品工廠進行實踐,全面了解食品單元操作、工藝流程、過程控制等現代化食品生產的過程。通過校企合作聯盟以及產學研創業實踐平臺,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探索,主動創造,時刻緊跟市場和食品行業的變化與需求,將學生個體的創新創業潛能充分引發出來,為創業做好準備。
1.4多層次、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
1.4.1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通過制定實驗中心管理規范、實驗室開放制度、儀器設備材料管理制度、實驗室安全環保制度、實驗經費管理辦法、儀器設備管理辦法等各項規章制度,實現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
1.4.2分類實施根據實驗室功能的不同,將常規教學實驗室與開放實驗室分開。對于驗證性實驗項目的教學,仍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對于參與老師科研課題、自選創新性課題、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的本科生,可以預約儀器與設備、預約實驗時間地點、預約學習實驗項目等各種不同的方法手段,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利用該實驗中心的需要。
1.4.3實驗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把科研引入實驗教學,將科研中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和科學精神的部分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及時合理地轉化為專業實驗教學項目的內容。以黑龍江省科技攻關項目——黑龍江特色蕓豆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為例。其中,蕓豆方便休閑食品(風味蕓豆沙、五香蕓豆罐頭、速溶蕓豆粉)開發、活性組分(α-淀粉酶抑制劑、紅色素)提取分離、蕓豆蛋白粉及活性肽研究等項目,就是在開放實驗室中成功轉為學生的創新訓練項目。
2新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效果
2.1提高了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水平
近5年來,在構建和實施新型實踐教學體系的過程中,本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先后承擔實驗教學類研究課題20余項,其中,省級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12項,校級教學研究課題8項;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師不斷探索實驗教學改革,促進實驗課程建設,截至目前,已經建設了1門省級精品課、4門校級精品課;自主設計與制作了專業實驗教學軟件5項;在國內外期刊中發表食品專業類教學改革論文近50篇;出版教材、編著39部;有2人被評為校級教學名師,食品科學教學團隊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在食品開發、農畜副產品加工利用、食品安全關鍵技術、功能性發酵食品技術以及農畜產品有效成分分離純化技術及裝備研制等方面,獲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80余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及廳局級獲獎成果25項,獲得了以模擬移動床精細分離功能保健成分技術為代表的專利近20項;在《FoodScienceandBiotechnology》、《FoodControl》、《農業工程學報》、《微生物學報》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食品業方面的科學研究論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32篇;承擔廳局級以上科研項目70余項,其中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4項、星火計劃1項、科技人員服務企業項目2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項、國家自然基金8項、省部級課題21項、廳局級課題35項。
2.2提高了學生的科研水平和實踐能力
在實施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的過程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在食品類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承擔各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0余項;在中國各種食品類的專業競賽中獲得了多項獎勵。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在全校一直保持前列,一次性就業率達到了95.3%。特別是對大學生科技成果突出的優秀人才,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采取免試錄取或優先推薦就業等政策。畢業生在實驗操作中所培養起來的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勤奮的工作態度、富于合作與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2.3服務社會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本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構建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的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設計和購買了大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和生產線,這為充分發揮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技術與設備等資源優勢,為社會提供技術服務提供了物質條件,非常有利于教師與企業的深入合作。教師帶領部分學生與省內部分企業(如完達山乳業有限公司、北大荒肉業有限公司、龍江明珠酒業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科研機構(如黑龍江省科學院大慶分院、黑龍江省農科院大慶分院)聯合開展實驗研究和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同時,與大慶市營養協會、大慶市勞動技能培訓基地等單位聯合進有關營養師、檢驗師等職業認證的培訓工作,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結束語
構建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需要的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是高等教育質量工程改革的重點和熱點。“以學生為本,以培養動手能力強、富于創新精神的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基礎牢、有創新、重應用”為基本原則,充分利用食品科學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實驗條件,構建出了食品基礎層實驗、綜合設計層實驗、應用創新層實驗、研發創業實踐活動等4個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為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工程應用背景的食品專業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者:牛廣財楊宏志王憲青陳洪生魏文毅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食品學院食品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