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軟件技術教學中人文素質的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軟件技術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
高職院校對大學生的人文教育途徑包括以下兩個主要方面。第一是從人文學科的專門課程教育入手。包括文學教育、歷史教育、哲學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內容。在這些課程中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精神修養等人文素質。第二是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加以滲透。教師及學生對專業課程的重視是毋庸置疑的,這些課程課時量很大,同時專業課程與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直接關聯,因此,在專業課的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必是最佳選擇。軟件技術專業作為理工科類的專業,由于專業課程設置的原因,其人文學科專門課程開設必然相對有限。因此更應該重視在專業課堂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科學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創造著精神文明,自然科學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資源。自然科學知識的教學不僅僅在于傳授科學知識本身,還在于讓學生了解這種結晶當中蘊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可以說,離開人文素質教育的“科學教育”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教育,而離開科學教育的人文素質教育造就的同樣也只能算是一種并不豐滿的人文素質。科學與人文素質的緊密聯系可以看出,在軟件技術專業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二、專業課堂中人文內容的挖掘
以軟件專業核心課程《動態網頁設計》為例,這是專業技術性非常強的一門課程,學生通過這門課的學習掌握技術,可能以此為基礎在相關崗位就業(如網站設計員)。但是如果學生僅僅是掌握了技術,而缺乏人文素質(如溝通、創新等),其業務成長必然會受限制。因此,在這門課程的教學中,可以且必須充分滲透人文素質的教育。
首先,課堂教學之初,教師在向學生介紹課程背景時,可以談到技術背后那些IT工程師是如何默默無聞、辛勤付出,從而使學生能從他們身上學習優秀的品質。其次,該課程是以項目化的形式進行講解,整個課程就是一個軟件項目,在項目的實施中講授知識和技術。因此,其教學過程是按照軟件項目開發過程進行。軟件開發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主要包括軟件需求分析、軟件系統架構設計、軟件詳細設計、軟件編碼、軟件測試、軟件部署與維護,在每個階段的講授中都可以滲透人文素質的教育。
1.軟件需求分析在項目的這個階段,可以通過模擬需求分析工程師和用戶雙方,需求分析工程師在交流中明確用戶的需求,培養了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能力。需求分析工程師站在用戶角度,深入分析用戶的功能需求,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學會換位思考。
2.軟件系統架構階段和系統詳細設計軟件系統的架構應該是軟件架構師完成;系統詳細設計是由系統設計師完成,根據軟件架構師的《軟件架構設計說明書》編制《軟件詳細設計說明書》。作為高職院校的大專生,這兩部分在將來的工作中不會涉及太多。因此,這兩部分只作簡單講解。在講解中,使學生明白架構以及詳細設計的重要性和復雜性,糟糕的架構則使軟件開發后續過程幾乎寸步難行;好的軟件詳細設計使得軟件開發過程變得更容易。從而讓學生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培養他們踏實做事、老實做人的優秀品質。二是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進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處理好和他人合作的關系。
3.軟件編碼這是高職學生重點需要學習的部分,通過編碼初步完成軟件項目。此過程中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團隊,小組成員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共同完成項目,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而人文素質的教育在這階段也是得到充分滲透,在代碼編寫中,培養學生邏輯、抽象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耐心、細心等優秀品質。在小組團隊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處理好和他人合作的關系。
4.軟件測試在這個部分的教學中,通過兩兩小組團隊交換測試,發現問題。可以培養學生嚴謹、踏實細心的優秀品格。同時,在測試中發現問題和錯誤,經歷挫敗,而后感受成功的喜悅,磨礪學生的心性,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及頑強的意志。
5.軟件部署與維護在該部分的教學中,讓學生把小組團隊完成的項目加以,供別人使用。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并帶來樂趣,增強進一步學習的信心。在教學的最后,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和技術,完成布置的一些其他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創造靈性。總之,只要教師有心并用心設計課堂情境,在軟件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充分地將人文素質教育貫穿其中。在課堂中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人文素質得到了提高。當然,這一過程還需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積極探索才會有更好的效果。教師自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人文素質,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地在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
作者:于俊單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