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區機械化深松技術試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業裝備技術雜志》2014年第四期
1試驗設計
1.1試驗條件
本次機械化深松試驗選在如皋市東陳鎮雪洪村的華日有機稻米生產基地進行。試驗田塊平整,排灌溝渠配套,每個田塊都有機耕道,每個田塊面積都在0.667hm2以上,連片地塊面積2.667hm2以上,符合試驗要求;為了方便記錄,標記1SZL-190型深松旋耕聯合作業機作業的田塊為北1,1S-200型深松機作業的田塊為北2,1S-5型深松機作業的田塊為北3,對比田塊為北4;配備了機械化深松試驗所需的拖拉機,配備了一臺東方紅LX904拖拉機和一臺時風804拖拉機,滿足試驗的要求;試驗田塊前茬作物為水稻,留茬高度為10~15cm,對深松作業無影響;試驗田塊為潮土類土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性能試驗情況
試驗田塊的測定狀況:土壤的絕對含水率平均值分別為:北1-32.16%,北2-35.56%,北3-31.73%,北4-27.52%;土壤的緊實度平均值分別為:北1-344.7kfg/cm,北2-336.8kfg/cm,北3-312.1kfg/cm,北4-402.5kfg/cm。作業性能的測定結果:北1田塊原犁底層深度平均為16.55cm,平均犁層厚度為5cm,機械深松后新的犁底層深度平均為22.05cm;北2田塊原犁底層深度平均為16.56cm,平均犁層厚度為4.92cm,機械深松后新的犁底層深度平均為22.16cm;北3田塊原犁底層深度平均為16.64cm,平均犁層厚度為4.88cm,機械深松后新的犁底層深度平均為21.98cm。專門設置對比田塊,在作物品種、播種日期、施肥水平、管理方式等條件與機械化深松試驗田塊完全相同的情況下,進行數據對比,全程跟蹤監測,及時掌握機械深松整地作業地塊土壤理化性能及水分變化情況,全面了解作物生育、抗旱、抗倒伏和產量變化情況。在作物收割前兩個月左右,對試驗田塊的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緊實度進行了測試;在作物收割前一個月左右,對作物的出苗率、葉片數、植株高、植株莖粗、作物根系重等參數進行了檢測;最后在作物收割后對作物的產量進行了測算,并計算出增產幅度。
2試驗結果分析
2.1試驗結果試驗前對深松機械進行了檢查,保證各部件運轉可靠,工作性能良好,用東方紅LX904拖拉機帶動1S-200型和1S-5型深松機,用時風804拖拉機帶動1SZL-190型深松旋耕聯合作業機;將檢測到的作物生長的參數及產量情況進行記錄。
2.2分析與評價適應性分析:北1田塊的1SZL-190型深松旋耕聯合作業機,配套時風804拖拉機,北2田塊的1S-200型深松機及北3田塊的1S-5型深松機配套東方紅LX904拖拉機,能滿足深松所需動力,土壤含水率及土壤緊實度優于對比田塊,適應性較好。經濟性分析:從作業角度看,使用成本主要是拖拉機的燃油消耗,其它人工等方面與普通的旋耕機使用一樣,一人一機,3塊試驗田塊的燃油消耗率分別為1.43、1.32、1.34kg/667m2,約10元/667m2;人工200元/d,每天作業2hm2,每667m2人工6.7元;機具使用年限為5年,一臺單深松機6000元,每年折舊費1200元,一臺深松旋耕聯合作業機12000元,每年折舊費2400元,按一臺機器年作業面積為33.33hm2計算,則年成本分別為9550元、10750元,按每667m2收30元,則毛收入為15000元,維修費用按200元計算,凈利潤為5250元、4050元。如政府補貼10元/667m2,則收入增加5000元(見表1)。從糧食增產角度看,三塊試驗田塊的小麥每667m2增產分別為8.8、7.6、10.2kg,增產幅度分別為2.9%、2.5%、3.4%,小麥按2.1元/kg計算,每667m2增值為18.48、15.96、21.42元;水稻每667m2增產分別為34.6、17.85、29.15kg,增產幅度分別為6.47%、3.34%、5.45%,每667m2增值為100.34、51.765、84.535元。
3結語
通過本次試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3種深松機型的工作性能基本符合其出廠參數,在如皋地區可靠性、適應性較好;3種深松機型在深松深度相近的情況下燃油的消耗基本一致;深松作業后的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明顯提高,比對比田塊分別提高16.86%、29.22%、15.3%;從作業角度看,深松旋耕聯合作業機和單深松機的凈利潤為4050元、5250元,收益明顯;從糧食增產角度看,深松后的小麥每667m2增值為18.48、15.96、21.42元,水稻每667m2增值為100.34、51.765、84.535元,收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