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教課質量的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根據培養目標,采取循序漸進培養教學模式,優化實驗教學體系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應以“現代大工程”為前提,革新實驗教學理念,體現工程教育的基礎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的教育內涵,著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創新能力,尤其是工程化能力。為此,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和項目內容的優化和改革不能單純地縮減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型實驗比例,而是依據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建立三層次階梯式實驗教學體系,即基礎層模塊、綜合層模塊和提升層模塊,三個層次均貫穿著研究和創新設計型理念。大一和大二的化學類課程實驗、食品微生物課程實驗、食品工程原理課程實驗及工程制圖實驗等,重在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基本實驗技能和設計能力,儀器使用、基本操作規范和基本實驗現象理解能力。針對該階段學生知識結構不完善和缺乏基本操作技能特點,實驗教學內容應主要根據教學大綱,通過驗證性實驗、模擬性實驗、演示性實驗等方式,多開設基礎性和綜合性實驗項目,使實驗教學內容與過程盡量保持規范化、系統化,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深刻地理解所學理論知識,掌握各類實方案的設計與制作、儀器設備的使用與維護、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實驗數據分析處理方法,為后續專業實驗、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等環節的三層次模塊實驗奠定良好的基礎。②
1.2改革實驗教學課堂組織與教學方式有道是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以往傳統實驗教學是集中授課與操作,實驗前教師講解實驗目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然后學生分組操作和完成實驗報告。該法可以作為基礎層次和綜合層次項目訓練時提高學生基本操作能力,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理論知識,有意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組織方式。實驗教學的目的除了培養學生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其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尤其是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綜合創新和設計能力。③因此,越來越多的高校都增設能力提升層次的創新設計性實驗。該類實驗是在指導教師的指引下,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結構和興趣來選擇或設計自己的實驗項目,具有較強的探索創新性,并可能存在實驗結果的未知性,采用集中實驗模式完全不能滿足該類教學需要,只有通過開放式實驗教學,即在時間開放、儀器設備開放和實驗內容開放的前提下,著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以及工程設計能力。不管是集中實驗還是開放實驗,都需要有效的項目組織實施。三層次實驗項目都應設定必做項目和選做項目,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閱教學和相關文獻資料,書寫實驗項目、主要試劑配制、操作步驟、所需相關設備與操作方法等內容,實驗前進行抽問回答,了解學生對實驗的掌握情況后,方可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指導教師觀察記錄學生操作行為、實驗記錄情況以及儀器設備使用情況等。實驗完后,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實驗報告,指導教師抽閱實驗報告,并對實驗報告和實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有助于學生及時了解操作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掌握實驗的基本原理與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完善實驗教學綜合考核內容與方式
目前,實驗報告和形式化的實驗技能抽測,是大部分高校實驗教學的考核模式。考核方式單一,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難以有效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實驗教學考核模式是當前實驗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一個實驗項目涉及實驗目的意義、原理、操作、儀器設備使用與維護、理論與實踐結合運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內容的考核,范圍較廣,因此需要同時考核平時成績(60%~70%)和期末成績(30%~40%)。平時成績主要從以下四方面進行考核:(1)課前預習與實驗了解情況考核(15分),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過程;(2)實驗操作考核(55分),培養學生操作技能與科學實驗素質;(3)實驗報告考核(25分),提高學生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紀律衛生考核(5分),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與良好的實驗習慣。筆試的主要內容包括實驗目的意義、原理、實驗裝置、操作步驟、計算公式、誤差分析和繪制圖表等;操作考試內容可以節選教材上的必做或選做實驗,也可以是沒有學過,但可以運用所學理論和掌握的實驗技能等可以順利地完成的實驗。④⑤
3結束語
除了優化實驗教學體系、改革實驗教學課堂組織與教學方式和完善實驗教學綜合考核內容與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教學質量外,其它措施如實驗過程中對老師和學生的監督、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實驗教學比賽、評優、改善實驗室環境等也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有力舉措。
作者:熊雙麗韓珍瓊李安林魏明單位: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